第262章 九九成新的法拍渔船!
作者:脑洞大开的汪   钓鱼又赶海,我是渔村最靓的仔最新章节     
    后渚港码头,古称“刺桐港”,又称“泉州港”。
    宋代,泉州港与交州、扬州、广州并称中国四大港口。
    元代,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世界两大港口。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之所以说这些,不单纯是为了水字数,也是想告诉大家咱们国家也有悠久的海洋文化。
    而后渚港,则是我国海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见证者之一。
    即便随着鸭片战争后,福州、厦门相继开埠,后渚港成为了一般的地方港,但它依旧作为唯一的军港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比如渔政,它们的执法船和扣留的违法船只,大部分就停泊在后渚港内,渔政在港内还有一个派出驻点。
    楚洋停车的地方,就是驻点前的停车场。
    “楚总好。”
    刚下车,就听到个三十出头的男人在喊他,是方建中的司机,姓刘。
    “刘哥。”
    楚洋笑着散过去支烟,“方局在里面?”
    “在,我带你过去。”
    进了驻点,里面就三个房间。
    司机小刘把楚洋带到最左边那个房间,后者推门进去,看到方建中和另一个比他年纪稍大的男人正坐沙发上喝茶。
    看到楚洋,方建中笑呵呵地站了起来。
    “阿洋,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渔政执法大队的副队长郑红星。”
    “这位就是坠日岛海产品有限公司的楚总吧,果然年轻有为。”
    郑红星满面笑容地快步走到楚洋面前,主动伸手道。
    “你好郑队长,过奖了。”楚洋脸上保持着公式化的笑容。
    虽然这个郑红星给他的感觉有点油滑,但官场里的人这样也正常,更何况今天是他有求于人。
    逢场作戏谁不会啊。
    渔政执法大队是渔政局下属专门负责打击渔业犯罪的部门,比如楚洋几次出海,负责检查的都是渔政执法大队。
    负责查扣非法渔船渔具的,也是这个部门。
    “走吧老郑,先带楚总去参观下你们的船坞。”
    简单认识后,方建中开口道。
    “哎好,局长,楚总,这边请。”
    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很快来到港口内一处码头边。
    “快到了。”
    楚洋顿下脚步,目光在码头上扫了一遍。
    这地方说是船坞,但其实就是一片沙滩,有十几艘规格不一的身上喷着‘拆’字的铁壳渔船停在沙滩上,旁边还有堆成小山一样的各类渔具。
    违法船只拆解现场
    说实话,楚洋有点失望。
    要不是郑红星告诉他,他还以为这里是垃圾堆放点。
    那些铁壳船大都锈蚀的非常严重,渔具更是没几样能看的过去的。
    就算白送给楚洋,他都不想要。
    能不能用不说,维修保养都要先去掉一大笔钱。
    就算弄好了,用个两年,一报废,哦吼,又是一大笔钱。
    这玩意和车一样,坏了后可不能随便卖废品,得走专业的报废流程,花钱请别人拆解。
    “楚总先别急,这些摆在外面的别说你看不上,连我都看不上,咱这边走。”
    郑红星似乎看穿了楚洋的想法,笑着道。
    “哦!”
    楚洋耐着性子,继续跟着走。
    穿过那片沙滩,来到一处用大铁皮挡住的钢架结构建筑前,楚洋猜测应该到了。
    果然,等进了门,里面别有洞天。
    “楚总看看,这艘船还满意不?”
    郑红星面有得色地往船坞左手边一指,楚洋顺势望过去。
    视野中,一艘红底白身的铁壳渔船正静静地‘停坐’在钢筋混凝土的坞墩上。
    “这艘船是7月查缴的,长13米9宽3米1,净吨位21吨,可近海拖网作业,船上还设计安装了冷库和活水舱,分别能存放1.5吨冻鱼和1吨的活鱼……”
    看的出来,郑红星是提前做足了功课的,对这艘船的各种数据倒背如流,介绍的相当详细。
    楚洋看也非常满意。
    13米9的船,一次能运3000斤冻鱼和2000斤活鱼,放在收购站用足够了。
    实在不行甲板和船舱还能塞得下不少。
    更关键的是这艘渔船才查缴了两个月,而且本身就是艘年限不长的新船,上面的漆都没花几块,玻璃、甲板层什么的都保存完好,比楚洋之前租的那艘闽泉渔1688状态还要好得多。
    就这么新船,放到市场上去,卖家敢喊出‘九九成新’来、
    “东西挺好的,就是不知道这船多少钱?”
    在一旁跟着参观的何惜君没忍住问道。
    收购站的生意火爆,但毕竟时日短,账上余额也就十万出头,她怕不够付的。
    楚洋也好奇,这么艘船,即便是二手的,少说也要25万吧。
    “这船的价格不好说,拿去法拍的话,估计30万都打不住。”
    郑红星笑呵呵地回道。
    收购站的几人心里咯噔一下。
    好是真的好,贵也是真的贵。
    把收购站卖了也买不起啊!
    楚洋也微微皱眉,这价格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总不能他私人掏钱,给收购站买船吧。
    老美有句谚语,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还有很有道理的。
    很多朋友亲戚合伙创业,失败的原因都不是生意不行,而是分不清公私。
    楚洋看了方建中一眼,不知道泉州水产的注资什么时候能到账。
    有那500万到账,别说13米9的船,就是139米……好吧,好像还是买不起。
    总之钱一到位,很多事楚洋就能放开手脚去干了。
    方建中看懂了楚洋的意思,笑道:
    “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让你们不花钱就把这艘船开回去。不过……”
    楚洋眼睛顿时一亮,给方建中递了支烟,笑道:“方局有话尽管说。”
    方建中嘶了口烟,这才继续道:“你可以让泉州水产把这艘船买下来,然后把它作价折算进投资额内,给公司使用,不过这事我做不了主,得你王叔同意开口才行。”
    泉州水产是国企,渔政的手还伸不到那么长,
    当然国企也是在市府领导下的,只要王爸爸开口,一切都不在话下。
    而且这样公对公的交易,也不会给楚洋留下隐患。
    虽然即便十几年后,‘法拍’的雷也没爆出来,但能正规他还是希望尽量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