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后宫之主,人心难测
作者:时潇晗   连杀四妃被赐死,皇后娘娘重生了最新章节     
    在月光的映照下,襄王妃将两个孩子哄入了梦乡,那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纯真的梦意。她悄然起身,走出房门,踏着轻轻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房中。她走到那精致的梳妆台前,轻轻坐下,那古铜色的镜面映照出她略显疲惫但依旧美丽的容颜。
    侍女轻柔地为她卸妆,每一笔都细致入微,仿佛在描绘一幅精致的画卷。忽然,侍女轻声问道:“王妃,王爷已经有些日子没有来探望世子郡主了,您为何不带他们去见王爷呢?”
    襄王妃微微一笑,伸手摘下那镶嵌着宝石的耳环,她轻轻转动着,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她淡淡地笑道:“王爷不想见我们,我又何必强求,去讨人嫌呢?”
    侍女闻言,心中一惊,她抬头望向王妃,只见王妃的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哀愁,但随即又被坚定所取代。她有些不解,欲言又止。
    襄王妃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叹一声道:“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也该想明白一些事情了。王爷的心,从来都不在我这里。这么多年来,我也该清醒了。”
    侍女听了这话,心中五味杂陈,她忍不住劝道:“王妃,其实王爷心里还是有您的。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召幸过旁人,膝下也只有世子和郡主两个孩子,这足以证明他对您的情意。”
    襄王妃闻言,冷笑一声,她轻轻地摇了摇头道:“没召幸过旁人,也不妨碍他心里有别的女人。”
    侍女听了这话,心中更是惊疑不定,她不知道该如何劝慰王妃。襄王妃似乎也不愿再提这个话题,她轻轻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那轮明亮的月亮,轻声道:“以后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我依旧是他的王妃,我的儿子才是这府中的世子。”
    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仿佛也带着无尽的哀愁和坚定。
    这日,晨曦初露,朝霞满天,萧玄琛下了早朝,脚步匆匆地前往寿康宫,去给太后请安。他步入寿康宫的大殿,见到太后正坐在软榻之上,身后是满室的繁花似锦,宫人们低头侍立,一片肃静。
    萧玄琛上前几步,深深一揖,恭敬地说道:“儿臣给母后请安,愿母后万福金安。”
    太后微微点头,声音中透着一丝威严:“起来吧。”
    “谢母后。”萧玄琛起身,坐在了太后下首的锦垫之上。太后抬眼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询问:“皇帝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
    萧玄琛定了定神,缓缓开口:“儿臣今日前来,是想跟母后商议一件事。”
    太后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萧玄琛略一犹豫,轻声说道:“赵婕妤有孕在身,朕想复她充容的位份。”
    太后一听“赵婕妤”三字,原本平和的面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她紧皱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皇帝都决定好了,还来问哀家做什么?”
    萧玄琛见太后如此反应,心知她对赵婕妤的偏见颇深,但他仍旧坚持道:“母后,儿臣知道您对她有偏见,但请看在她腹中龙嗣的份上,放下这些偏见。”
    太后看着萧玄琛坚定的眼神,心中虽有不悦,但也明白他作为皇帝的决心。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皇帝自己做主便是,毕竟你才是这天下的主人。”
    萧玄琛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起身再次行礼:“多谢母后体谅。”
    “此事皇帝可与皇后商议过了?”太后再次询问,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
    萧玄琛恭敬地回答道:“回母后,朕尚未与皇后商议,但想来皇后也不会反对。她向来识大体。”
    太后轻笑道:“皇帝还是与皇后商议的好,毕竟她才是后宫之主,掌管着后宫的诸多事务。哀家也要提醒皇帝一句,皇后是你的妻子,更是你的贤内助。你宠爱赵婕妤,哀家不会过多干涉,但若是因此而委屈了皇后,哀家定不会坐视不理。”
    萧玄琛闻言,立刻郑重地回答道:“母后放心,朕心中自有分寸。委屈了谁,也不会委屈皇后。”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但愿皇帝能够记住你今日所说的话\/”
    萧玄琛再次郑重地回答道:“好!朕定当谨记母后教诲,不负皇后。”
    太后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儿臣告退。”
    太后坐在华丽的寝宫内,目光如炬,意味深长地凝望着萧玄琛远去的背影。那背影在宫廷的长廊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转角的阴影之中。玉嬷嬷站在一旁,她察觉到太后的神色中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担忧,便轻声问道:“太后,您在担心什么?”
    太后微微摇头,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几分不确定:“这个赵婕妤,她是真的已经收敛了锋芒,还是仍在暗中筹谋,想要以退为进?若真的让她诞下了皇子,这后宫之中,只怕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玉嬷嬷安慰道:“太后,您多虑了。有皇后娘娘在,赵婕妤即便有所图谋,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太后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从前,哀家以为皇后是个心善之人。可如今看来,哀家却开始怀疑,她是否真如表面那般单纯。”
    玉嬷嬷一愣,随即劝慰道:“太后,您许是想多了。皇后娘娘宅心仁厚,善待妃嫔和宫人,整个后宫上下谁不夸赞她的贤良淑德?”
    太后却轻轻叹息,心中疑虑难消:“不知为何,哀家这心里总有个念头,觉得皇后并非表面那般简单。她毕竟是郑国公与成阳郡主的女儿,更是楚王的外孙女,身上流淌着皇室血脉。”
    玉嬷嬷见太后如此担忧,便劝慰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是您亲自选中的儿媳,她的品行您自然是知道的。难道您还不相信自己的眼光吗?”
    太后沉默片刻,最终还是轻轻叹息一声,道:“你说得对,哀家是该相信自己的眼光。只是……这后宫之中,人心难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