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李乾坤的考验
作者:绝命密钥   开局七品县令,我江海不会武功最新章节     
    作为读书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只是出个建议而已。
    李乾坤沉默良久,试图让这个计划变得正常一些,发现葵花宝典这个设定,改了反而不好。
    “江文忧,以后少想这些有伤天合的计策。”
    江海闻言下意识的点头,明白这计划成功的被采纳了。
    南方的武道宗门才是大唐最大的威胁,不出意外的话,葵花宝典的目标就是他们。
    不过,功法需要秘密创作出来,仔细的筹谋,方能顺利的施展。
    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听到某些怪异的好消息,什么葵花宝典、辟邪剑法的,真的一言难尽。
    伤不伤天合江海不清楚,反正伤不到江海,命令是老皇帝发的,计划是楚家施展的,不关江海的任何事情。
    翰墨堂之中,李乾坤坐在了主位之上。
    “万象乾坤阵领悟的如何了,想必你应该感应到了这战阵的玄妙了吧,作战之时,庞大的气血之力会冲刷战阵之主的体质,是战阵,也是一门功法。”
    “领悟到一定的程度,或许能让你在武道之上有所建树,不过,你的武道资质有些一言难尽,很多人与我说你要么是废材,要么是上古体质。”
    “无论是何种情况,修行对你来说,是很难的事情。”
    “臣刚刚入门,可御使千人,击杀大宗师之时,用了一次,效果卓然,至于武道,听天由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江海汇报道,讲述自己的讲解,两人通信时,最大的话题就是兵法,可以说江海现在的兵法韬略大部分来自于老皇帝。
    少部分则是上一世带来的,加点感悟而来。
    万象乾坤战阵,想要化为功法极难,存在很矛盾的地方,想要入门就要心无旁骛,不含杂念,才能把这门功法学习成功,而战阵要的是形式多变,七窍玲珑,完全背道而驰。
    这种变态的要求,也不知道老皇帝年轻的时候怎么练成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位帝王年轻时有赤子之心,后来变得心思复杂,否则怎可能两者都领悟。
    只这一方面,江海就费了不少的精力,还是加点才能成功领悟的。
    江海坦诚,说的都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帝心难测,不知为何,这老皇帝老是想让江海突破武道之路,这不知道是真心还是试探,江海可不敢赌。
    只说这位老皇帝派来查探江海资质的高手,就有好几个了。
    “以后需重视起来,不要懈怠,修炼此法之时,就要放下所有的杂念,并非需要赤子之心,或许你可以试试以万人气血,冲刷己身,起码有机会突破先天。”
    李乾坤指导江海如何领悟,如何运用。
    翰墨堂之中,江海认真的听讲,记忆,消化感悟,随即举一反三。
    江海的理解天马行空,处于半成熟的状态,有破绽,但瑕不掩瑜。
    李乾坤频频点头,最满意的就是江海会说实话,不阿谀奉承,敢说自己的观点,懂分寸,犯了错误,或者发现错误,是想着怎么解决,求得周全,而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
    李乾坤以前觉得江海像年轻时的自己,现在发现,江海就是江河,独特的存在。
    “那你真的人生来真的可以平等么,大唐真的能如你所说,真能万众一心么?”
    “起初,的确是这样认为的,当官之后,见得多了,就觉得自己见识浅薄了。”
    江海摇头,现在认为人生来就不是公平的。
    “这世上只有人命是平等的。”
    “幼时听长辈说人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平等,后来发现,出身、家世,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甚至智商、悟性、武道资质都会有高低,所谓的人人平等只是欺骗自己的借口而已,”
    这是最残酷的事实。
    江海话只说一半,没有绝对公平,却可以相对公平,这是江海的目标,重活一世,江海总要在这世界留下些什么。
    江海希望留下些思想,名字雕琢了很久才想出来,就叫《江海思想》......
    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创造一个江海节纪念自己的功绩。
    建造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城市,流传万古,这些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江海想当一个伟大的人,却没有无私奉献的习惯,人总要自私一点才过得好,人只有满足自己的欲望是才会有成就感。
    李乾坤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江海会有这种奇葩的想法,更猜不到江海的真正的世界观,融合和古今之经验,想走一条特殊的路,满足江海权利欲望与后世人称颂的路。
    只以为江海是个特殊的读书人,心思跳跃,不拘泥于古板教条。
    “最近皇子皇孙都与你见过面儿了,你觉得谁最合适坐上太子之位?”
    李乾坤忽然问道,像是很平常的一句话
    “大皇孙李修圣为嫡长孙,心智手段堪称绝顶,当是最合适的,其次是二皇子。”
    “在臣看来,各位皇子皇孙都有了资格,每一位都很强。”
    江海更坦诚了,只说自己的观点。
    “修圣?看来你来长安太短了些,与修圣相处不多,没看出修圣的深浅来,他在朝中最是针对你,当日朝堂攻击你的,多是他的门下。”
    “这兰春富看似跟着二皇子,实则效忠的是修圣。”
    李乾坤可是知道,李修圣的暗中有许多小动作,朝堂上闹事的多是李修圣的门下。
    “你可知,朕送往幽州的军械都是修圣帮忙扣下的。”
    “这.....”
    江海大骂李修圣找死,暗中扣押军械就有谋逆的可能,还送给了李御风,是有多想不开,自己培养一支亲卫军不香么。
    更没想到,这李修圣这么阴险,不动声色的在背后捅刀子,江海一直以为都是二皇子做的。
    “正因如此,才能说明皇孙殿下厉害,没有圣上的提醒,臣依旧被蒙在鼓里,如此之手段,不正说明皇孙殿下是有资格的么。”
    “臣因皇孙殿下针对我,臣觉得不是对手,才觉得殿下有潜力。”
    “只是这军械之事,或许是御风战神自己做的.....”
    怎么能说皇子皇孙们的错呢,明知是错的,也要解释,江海现在坚持皇族至高无上原则,准是没错的。
    李乾坤摇头,觉得江海对于夺嫡之争了解的太少,时间太短,所以看不清楚。
    在江海的位置上,的确是李修圣更厉害,然而靠着利益拉拢的盟友,是最不靠谱的。
    “以后拉拢你的人会更多,当你真正看清楚的时候,朕会再问你这个问题。”
    “这.....”
    “臣以为,圣上选的就是最好的,圣上指谁便是谁,时间会有答案。”
    江海觉得这个问题烫嘴。
    “朕若选了个昏庸无能的呢,或者有人私自伪造了朕的旨意?你会如何做。”李乾坤继续问道。
    “我觉得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圣上定会安排周全.....”
    “世事无常,万一成真的,你也修万象乾坤,当知道朕的意思,这并非试探,像你我这种人,都会思考最坏的事情。”李乾坤的语气重了一些。
    江海听到这话,知道这问题不得不回答了。
    真的糟心,这尼玛都是什么问题,都是大坑,不能和稀泥,也不能说假话,更不能搪塞。
    “昏庸无能只是表象,证明圣上选的人头脑清晰,讲道理即可,只需将作奸犯科、意图蒙蔽帝王之人杀之,费些功夫的事情,臣能做到。”
    “若有皇族夺嫡造反成功,只要是圣上之血脉便可,能做到此事者,必是一代帝王。”
    “到时臣会全力支持。”
    江海说的颇为认真。
    “你这小子,思想的确与常人不同,差点把我都说动了,但是以大唐现在的状况,发生了这两种情况,意味着大唐要灭了,你的坚持保不住大唐,也保不住自己。”
    这不是李乾坤想要的答案,遇见这两种情况,大唐危机之时,昏庸者当然是直接废了!谋逆者杀!
    培养江海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江海虽奸诈狡猾,但心有大唐,这是一直以来的观察,李乾坤对自己的御人手段有着绝对的自信。
    况且,江海对李明月用情至深,有李明月在,江海最多权倾朝野,互相传信交流这么长的时间,李乾坤看的出江海的野心,也能看得出江海的原则。
    哪怕江海未来扶持与李明月的血脉登位,只要有李氏血脉,只要皇族姓李便可,李乾坤对江海如此恩宠,为的就是一个李字,早就决定用所有的恩情换这一个李字。
    不是李乾坤看不起皇室血脉,而是大唐的状况已经不是利用帝王权术,平衡四方能做的到的了。
    皇子皇孙多是拉拢四方势力,武道宗门、世家,承诺好处,看似心计智谋不错,实际上全是镜花水月,一碰即碎。
    哪怕靠着母族又能如何,利益足够,母族也会造反,连傀儡都不一定能当上。
    倘若有一个像江海这样杀伐果断,只靠自身的皇子皇孙,太子之位早就诞生了。
    就如李修圣,扣押军械这事情在李乾坤眼中不算什么,但李修圣没有自己培养大军,而是给了支持他的李御风,这就是很愚蠢的事情。
    “朕最后的问题没有试探之意,未来你便会知道什么意思,若是朝中发生了什么意外,你当果断行动,全力护住明月,你可明白。”
    “臣片刻不敢忘记此话。”
    江海立刻保证道,不知为何,感觉到了老皇帝情绪很低沉,又不能随意的发问。
    这就像临终遗言一般,江海多疑的认为是试探,实际上能感觉得到这是老皇帝在提前布局。
    这安排给江海的感觉很不好,像是是这位老皇帝的身体应该已经很严重了,严重到不得不提前做很多的安排。
    也不知是演的还是真的。
    这对于江海来说是个坏消息,现在大唐之中,江海是最不希望老皇帝死的人。
    “圣上,云台道宗的遗迹,臣定会谋划到手,说不定会有什么传说中的宝物.....”
    “那是朕替明月谋划的,对朕毫无用处,你既然看破了这件事情,就试着谋划一番,与灵寂洞天斗一斗,危险之时,朕会出手。”
    “继续禁足,在翰墨堂沉淀三日,人只有静下来,才能看清前路。”
    老皇帝起身,亦步亦趋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