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你们对我提的要求可以用了
作者:绝命密钥   开局七品县令,我江海不会武功最新章节     
    ““昔日,草原人民饱受突厥贵族的压迫与欺凌,部落之间征伐掳掠,战火纷飞,生灵涂炭。””
    “现在又遭受恶徒的血腥,然而今日,本官来了。”
    “意味着黑暗即将成为历史,在本官的治理下,你们会享受安全,在草原自由的放牧,不再有饥饿之苦。”
    “这片草原会成为人人向往的乐园,在烈火中燃烧出新的希望。”
    江海宣布自己的到来,与统治权,当仁不让的成为救世主。
    “这是我大唐御史台的大人们,远在长安一直担心着你们,所以带着充足的粮食前来帮你们重建家园。”
    “建造房屋、城池,教授你们中原文化,从此过上幸福的日子。”
    “从此,突厥改名为蒙古,忘掉以往的悲痛,走向新的时代。”
    话语中带着希望与激励,下放粮食,经过整治,所有人都惊恐不已,又配合又感恩。
    痛骂突厥贵族,赫连家族的剥削,阿史那家族的背叛,以及刘丙连的残忍。
    赞扬江海的仁德,为草原人民带来了希望。
    江海颇有成就感,觉得应该把这部分写成戏曲,故事,在草原上流传,让自己的美名成为草原的传说,与狼神有同等的地位。
    事情平稳的过渡,很多细作都当上了小首领,还有很多投提前靠江海的小部落,都在全力的配合,彻底的走向大定,突厥王城改成了蒙古。
    以后学习大唐语言、文字,方方面面都在改变着。
    在突厥无恶不作的捕快变得安生了许多,主动上交了之前贪污的财物,生怕江海为了民愤,拿他们开刀,变得无比的安宁。
    江海当然不会杀这些捕快,只是敲打一番,改过自新为时未晚,这些人对于草原百姓的威慑力是有的,利用他们可以平稳的过渡。
    手握这些人的罪证,又考虑到这些人起到的作用与忠心,江海岂会舍得杀了,屡教不改派去适合的地方就好了。
    一系列的操作,让蒙古州彻底的建立起来,江海挑选了几个平原,准备建立城市,连接幽州,扩大领土。
    遥境关为中心,四方为幽州、平州、蒙古州,以及还没有到手的契丹。
    契丹现在的情况一片大好,萧庆河中毒花费了大代价才治好了伤势,不过武道废了,江海就是照着毒死萧庆先去的,不过契丹应该有什么解毒的宝物。
    萧允才就没有那么的幸运了,依旧昏迷不醒,距离死期不远了。
    萧家的两名大宗师身死,将领也死的差不多了,萧家变弱,耶律家就变强了。
    这种局面之下,江海又擒走了耶律坤唯一的爱女,萧庆河岂能不担心耶律家。所以一直在找借口打压耶律家。
    经历江海的洗劫,契丹岌岌可危,耶律坤为了展现自己的忠心,拿出了耶律家的底蕴,献出兵权,依旧得不到萧允才得信任。
    “大宗师啊,要是换做我,遇见这样的忠义之人,绝对给予信任,萧庆河真的太有眼无珠了。”
    江海羡慕道,更加坚定了灭掉萧家,收服耶律坤的决心,有这么一员忠心于自己的大宗师,不久后争夺遗迹会多一分把握。
    “风兰姑娘,帮我劝劝你父亲吧,这样下去,萧庆河会越来越过分,说不定会害死你父亲,想耶律将军一代大宗师,就为了这种卑鄙小人死去,值得么?”
    耶律风兰倔强的态度变得满目愁容,这都是江海挑拨离间才导致的这种结果。
    木已成舟,现在的局面,耶律家要是一味的付出,献出忠心,不仅耶律家要玩,契丹也会沦落到如突厥一般的遭遇,变得惨绝人寰。
    “你说话真假难辨,我如何信你。”
    “最近进步了,学会动脑子,那你就应该知道大宗师对我来说很重要,我敬佩耶律家的忠心,愿意真心的给一次机会。”
    江海看透了耶律坤的性格,可以牺牲女儿一次,但第二次就绝不妥协,有了耶律风兰,就建立了桥梁。
    否则江海早在契丹撕毁盟约的时候,就斩杀了耶律风兰。
    现在优待甚至允许耶律风兰解毒恢复部分实力,消息传到契丹,刺激萧庆河的同时,向耶律坤示好。
    老实人都有爆发的一天,何况是耶律坤这样的聪明人。
    耶律风兰已恢复先天的实力,可以逃跑,但却主动的选择留下。
    在江海刻意的引导锻炼之下,耶律风兰的头脑提升了些,有了自己的想法,从而产生了思想。
    锁链镣铐能把人的身体囚禁,精神控制的是一个人的思想。
    耶律风兰现在要是逃回契丹,萧庆河的怀疑会更强烈,说不定会直接翻脸,留下是最好的选择。
    御史大夫杜庆先进入房间,就看到江海正在认真的处理政事,想要建立城池,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抬头又看向摆放的地图,蒙古州、辽州....
    目的不要太明显,怪不得把节度使府衙建在遥境关。
    “杜御使,经历了这么多可有什么感悟,御史台总不能一直抓着本官的过去不放吧,本官现在已经承认错误,改过自新。”
    “佛门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本官自认有治世之才,现在已经改过自新,现在应该为时未晚吧。”
    杜庆先无语了,你把人都清理的差不多了,想要当个好人了。
    谁不知道你把儒家仁义当工具,想要把所有人变成好的,方便当个坏人。
    质问、威胁对江海是无用的,还不如直接一些,早些脱身,回归长安。
    “江文忧,你到底有何目的,直说便可以,我御史台从来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杜御使爽快。”
    江海一愣,准备了一箩筐的争辩讥讽之言,江海有信心把眼前的这老人说的心服口服,反倒是不用了。
    “在长安朝堂时,我与各位御使争辩的言语不知道杜御使是否还记得。”
    “御史台的诸位大人给我提了很多的要求啊,本官自愧不如,不如现在请御史台的各位大人,亲自示范一下,让我这些下属好好的学习学习。”
    “江文忧,我御史台.....”
    杜庆先人都傻了,当初为了攻击江海,教诲江海,御史台各种的要求提了不少,多是对突厥的仁义之策,很难做到,为的是让江海羞愧难当。
    现在全部要落在他们的身上,用儒道感化这些凶狠的草原人,接触过这些人才发现,这些人就如养不熟的狼崽子一般,很难驯化,需要长期的过程,才能改变。
    “御史台做不到离开便好,我江海从不为难同道中人。”
    这件事情很难,但现在的情况,只需一两年就可以有所改观,就是比较繁琐,又要警惕教授出恶狼来。
    御史台要是不做,江海会立刻宣传这件事,把御史台钉在耻辱柱上,让这群铁骨铮铮的御使们原形毕露,德道绑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要求其他人仁义礼智,自己却做不到,反而躲避,有何资格继续怒斥别人。
    记仇,太记仇了,这是秋后算账啊,杜庆先没有开口拒绝,岂会相信江海的保证,必是憋着坏呢,支支吾吾的没找出借口来,只能无奈的答应。
    教化蒙古州百姓,开办私塾,只教文,以学文为荣耀,减少互相争斗的次数,减少武者的数量,给予大唐百姓同等的地位待遇,以大唐律法治国,施以仁政,神机府捕快惩奸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