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大唐使节的作用很多的
作者:绝命密钥   开局七品县令,我江海不会武功最新章节     
    兰长松为了躲避麻烦,现在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怕江海趁机报复。
    看到江海亲自前来,兰长松眼皮直跳,后悔万分。
    “江文忧,你想干什么?我什么都没有做,你还坑了我兰家三十万两金子,我只是来看看的....”
    语气很重,话很怂,江海本以为兰长松会说什么狠话,可以当借口的,谁知这货怂了。
    不过嘛,服软了就欺负,对江海来说没什么区别的。
    江海很耐心,想要与兰长松好好的交流一番:“往事早就有定论了,不堪回首,兰使节,小心祸从口出啊。”
    “兰使节?江海,你要干什么,我是不会上当的,更不会妥协。”
    兰长松警铃大作,怀疑江海有阴谋。
    江海微笑,板上钉钉的事情,兰长松来的时候意气风发,连说江海的几大罪状,恨不得江海认罪伏法,死无葬身之地。
    各种大义凛然,可是说了不少的,为了报三十万两金子的仇,可谓是不遗余力。
    “兰使节未免把本官想的太坏了吧,本官只是想让你代表大唐去慰问一下契丹。”
    “来幽州的御使之中,兰使节痛斥本官,怜悯契丹的话可是说的最多,这才过去几天,不会忘了吧。”
    江海拿出双方的盟约书,扔给兰长松。
    “契丹现在的确很惨,兰使节仁义,应当代表大唐前往契丹和谈。”
    “这是盟约书,兰使节可以酌情处理。”
    “你.....”
    兰长松颤抖,这是让他去送死啊,江海刚刚率骑兵攻入契丹,掠夺一半以上的城池。
    契丹和突厥大军,互相的杀戮,两败俱伤之时,江海将之全部屠杀,契丹损失八万大军、一名大宗师。
    这样的血海深仇,契丹人恨不得把江海千刀万剐。
    现在契丹之地正在经历江湖之乱,要是没猜错,也是江海的手笔。
    什么代表大唐,现在去契丹就是送死。
    “怎么?兰使节有意见么?”
    江海脸色带了一丝冷意,拿起了弓箭,当着兰长松的面儿,涂抹毒药,明晃晃的恐吓。
    杀御使的名声不好,但折磨一番是没问题的。
    “听闻御使一向不惧生死,动不动就死谏,前往契丹,兰使节千万不要丢了我大唐的威仪。”
    “你代表的是大唐,契丹胆敢杀你,本官会立刻发兵....”
    在江海的眼中,兰长松现在的价值和契丹对等了,只要契丹杀了兰长松,江海就有借口发兵讨伐了。
    大唐使节就是要去耀武扬威的找死,这不就是大唐使节的作用么。
    江海失望的看向兰长松,还以为御使多么硬气,面对这样伟大的事业,兰长松不仅没有激动,反而贪生怕死,颤颤巍巍的。
    这还怎么挑衅契丹,不给契丹跪下就是天之大幸了。
    兰长松后悔来幽州了,肠子都悔青了,想要立刻逃跑,发现暗中有高手跟着,估计没逃到幽州就被抓回来了,不得不前往契丹。
    挑衅契丹,发生冲突会死,敢讨好契丹,名声前程尽毁。
    兰长松走的悲壮,其他的御使避之不及,兰长松一人一骑背着盟约书前往契丹。
    江海望着兰长松的背后,很是期待,命令遥境关的陈家兄弟率领十万大军压境,为兰长松壮壮声势。
    又让贺灿准备侵蚀契丹的捕快,准备随时接手契丹之地。
    蒙古州正在发展阶段,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后患,江海调动广平县令陈友辉前来治理,升任郡守。
    陈友辉曾是个贪官,幽州苦寒,能把穷苦的广平县治理好,从而抠出银子贪污,也是一种能力。
    在江海任渔阳郡守之时,陈友辉主动的投靠,一直忠心耿耿,是时候更进一步,现在只是郡守,等蒙古州发展起来,就是刺史。
    江海又调派五万的幽州军,在蒙古州境内巡逻、拉练。
    有了这么大的草原,牛羊放牧,养马不是问题,草原青锋战马会成为幽州骑的主力战马,幽州军会越来越强大。
    三十万大军已经足够,暂时没必要继续招兵,继续发展壮大便可。
    骑兵、步兵、弓弩兵、神箭手.....
    江海把大军细分,根据将领的特点安排到合适的位置,让幽州军变得更加的有条理性。
    蒙古州成立,云中城的镇守职责就没了,遗迹的秘密已经被江海散布于江湖。
    江海安排赵靖川前往遥境关,作为主将统领指挥幽州军。
    这是江海深思熟虑的结果,赵靖川作为老将,有丰富的治理大军的经验,又是老皇帝的心腹,所以这个位置,赵靖川来做很合适。
    江海没打算造反,这方面的事情是要注意一些的。
    未来,说不定会前往长安任职,江海需要提前的布局,先提赵靖川位置,其他则是自己的心腹,达成制约与平衡。
    灭了契丹,把平州、营州掌控后,就会与高丽彻底的对峙,有这三地的大军,江海就是河北道的无冕之王,这需要慢慢的谋划。
    江海认真的完成安排布局,准备前往契丹,灭了萧家,看看自己的爱将耶律坤的选择。
    契丹传来消息,李问行挑战,重伤了耶律坤,耶律家岌岌可危,到了选择的时候。
    “大人,这些御使下官应该怎么对待。”
    陈友辉头皮发麻的问道,升官是好事,也并不嫌疑蒙古州,现在正在大建设之中,江海画的饼是很好吃的,有个光明的未来,陈友辉有信心能让蒙古州发展起来。
    只不过,这些御使都是长安人,江海惹得起,他一个小小的郡守惹不起。
    “寻常的事情能帮就帮,过分的要求全部推到本官的身上,由之前的教训,他们已经服软,翻不起什么风浪。”
    “平常的吃食、护卫都要周到一些。”
    江海没打算和这些御使不死不休,只是让他们换位思考一下,吃些教训,好好的实践一番,这样才能务实,让他们自己明白以前是多么的无耻可恨。
    换位思考嘛,江海不也站在御史台的位置上做事了嘛,在某些时候,江海很佩服御史台的风骨,死谏之勇气。
    只不过,这些好的品质要用在正确的地方,真正的为国为民,不能成为一些居心不良之人的利器。
    江海感慨道:“本官其实很看好这些御使,只不过他们被蒙蔽了眼睛,之前一直弹劾本官这样忧国忧民的好官,这不是自相残杀嘛。”
    “同为儒道读书人,都奉行仁义之道,应该一致对外的。”
    “下官必当谨记,让各位御使台的大人衣食无忧。”
    陈友辉面部抽动,习惯了自家大人的操作,别说现在了,就是江海正在刀杀人,嘴上也会说自己是个好人。
    明白江海的意思,代表江海展示善意,主打配合,要让这些御使彻底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善莫大焉,与御史们化敌为友。
    江海满意的点头,陈友辉是最合适的,之前只是县令,不敢怠慢这些御使,更合适的是洪士奇,不过这货说不定会坑这些御使,没有必要。
    “张纪、曲华、罗天强、阮昌隆,你四人可愿随我前往契丹。”
    张纪为三严县的县令,是从官吏提拔上来的,善于干实事,在三严县做的很好,同样是在渔阳郡投靠的江海。
    另外三人则是朝廷派来的寒门出身官员,寒门出身,就意味着前途无望,想要来幽州博个前程。
    科举给了寒门弟子希望,但也限制了寒门的前途,要么投靠权贵,要么就在最底层。
    科举之时,会写出身背景家世,糊名有什么用,有了这些信息,考官自然有所偏向,除非文采斐然的,其他的毫无出头的机会。
    “学生愿往、”
    几人决心以下,愿意追随江海建功立业。
    江海把这几人带在身边,就是为了试探考验,培养感情,施恩教诲,最后再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