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镜子降价
作者:文央   穿越农家从零开始最新章节     
    七皇子拿出两个红绳串起来的和田玉双鱼佩,给两个小家伙戴上。
    \"两个小家伙长得真好,还第一次看长得这么好双生子。这两个小件是同一块玉石雕刻出来,给两小家伙也合适。\"
    \"我们代沈悦星,沈明宇,谢谢七皇子。\"
    余下众人也都送上各自带的小礼,有金银的平安锁,也有小手镯子。这些代表着长辈我新生儿的祝福,都会在满月酒的候送上。
    等转一圈圈,两个小家伙包被里,都放了一大堆各种金银玉石的小挂件。然后把两个小家伙抱给内院夫人们看,又收到了一堆礼物,有的夫人送的小衣,小鞋,都是很实用的东西。
    看着两个小人有些困了,让洪菊带着去休息,中午的酒席也就正式开席了。在座的夫人文央也就跟钟夫人,还有另外几个夫人熟些,其他的都来往不多。
    \"沈夫人,听说今天七皇子也来吃酒,看来你家两孩子真有福气。\"
    桌上有个稍胖些妇人,本来证实下刚听的消息,不成想说起来的话带着酸意。
    \"卢夫人说笑,七皇子估计也刚巧在沧州,比较好奇双生子,所以想来看个热闹而已。\"
    文央见说话的是今年才从另外一个边城,调过来的卢偏将夫人,上次她家办生日宴有去过。
    \"那可不是谁都能得皇子前来,听说七皇子夫人是国子监大学士孙坚的孙女,在工部提升匠人地位,前几年还造出大船开海禁。
    很得三皇子重用,皇后在后宫也对七皇子多有称赞。\"
    卢夫人扫了一桌子的人,觉得没有人服饰能及得上自己。为了彰显自己消息灵通,一脸傲然的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说了来。
    边上马上有人附和:\"卢夫人不愧来自上京卢家,知道的就是比我们多。\"
    \"卢夫人多跟我们讲讲七皇子事。\"
    ····
    随着卢夫人开了个头,桌上开始热闹起来,只是众人都中心变成了卢夫人。
    钟夫人看了看一脸恬静微笑着看大家聊天的文央,心里对她又喜爱了几分,小声道:
    \"她这人就这样,好出些风头,文央不要介怀才好。\"
    \"钟夫人说的是,我自是了解她性子,这样也好,少得我多费口舌。您知道我是个嘴笨的。\"
    文央其实不太喜欢参与去聊天,不过坐在边上听大家聊些家长里短,当故事听,还能得到些小道消息,她是极愿意。
    \"你啊!哪是个嘴笨,我看你就是想躲懒。\"
    钟夫人微笑着伸手点了点她。
    \"要说我们这七皇子,还真是几个皇子里长得最好,最得姑娘家喜欢不过。听说定了七皇妃后,工部侍郎贺家小姐,安平侯谢家小姐。
    都是去求了皇后娘娘,才做了侧妃。当时京中多少闺秀哭晕在家,还有好些都追到家里,自愿做丫鬟都行·····\"
    卢夫人的话又引来了一堆惊叹!!
    \"真的呀!\"
    \"没想到七皇子这么受欢迎!\"
    \"七皇子为什么能得这么多人喜欢?\"
    卢夫人看大家都在问她,心里更是得意万分。
    \"因为七皇子长得好,又才情出众,而且还心善,平易近人。所以很受欢迎。听说有一次七皇子从工部下值,路上遇到一个包子铺的老板,抓两个小乞儿要打。
    被他当场救下来,原来是两个乞儿饿得受不了,趁老板不注意偷了两包子。你们猜后来怎么着??\"
    卢夫人问完见大家一脸好奇,就接着说:
    \"后来七皇子知道京里好些无人照料的孤儿,还有无依无靠的老人,都只能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他就把自己存的所有月钱,都捐出来,请皇后在京里发起建了济善堂。用来专门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听我在京里手帕交说,当时所有三品上官家夫人,都捐了钱。到现在济善堂每年都要救济好多人。\"
    \"卢夫人说的济善堂我也知道,没想到最开始是七皇子提的呀?\"
    \"是的呀!我还听说皇后娘娘,每年都会去济善堂外施一次粥。\"
    \"七皇子人真心好。\"
    \"你说的也没错,皇后娘娘仁厚,济善堂现在都是皇后娘娘带着众皇妃在负责。现在听说还会教授人手艺,让大家能有个谋生之道。
    这叫那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
    卢夫人得意洋洋的说着,仿佛跟她做了善事一样。说完七皇子,大家又都聊着沧州的新闻。
    文央快四五个月都没出过门子,在一边更是听得津津有味,毕竟平时在家听丁婶和兰香她们讲的,跟这些夫人讲的事并不一样,这就是交际圈不一样原因。
    \"你们听说了吗?现在工部能做出人那么高的镜子,现在小块的梳妆镜价格便宜得不行,巴掌那么大的镜子,只要三百文就能买到。
    听说上京还更便宜,像放妆台上照人头那么大,普通木框的镱子,沧州也只要二两银子就能买到。\"
    另外一个年经些妇人一说完,边上好几个妇人惊声问道:
    \"怎滴这么便宜,那我之前还花了五十两银子,买来准备给小姑做压箱底嫁妆,那不得闹笑话了呀?\"
    \"天啦!那我前年手掌大的,花十两银子买了,那不是亏大啦!\"
    \"谁说不是呀,工部怎么卖这么便宜?\"
    文央见大家越来越激动,好些人都快激动的快哭了,特别是那个看起家底不多,买来做嫁妆的夫人,连忙安抚道:
    \"肯定是工部匠人们,能够做出大量镜子来,这样成本就下来。而且便宜了多好,这样实用的东西,以后家家房间都能摆上。
    说不得以后家家都能用得起,照整个人像的大镜子了,以后还是可以做压箱底,只要在上面镶嵌宝石,做得好的我相信也是很有价值的。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听文央说完,其她人脸上虽还有些不开心,但也没有刚开始那么激动起来,神色就开始平静下来。
    文央松了口气,今天是自家办喜事,只要不闹起来就好。不过心里也决定,到时说不得去多买些镜子回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