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讲规矩
作者:文央   穿越农家从零开始最新章节     
    文央沉吟了一会儿,想到自己买了庄子,确实迟早要买人才可以。
    洪娘子之边也知根知底,唯一不好的就是洪二受伤,以后可能也不能做得重活,然后还有个小婴儿不养个十年八年,根本派不上用场。
    自己家也不是那种需要养子,或者做坏事的人家,肯定没有自己马上去人牙子那里买来就用的好。
    只是洪娘子一家,可以说是知根知底,用起来倒也放心,关键看自己怎么选。
    \"洪娘子,我后面会买庄子,确实缺人来打理事务。这样你们一家四口一起十八两银钱,扣掉之前欠的三两,我统共给你们十五两。
    你跟你当家的商量好,如果可以就去打丁伯,让他请中人来把文书做好,签好文书,我再把钱支给你们。\"
    \"谢谢夫人~!谢谢夫人~,夫人慈悲,我以后一定尽心尽力办差。\"
    \"谢谢夫人~!\"
    洪娘子把边上女童拉过来,跪下碰碰的磕了三个响头,文央怎么拉也拉不住。
    \"你们俩运气真好,碰到了夫人这么好的人。\"
    年花儿带着两人去门房找丁伯,嘴里仍不住跟洪娘子嘀咕。
    \"是的,年姑娘说得对,夫人是我碰到最好的人了,再没比夫人能更好。丫头你以后可要记夫人的好。\"
    洪娘子心里放下了事,现下一家人有了着落,人也活泛开来。到了门房跟洪二说好后,洪二自是同意万分,这本来都是两夫妻之前商量好的事。
    文央赶了一天的路,回来又见洪娘子费了好一会儿,现在天都黑净,只吩咐好兰香安排好洪娘子一家,等明天再见她们。
    回房里只好晚食,收拾好就带着两孩子歇下,沈从文不在,晚上都是兰香和洪菊两个跟她一起睡房里,帮着照应两个孩子。
    第二天一早,丁伯便跟吴庆喜一起,把洪二抬到前厅,等着文央吩咐。
    文央接过丁伯办好的文书,洪二名字叫洪二全,洪娘子本名张秋云,小姑娘则已经十岁,只是长得比较小,名字叫洪春来,是春天出生,小婴儿洪双喜,名字倒是很喜庆。
    她也没有给人改名字的习惯:
    \"以后大家都还是用原名吧,为了方便平时我就喊洪二,春来和双喜。只是洪娘子以后大家叫秋云或者秋云嫂子就行。
    这样就跟洪菊区分开,不然空易叫混淆。这样没意见吧?\"
    为了立规矩,文央把家里所有人都喊到厅里,除了洪二和抱着孩子的人坐着,其他人都站在厅里。
    洪二家自是没有意见,已经卖身给主家,肯定是随主家怎么称呼。
    \"我们家呢,说规矩也没什么多大的规矩,只是大家要记得是这家里一家人。吃里扒外,做出有损这个家里的事,是绝对不允许。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是不会留人。当然大家如果能尽心做事,把交待的事情桩桩件件都办好,我肯定也不会亏待大家。
    当然如果遇以拿不准主意的事,就看以前家里有没有惯例,如果没有也可以问我,或者问府里老人。
    家里的事洪娘子以前在这做过,也多跟你家里人讲讲。以后你们四口暂时住前院分的一间房,秋云你这两天先带着春来。
    听丁婶子安排,做些灶上的事情和家里扫洒的事情,至于洪二你现在腿脚不好,白天就跟丁伯一起在门房看门。
    等以后你腿脚好了,看情况再给你安排事情。你们四人暂时没有月例,等两个月后看情况再定。\"
    文央把想好的事情跟大家安排好,大家都各自去做事情。
    过了三天,丁伯已经领了银票,去跟着众人把相关手续都办好。文央一大早约好众人,跟他一起到龙门山河东村去收房。
    这次是直接去,才半上午一行人已经到了庄子门外。管事的看着人已经来,带着大家在院子里一一清点完。
    又带着几个人往河东村村长家走去,文央让丁伯和吴庆喜把准备礼带上,有一匹用油纸包好的细棉布和城里四色糕点。
    应该算是比较拿得出手的礼物,村长家住在村子中间一段,十多间的青砖大瓦房。进去后大大的院子里有一棵树,院子里收拾得很整齐,村长姓张。
    \"张村长,这是买了我主家庄子的沈夫人,今天我特地带沈夫人来见见张村长。\"
    \"以后在村子里,希望村长多多关照,以前佃了庄子地的村里人,跟以前一样不变就好,希望村长帮着转告一下。\"
    张村长看起来有五六十岁,蓄着山羊胡着长衫,看起来倒是很精神,文央把礼物奉上。
    \"沈夫人客气了,那庄子跟村子相邻,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以后沈夫人有什么事,尽管开口,在这村里我还是能说得上几句话。\"
    张村长说完,满意的看着桌上的礼物,客气的要留几人在家吃饭。文央忙推拒掉,跟着管事去了河西村村长家。
    两个村子在村外三百米的地方的河面,有一个石板桥相通。河西村村长姓丁,倒是跟丁伯一个姓。年纪只有四十来岁,是个高高壮壮的汉子,说起话来声音响亮。
    站在边上就给人一种压迫感,住的房子也是砖瓦房,只是大小只有河东村村长一半大小,村长媳妇也是个爽利的妇人。
    管事带着文央几人在边村家长打过招呼,回到庄子门房里,提了早就收拾好的包裹,不顾文央邀请留下来吃午食。
    只说已经带了干粮,拉出早就准备好的骡车,往官道行去。
    这是灶下的锅倒时留着,柴房还有些没烧完的柴火,只是没有米面油。洪菊麻利的生了火,烧了锅热水,把一行人的带的饼稍微热了下。
    收拾了干净一张桌椅,众人简单的吃了个午食。
    文央则跟丁伯一起,每个房间看过,把要添置和打扫的房间标出来。空着做他用的房间规划出来。
    看着中人脸上有些着急,也就收拾好东西,锁了门带着中人回城里,把中人的费用付好回了家里。
    (端午节感觉不到过节气氛,突然不知道该怎么样过节,才是有意义生活?大家有不有迷茫过? 不过4000字任务得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