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收复南诏,挥师入缅
作者:码字农民黄三戒   封地拥兵八十万,皇帝逼我交兵权最新章节     
    陈怀安从兵部尚书李璟瑜手上,接过兵马副元帅常遇春自南诏国都大理城外,快马加鞭传回来的八百里加急,仔细翻阅起上面的内容。
    出征南诏国的这一路南征大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轻松收复了两湖、川黔地区,兵锋直指南诏国都大理。
    想来也是,那南诏国的十万藤甲军,早已经在金陵之战时被龙城水师舰队的大炮一阵猛轰之后,又被两江总督苏晨麾下的两江新军一路追杀;
    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几乎已经全军尽没于金陵城外。
    而依托滇缅建国的南诏,其国力就已经注定他们根本养不起太多兵马,那支出征金陵的十万藤甲军,几乎已经是南诏国皇帝沐容复手上的全部兵马。
    最终,却皆因南诏皇帝沐容复的野心,葬送在金陵城外。
    常遇春的军报奏折上还提到,南诏国的皇帝沐容复正在着手准备撤往骠国(缅甸),龙城南征大军的斥候,已经截获了沐容复和骠国国王的来往书信;
    在骠国国王的支持下,为南诏国皇帝沐容复准备了一支神秘之师,用以南诏复国。
    眼下的南诏国都大理城,几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随时可以被龙城南征大军收入帐下。
    常遇春奏报请示,是否追击南诏余孽至骠国?
    看完这封奏折之后,陈怀安在惊喜之余,突然想到了那骠国的神秘之师,难不成是老缅的象兵?
    更是回想起还珠剧情中,尔康被缅甸王子慕沙(实为公主)俘虏的场景。
    大清的八旗骑兵对上老缅的象兵,似乎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若是让南诏皇帝沐容复和骠国国王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话,倒是的确有可能让他们在边境上,形成一股威胁新朝的势力。
    再加上,陈怀安又联想到他穿越前的世界,无数人被骗到缅北噶腰子一事,他当即下定决心,出兵骠国,斩草除根。
    陈怀安当即提笔在奏折上批示:出征骠国,斩草除根!
    顺带着,还特意提醒了兵马副元帅常遇春一句:当心骠国的象兵,尽早做出应对之策。
    随后,他便将批注完的奏折重新拿给兵部尚书李璟瑜,吩咐道:“李大人,折子朕已经全部批阅了,你们兵部按照朕的意思,抓紧去办吧!”
    “臣,领旨!”
    李璟瑜当即领旨而去。
    兵部尚书前脚刚走,在御书房外排队等候面见圣上的礼部尚书见缝插针,急忙到御书房向陈怀安汇报登基大典的筹备事宜。
    自从当上皇上之后,陈怀安这一天天的那叫一个忙啊!
    不由得让他暗自感慨,古代那些皇上每天要处理那么多的政务,又哪里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后宫的三千佳丽?
    “启禀皇上,关于新朝国号的选定,礼部的意思是延续封地立国的传统,将新朝的国号定为“晋”......”
    ......
    南诏国都,大理城外。
    九月的天气依旧闷热,但南诏国昼夜的温差却是极大的。
    由兵马副元帅常遇春率领的十万南征大军,此时已经将南诏国国都大理城围了起来,随时可以进攻。
    是夜。
    中军大帐内,常遇春正在翻阅朝廷兵部的折子,折子上带来了皇上陈怀安最新的旨意:出兵骠国,斩草除根。
    这一点,常遇春和陈怀安的立场是一样的。
    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啊!
    只不过,陈怀安批注的让常遇春小心骠国的象兵一事,倒是引起了常遇春的警觉。
    关于骠国的象兵,常遇春也只是有所耳闻,而未能亲眼所见过。
    只知道那象兵的坐骑,乃是体型高大的大象,大象的四肢有千斤不敌之力,单从体型和力量的对比,龙城南征大军的骑兵在对上骠国的象兵之时,是完全处于下风的。
    皇上说得对,既然要出征骠国,那就不可避免的得和骠国的象兵交战,须提前拿出一个应敌之策才对。
    常遇春当即下令:“来人啊,招军中各级将领前来中军大帐议事!”
    “末将得令!”
    同一时间,南诏国都大理皇城之内。
    身为前朝平西王,而后又趁着大新王朝内乱之际自立称帝的南诏皇帝沐容复,此时依旧穿着那一身已经穿了快两年的五爪龙袍,站在皇宫的西门前;
    回望眼前这座承载着沐容复半生心血,见证了平西王和南诏皇帝兴衰的皇宫,沐容复的眼神中流露出了无尽的留念之情。
    但,此时已经到了不得不和这座皇宫说再见的时候。
    城外,那虎视眈眈的十万龙城南征大军随时可能破城而入。
    城内,寥寥数千的南诏国守军,根本阻挡不住龙城南征大军的锋芒。
    事已至此,沐容复只得被动的选择弃城而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报——”
    “启禀皇上,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恭请皇上移驾出宫!”
    这时,南诏国御林军的统领,急匆匆的走到沐容复的面前,请他趁着夜色的掩护连夜出宫,赶往骠国寻求避难。
    嗯!
    沐容复点了点头,道:“曹将军,走吧,你在前面带路。”
    说着,沐容复最后在回望了一眼皇宫,自言自语的说着:“朕,终有一天还要回来的!”
    说完,他头也不回的跟着御林军统帅的步伐,悄悄的从西门出城而去,只留下一个孤独、落寞的背影,被清冷的月光拉得老长。
    翌日。
    城外从龙城南征大军,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攻占了南诏国国都大理皇城,一面面旗面猩红的五爪金龙“晋”字旗高悬于南诏国都大理城头。
    至此,诞生于大新王朝内乱之际的南诏政权,在存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后,便被新帝陈怀安的政权所取代。
    当龙城兵马副元帅常遇春,率麾下的龙城南征大军将领策马进入大理城内之时,才发现守城的南诏守军早已经连夜撤离。
    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跟随南诏皇帝沐容复一起,撤往了相邻的骠国。
    常遇春下令,龙城南征大军不做停留,挥师入缅。
    “传令下去,大军挥师入缅,不彻底歼灭南诏政权,绝不班师回朝!”
    “末将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