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王熙凤的小心思
作者:早期建筑学家   我在红楼伪装麒麟人设最新章节     
    贾珹大步走在前,鸳鸯紧随其后,一同走向荣庆堂。
    他的身后簇拥着一群丫鬟,加起来足足有十个人,仿佛众星捧月一般。
    尚未抵达门口,便有眼疾手快的丫鬟主动上前带路,沿途传来一声声毕恭毕敬的问候之声。
    此刻,贾珹深感如今贾府中的下人们出息了,相较于往昔显得更为守礼。
    昔日看《红楼梦》时,他常常认为荣国府的主仆之间缺乏明确界限,主子不像主子,下人不像下人。
    下人们见到宝玉时,总是嬉皮笑脸地开着玩笑,甚至有些丫鬟竟敢对贾宝玉摆脸色。
    更有甚者,某些小厮胆大包天,胆敢冲上前来抢夺贾宝玉所佩戴的荷包等物品,全然没有尊卑之分。
    然而,自从贾珹这只“蝴蝶”降临之后,荣国府内的下人们发生了巨大转变。
    绝大部分人都开始收敛起自己的行为,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他们在面对贾珹时不敢有丝毫放肆,其根本原因在于贾珹有能力,令他们心生敬畏。
    荣国府的下人最会看眼色,欺软怕硬,拜高踩低。
    最主要的是贾赦对贾珹是真的宠啊,贾赦这个混不吝一言不合就往外卖人,谁敢惹他。
    贾府的下人因着贾赦卖人的壮举,都收紧了自己的皮,不敢对大房的人放肆。
    下人们规规矩矩的样子让贾珹满意,他迈步走进荣庆堂。
    贾母见到他就笑了,“珹哥儿来了,我们可就等着你摆饭了。”
    屋里的人一个又一个,排着队一样地跟贾珹说话,好像不跟他说上两句,在府中就没了地位。
    就连略有些腼腆的林黛玉都坐在贾敏的怀里对贾珹招手,“珹表哥,过来我这边坐呀。”
    贾珹面面俱到地跟大家打招呼,态度如沐春风,让人觉得十分舒适。
    每个人的话都没有落到地上。
    系统佩服的竖起了爪子,[不愧是生活在天津的人,真会接话茬,您老捧哏捧的好呀。]
    贾珹呵呵一笑,小意思。
    王熙凤看着贾珹游刃有余地应付每个人的问话,心里感慨后生可畏呀。
    王熙凤清了清嗓子,爽朗的笑声响彻了荣庆堂,这下子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她的身上。
    贾母好奇的问到:“凤丫头,你笑什么?”
    王熙凤捂住了嘴,收敛了笑声,“老太太,你看我,刚才一高兴就笑得声音大了些,是不是打扰你和珹兄弟说话了。
    罪过,罪过,珹兄弟可是您的心尖尖,老太太少跟珹兄弟说一句话,晚上都要睡不着觉呢。”
    贾母用手隔空点了点她,“你这不讲理的丫头,你也是我的心尖尖,我对你还不好啊。
    快说,你刚才因为什么事高兴,笑的这么大声。”
    王熙凤也不卖关子了,她笑着说道:“老太太,你说这珹兄弟到底有哪里不好呢?他真是哪哪都优秀。
    论长相,可以说全京城上下都找不出这么出彩的,才六岁的年纪就已经颇具风姿。
    要说学识,他会读书会医术,还会那些咱们都不知道的东西。
    就说最近风靡京城的水泥,谁听了不说一句好,都排着队的等着拿水泥装修院子呢。
    一般这样的天才可能都会恃才傲物,可偏偏珹兄弟面面俱到,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来。
    这样完美的人竟然被我们荣国府给捡到了,真是天佑荣国府,老太太你说这事值不值得高兴?”
    贾母一听王熙凤把贾珹夸上了天,顿时把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哎呦,凤丫头,你这张巧嘴呀,真是说到我老太太心坎里了。这事确实该笑,还要大声的笑呢。”
    贾母话音刚落,屋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笑声,贾珹感觉自己进了盘丝洞,这些女人实在太可怕了。
    众人都在笑,王熙凤却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又叹了一口气。
    贾敏见她作怪,配合着她问道:“咱们琏二奶奶刚才还说应该笑,怎么现在又唉声叹气了。”
    王熙凤摸了摸肚子,“珹兄弟太优秀了,衬得我家琏二爷像个棒槌,我怕我肚子里这个随了爹。”
    王熙凤挤眉弄眼,夸张的表情又把贾母逗乐了,鸳鸯给她揉着肚子,生怕贾母笑得肚子疼。
    “凤丫头,有你这样能说会道的娘,肚子里的孩子差不了。”
    “老太太,话是这么说,可是琏二爷出去当官这么久,连一个铜板都没给家里送过,我怕孩子生出来就喝西北风了。”王熙凤故作苦恼的样子,然后对着贾母伸出了手。
    贾母被她逗得不行,连忙指着她笑骂,“你说二奶奶怎么说了半天,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你就是看上了我那点棺材本。”
    贾母指了指琉璃,“你去我私库里给琏二奶奶挑些好东西,不拘是金簪还是银簪,挑些大的,沉的,二奶奶就喜欢值钱的。”
    琉璃笑着应了,“老太太,要不给二奶奶挑块金砖。”她一脸认真,把大伙又逗笑了。
    贾珹变身假笑男孩,恨不得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一群女人尖细的笑声混杂在一起,太吓人了。
    王熙凤盯着贾珹,看他笑得眉眼弯弯,不禁又一次感慨,贾珹这样的人真是让人仰望的存在。
    还好这是自己的小叔子,有了好处,她家也能沾光。
    王熙凤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她摸了摸肚子说道:“我替肚子里的孩子,还有孩子那不争气的爹,谢谢老太太的赏。
    琏二爷外出去做官就没有了信儿,养孩子的重担可就落在我身上了。
    有了老太太的赏,这孩子出生以后也能吃香的喝辣的了,我以后可就赖上老太太了。”
    贾母笑了笑,“你这个猴儿是盯上我了。
    想到贾琏,贾母又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琏儿现在怎么样了,他身边也没个人照顾,那些小厮粗心,到底是不如在家中方便。”
    王熙凤也收敛了笑意,半开玩笑的说道:“要是二爷能回京做官就好了。”
    说完她又笑了,“不过以二爷的本事,靠他自己回来不知等到猴年马月呢,那时说不定我肚子里的孩子都当官了。”
    这话又把贾母逗笑了,“你这促狭的丫头,琏儿哪能在外这么多年,等过一段时间,我就让大老爷和二老爷给他活动活动,让他离家近一些。”
    贾母虽许下了承诺,但她也有理智,她没有拿贾珹做人情,反而提起了贾赦和贾政这两个儿子。
    她自认还算能拿捏得住两个儿子,虽然贾赦有些叛逆,但是为着他自己儿子的事,估计也不会拒绝。
    而贾政向来听话。
    如果想让贾琏回京城当官,让贾珹出头的话成功的概率更大,谁不知道他圣眷正浓啊。
    可贾母却不舍得让她的乖孙替年长的哥哥奔波,这是大人的事,不应该落在一个孩子身上。
    当然他自愿的除外。
    而且皇上的恩宠谁知道能够持续多久,她可不想让珹哥儿为了贾琏去消耗与皇上之间的感情。
    王熙凤一番唱念做打,贾母也答应说让贾珹帮帮亲哥。
    不过她也不气馁,她肚子里孩子是福星,她会心想事成的。
    王熙凤插科打诨后,屋里的气氛更加热烈,下人们摆好了饭,众人落座。
    不过这落座的待遇都是给贾家人的,那些嫁进来媳妇还要捧着碗筷站着伺候。
    这叫立规矩。
    贾母拉着贾珹和林黛玉一左一右的挨着她坐,这代表小辈之中,她最爱这两个。
    林黛玉看着贾珹笑,小脸上绽放出光彩,整个人神采奕奕,没有了以往病弱的样子。
    此时一道不容忽视的视线让贾珹顺着看过去,然后就看到史湘云一直在盯着他。
    贾母自然也注意到了,于是就跟贾珹介绍起史湘云的来历。
    贾珹左耳听右耳冒,史湘云是怎么来的他不感兴趣,他只是礼貌且疏离的说了一句湘云妹妹好。
    而史湘云却脸蛋通红,看起来颇为害羞的样子,甜甜的叫了一句三哥哥。
    贾珹浅笑着点头,对史湘云这个新鲜出炉的陌生妹妹并没有另眼相看。
    一个嘴碎的孤女,拜高踩低,满肚子心眼,小小年纪就败坏叔叔婶婶的名声,这种白眼狼,贾珹敬谢不敏。
    他记得书中说史湘云每次来荣国府都不愿意走,说回去了就要做针线贴补家用,说的好像家里亏待她一样。
    真实情况是史家还了国库的欠银,穷了,所有女眷都要做针线,又不独她一人。
    偏偏史湘云误导大家,让人觉得她的叔叔婶婶苛待了她。
    家丑不可外扬,史湘云到处宣扬叔叔婶婶的不好,真是又蠢又坏。
    贾宝玉坐在离贾母颇远的位置,沉默的吃着饭,众人的热闹与他无关。
    他此刻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母亲在时,他绝不会如此受冷落。
    有娘的孩子是个宝,没娘的孩子像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