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太子的往事
作者:早期建筑学家   我在红楼伪装麒麟人设最新章节     
    春节,这可是个举国欢庆的盛大节日。
    作为一国之君的康熙,自然也要宴请朝中重臣,共同庆祝新年。
    而今年,贾赦和贾政终于获得了参加宫宴的资格,他们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场春节宴席,乃是四等满席,按照惯例,每年都会在午时于太和殿隆重举行。
    整个宴席共设有二百一十席,参与宴会的人数多达三百余人。
    根据官员们的级别差异,座位被划分为单人席、双人席以及三人席。
    贾珹作为备受皇帝宠爱的瑞安伯,自然是坐在前列。
    由于他尚且年幼,贾赦便借口照顾他,也成功地坐到了前排,得以居高临下地俯瞰众人。
    贾珹乖巧地坐在桌前,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对宫廷宴席上的菜品充满了好奇。
    然而,当那些菜肴端上桌时,贾珹不禁有些失望。
    这些菜早已变得冷冰冰的,尤其是那凝结的油脂,让人看了就毫无食欲可言。
    面对这样的食物,贾珹实在提不起兴致来品尝。
    可是干坐着又没什么意思,于是他无聊的去观察参加宴会的那些人。
    二品以上的官员是能够在宫殿内吃饭的,二品以下的都坐到了殿外。
    这大冷的天,贾珹都替他们掬了一把辛酸泪。
    贾珹看着来来往往上菜的丫鬟和太监,盯着他们的头顶的个人介绍。
    然后他就发现了好玩的东西。
    有一个小太监的头上顶着他的名字,锦墨,听起来还挺文雅的,后面还加了一句毓庆宫已故御厨——房锦华之弟。
    贾珹觉得这个介绍挺突兀,于是查了一下这个房锦华的生平,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房锦华可不是一般人,表面上看他是东宫太子的御厨,颇受宠信。
    背地里他是太子的相好。
    太子被废之前,曾与这个御厨共同谱写了一曲禁忌之恋,断袖分桃好不快乐。
    太子对房锦华简直是捧在手心里宠,对他比对待李侧福晋还要好很多。
    而两人结缘也很简单,房锦华当时才十八九岁,却凭借一手好厨艺入宫当了御厨。
    一年夏天,太子耐不住热吃不下饭,房锦华用一道清凉爽口的野菜杂拌赢得了太子的好评。
    太子说想见见做饭的御厨,于是就见到了青春年少,面容俊朗,又有着一手好厨艺的房锦华。
    太子对他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既钟情于他的相貌,又钟情于他的手艺。
    怪不得说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抓住他的胃呢。
    太子对这个房锦华十分宠爱,赏赐了他不少好东西。
    房锦墨也曾当过一段时间金尊玉贵的小公子,毕竟哥哥有本事,他也受益。
    房锦墨和房锦华年纪相差十岁,但他对这个哥哥的感情很深。
    房锦华不想让弟弟和他一样做伺候人的活,想让他读书科举,于是没少在这个弟弟身上费心思和钱财。
    房锦墨并不是不知感恩的人,对于哥哥的付出,他也很感激,想着等他当官后一定要报答哥哥。
    而房锦墨也从父母的口中知道了哥哥和一位宫中贵人有关系,只是父母讳莫如深,他就没有多问。
    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平淡且幸福的过下去,可变故突生,哥哥突然被砍了头。
    他们一家十好几口突然就被关进了大牢,准备秋后问斩。
    房锦墨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父亲却似乎知道些什么。
    他喃喃自语,“作孽呀作孽,我就知道两个男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大郎偏偏不听。”
    房锦华的父母知道他与太子的事情,但太子位高权重,他们这种人家怎么可能抵抗住皇家人的巧取豪夺。
    房锦华的母亲也是恨得咬牙切齿,心里暗恨,“清狗都是一帮没有道德的畜生,我的儿被那个兔爷连累了。”
    房家一家子是地道的汉人,曾经清军入关的时候他们家也有亲戚被残忍杀害,所以他们一直对清朝没有好感。
    本来房父和房母就不想让大儿子入宫当御厨,可是房锦华不知道为什么吃了秤砣铁了心了要入宫。
    房父现在恨死了把房锦华送进宫中的邻居,以前他还想过和邻居成为亲家,现在他只恨邻居多事。
    房家的邻居姓陈,一家子人还都不错。
    但陈家的男人有些神秘,也不知在外面做什么生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消失一阵,然后再风尘仆仆的回来,见了人也不多话。
    陈家有一儿一女,房父基本没怎么见过陈家的大儿子,听说一直在外面帮忙打理生意。
    陈家的女儿经常来房家玩,和房锦华青梅竹马,两个人郎情妾意。
    房家人一直以为房锦华到了年纪会娶陈家的女儿为妻,两人会组建一个新的小家生儿育女,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
    可谁料到房锦华在陈家的女儿及笄后突然提出要去宫中当御厨,奔个前程,谁也阻止不了他。
    然后房锦华在陈家男人的帮助下入了宫,结果被太子看上丢失了性命。
    房锦墨没有去恨陈家人,毕竟入宫做御厨是哥哥的愿望,而他也很喜欢未来嫂子。
    但他恨皇家人,恨那个不要脸的太子。
    本以为一家人的性命都会终结,房锦墨特别不甘心,他想要报仇。
    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被废了。
    京城一片混乱,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大牢里的人都快住不下了,像房家这种小角色只能被转移到别的县衙。
    然后借此机会,房锦墨被人偷梁换柱救了出去救,他的正是陈家人。
    贾珹津津有味的查看房锦墨的过往,后来房锦墨为了报仇自愿净身入了宫。
    当初太子胤礽被圈禁的时候,房锦墨经常被派去给太子跑腿送东西,房锦墨在里面可是做了不少手脚。
    太子如今看着健康,但精神状态十分不对劲,时而温文儒雅,时而暴躁易怒,房锦墨没有直接把太子弄死,而是让他饱受折磨。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太子复立后把房锦墨调入了毓庆宫,因为从房锦墨的脸上他看到了故人的影子。
    贾珹心里闷笑,房锦墨和房锦华是亲兄弟,可不是很像吗?
    这对兄弟不仅外貌相似,就连性格也有几分雷同之处。
    没想到太子还对这个房锦华念念不忘呢!
    想当初,太子被废黜之事闹得满城风雨,而其中的缘由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原来,太子之所以会遭此厄运,他那一群男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据说,太子在与房锦华交好之时,并未收敛自己的风流本性,同时还宠幸着其他几位美男子。
    其中一个乃是在外茶楼偶遇的伙计,生得一副俊朗模样;另一个则是眉清目秀的御厨,与房锦华私交甚笃。
    此外,甚至还有一个小太监也与太子有染。
    如此混乱不堪的私生活,怎能不让康熙帝大为光火?
    当康熙得知这些事情之后,对太子深感失望至极。
    再加上太子之前所犯之错实在太多,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康熙盛怒之下便将太子废黜了。
    然而,废黜太子之后,康熙却又心生懊悔。
    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儿子本应是个善良正直之人,如今落得这般田地,定是受了周围人的影响。
    于是,那些曾经备受太子宠爱的男宠们纷纷遭到灭口,就连太子太傅也未能幸免。
    理由是没有承担起教导太子的责任。
    反倒是太子本人,虽然被幽禁起来,但好歹保住了性命。
    或许,在康熙心中,无论太子犯了多大的错,终究还是自己的亲骨肉!
    贾珹心里唾弃康熙,就你家孩子是好孩子,他害死那么多人的时候,可是眼睛一眨不眨的。
    他手下的人替他敛财,荣华富贵都他享受了,但最后承担责任的却是那些手下。
    贾珹一边吐槽着太子,一边又觉得房锦华和太子相处时发生的那些小故事似乎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例如,当太子留宿于书房时,房锦华总会亲自送上饭菜。
    待到太子酒足饭饱之后,难免会饱暖思淫欲,于是两人便会在书房里亲昵一番。
    此外,他们之间还有一些只有彼此才知晓的小暗号来传递情意,而每一顿饭菜都会藏有巧妙的心思。
    贾珹努力地回忆着这种熟悉的感觉,突然间,他联想到了贾琏以及贾琏的第一个男人——竹墨。
    昔日,贾琏和竹墨刚刚欢好之时,也常常在书房里共度幸福时光。
    竹墨同样善于与贾琏定下一些私密的暗语,如此一来,二人之间便多了一份旁人无法比拟的默契。
    这如出一辙的伎俩……
    贾珹不禁倒抽一口凉气,难不成房锦华也是从那日月楼走出来的人?
    可他明明是正儿八经的良家子弟啊!他跟竹墨那种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完全不一样啊!
    贾珹不明白,这日月楼尽培养一些男宠之流放到一些权贵之家的少爷身边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想让他们断子绝孙,这种手段倒是高明,潜移默化的就会带偏了人的性情。
    贾珹觉得这日月楼,日月楼,不会就是明吧。
    如果当初太子被废之事,里面有那些反清复明的人掺和在其中,那一切倒是合理了起来。
    他想到房锦华的反常之处,房锦华对于太子拈花惹草不仅不反对,还会把自己的好友介绍给太子。
    那当初太子断袖之癖暴露,是不是也有房锦华故意的成分在。
    那他如此做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替他那些被清军杀死的堂爷爷、表叔爷报仇?
    可那些都是他爷爷辈的长辈,估计都不认识。
    那最合理的猜测就是为了某个被他藏在心里的心上人以及他们共同的理想。
    哪个有血性的汉人还没有一个反清复明的理想呢。
    贾珹微微一笑,觉得事情变得有趣了。
    这个房锦墨似乎也可以利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