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糖醋鱼肉
作者:翎舒   末世大佬在星际直播做菜最新章节     
    秦霁岚继续往下,直接一口气讲完这个故事。
    “黄宗宪路上途经湘省的一个小乡村,借住在一个贫苦的农户家。”
    “农夫从池塘中捕回一条胖头鱼,农妇便用这条鱼做菜,用来款待黄宗宪。”
    “鱼洗净后,鱼肉放盐煮汤,再用自家产的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
    “不曾想,黄宗宪吃了觉得非常鲜美,无法忘怀。”
    “事情结束,黄宗宪回到家,还是对这道菜念念不忘。”
    “他便让家厨将这道菜加以改良,于是便有了‘剁椒鱼头’这道菜。”
    “再后来,这道菜成为了湘菜蒸菜的代表。”
    【哦——原来是这样子的啊,胖头鱼就是那种头非常胖的鱼吧,难怪适合做剁椒鱼头。】
    【我感觉今天的典故讲述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嘶,怎么说呢,好像有一点“短小”。】
    【是啊是啊,确实,山风好像刚才一直在讲关于“文字狱”的东西,这个故事就几句话。】
    【刚才我就有点注意到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刚才这个故事山风讲的加起来不超过十句话!】
    【哇塞,楼上的记忆力真的好好!虽然我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也不妨碍我佩服你。】
    【好像就是。我看了一下自己刚才的录屏,山风确实只说了九句话,加上介绍算十句。】
    【强!(大拇指.jpg)山风的直播间里真的是人才济济啊,我这个小菜鸡都不知道有什么用了。】
    讲完剁椒鱼头相关的典故后,秦霁岚在这里等待着直播间观众的反应。
    没想到这次他们没有对内容过多评价,而是关注在故事的长短。
    不过这次的典故确实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地方。
    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特别出名,故事情节也没有特别出彩。
    如果是写黄宗宪在逃亡路上遇到的各种情况,可能还能写出一些引人入胜的情节。
    或许还能写出一篇古代版的、经典的“公路文”。
    而且秦霁岚现在也没有办法一下子把故事变长。
    “不好意思大家,这次的故事没有让你们满意,我做下一道菜的时候,尽量把故事拉长一点。”
    “后面也会尽量把这个故事扩充完整,让这个故事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提出解决方法之后,秦霁岚伸出带着手套的右手。
    食指和中指并拢,其他三指保持握拳的姿势弯曲。
    然后两个手指像走路一样磨磨蹭蹭的“走”到直播间屏幕正中央。
    在摄像头前面比了一个双膝下跪的姿势,以示抱歉。
    观众被这个奇特又形象的姿势可爱到,开始表达自己的态度。
    【】
    【】
    【】
    【】
    【】
    【】
    案板前,秦霁岚手持锋利的菜刀,熟练地处理着一条鲜活的鲤鱼。
    鱼肉在她的刀下被精准地片成均匀的块状,每一块都泛着诱人的光泽。
    旁边,炉火正旺,砂锅里的汤汁翻滚着,散发出浓郁的糖醋香。
    秦霁岚将鱼肉轻轻放入热油中,鱼块瞬间被金黄的油花包围,发出“滋滋”的声响。
    随着油温的升高,鱼肉逐渐变得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此时,秦霁岚迅速从砂锅中舀起一勺滚烫的糖醋汁,手腕一抖,汁液便如丝如缕地浇在炸好的鱼块上。
    那瞬间,糖醋汁与鱼肉碰撞出美妙的火花,发出“嗤嗤”的声响。
    糖醋汁迅速渗透进鱼肉中,使其变得更加酸甜可口。
    整个厨房都弥漫着糖醋鱼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品尝。
    随着秦霁岚的最后一个动作——将糖醋鱼盛入精美的盘中,这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便完成了。
    糖醋鱼在灯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酸甜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让人垂涎欲滴。
    糖醋鱼的味道是一种酸甜交织、鲜美可口、层次丰富的美味。
    首先,是那一口酥脆的鱼肉,外皮金黄酥脆,内里却保持着鱼肉的鲜嫩。
    咬下去,外酥里嫩,口感层次丰富。
    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鱼肉特有的鲜美,仿佛是大海的味道在口中绽放。
    接着,是糖醋汁的酸甜味道,它让人回味无穷。
    那浓郁的酸甜味道在舌尖上跳跃,与鱼肉的鲜美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口感体验。
    糖醋汁还带有一种淡淡的醋香。
    这种醋香并不浓烈,而是恰到好处地提升了糖醋鱼的口感,使其更加开胃爽口。
    在糖醋汁的包裹下,鱼肉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更加鲜美可口。
    此外,糖醋鱼还带有一种淡淡的姜香和葱香。
    这些调料在烹饪过程中融入鱼肉和糖醋汁中,使得糖醋鱼的味道更加醇厚。
    姜的辛辣和葱的清香在口中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口感,令人难以忘怀。
    糖醋鱼的典故丰富而悠久,按照时间顺序和重要性进行归纳
    起源传说:早在3000多年以前,黄河鲤鱼就已经是一道脍炙人口的美食了。在《诗经》中有用鲤鱼做脍的记录,这显示了糖醋鱼的前身可能源于古代的鲤鱼烹饪方法。
    唐朝时期:糖醋鲤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据传,在唐朝时期,山东济南有一位名叫苏凤子的人,因其妻子的名字“鲤鱼”而发明了这道菜,以此表达对妻子的爱意。这道菜肴因此而得名糖醋鲤鱼,并逐渐在山东地区流行开来。
    宋朝时期:糖醋鱼的制作技艺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时期,武昌鱼焙面已经流行,其中的武昌鱼指的就是糖醋鲤鱼的前身。这一时期的糖醋鱼已经具备了现代糖醋鱼的雏形,即鱼肉经过油炸后,再用糖醋汁调味。
    清朝时期:光绪年间,糖醋鱼的制作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据传,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开封停留时,品尝了当地的名厨制作的糖醋熘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使得糖醋鱼的名声更加远扬。
    现代发展:糖醋鱼不仅在鲁省地区流行,还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了一道备受欢迎的家常菜和宴客菜。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口味和文化习惯,对糖醋鱼的烹饪方法和调料配比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糖醋鱼风味。
    文化寓意:糖醋鱼不仅是一道美食,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在华夏传统文化中,鲤鱼被视为吉祥物,常常用于婚庆和节日的餐桌上。糖醋鱼中的糖醋酱汁寓意着“甜甜蜜蜜”、“酸酸甜甜”的意思,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