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狼狈的袁术
作者:北风的雪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最新章节     
    太阳的西边缘露出了一点亮光,太阳也重新出现,普照大地。
    “哈哈,太阳出来了,不祥之兆已消,周忠所言非实。”李傕兴奋的大叫道,眼神冰冷,死死盯着对方。
    这时,尚书贾诩上前躬身道:“陛下,太史令王立、职所天文历法,伺候不明,疑误上下。太尉周忠,污蔑重臣与骁勇之士,请皆治罪。”
    “天道遥远,事验难明,况且灾异应政而到,虽然能够预见,又岂能保证万无一失?。”刘协见此没有削弱李傕等人的势力,反而要殃及无辜的重臣,于是准备和稀泥。
    刘协想要把事情,从他们身上撇净,“上天启示,是朕失于恩德罢了。”
    贾诩听后,嘴角微微一扬,他早有预料,于是淡淡开口道:“既然陛下自我贬责,理应避离正殿,祈福五日以期消灾弥难。”
    “大胆。”周忠闻言,怒目圆睁,他这是想要囚禁陛下吗?
    贾诩并未理会他,而是继续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车骑将军德行最高,理应有他暂理朝政。”
    “奸臣,尔等这些奸臣。”周忠气急败坏,伸手指向他们。
    “周太尉,陛下金口玉言,莫非你想让陛下成为无信之人吗?”贾诩一个大帽子扣下来。
    不由得,让周忠不由得无话可说。
    恐怕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傕、郭汜等人怕是要更加嚣张,任人唯亲,公然抨击自己的政敌了。
    这时,李傕站出说道:“陛下,天下如今大乱,完全是因人心沦丧,理应任命贤明重臣,治理各州,消弭兵祸。”
    “一切由爱卿主持。”刘协见自己权利再次被剥夺,根本无法抵抗。
    “请陛下下诏,封曹操为兖州牧。隋侯韩玄为扬州牧,兼董督荆州七郡。”李傕躬身道。
    “准。”刘协索然无味的答应道。
    随着太阳渐渐落山,这场朝会随之落下帷幕。
    邓芝在拿到朝廷的旨意后,便离开了长安,朝着荆州的方向赶去。
    ……
    荆州,江夏郡。
    韩玄率领大军,奔波了半个多月,回到了江夏。
    安置好大军后,韩玄此次出征了一年多的时间。
    回到府中第一件事,便是带着蔡姝与蔡琰来了一场激烈的运动。
    傍晚,韩玄躺在蔡姝那波涛汹涌的怀抱中,一边攀上蔡琰的峰峦。
    “夫君,听说你给我弟弟安排了一个太守的官位?”蔡姝伸出雪白的双臂,纤纤玉指在他额头上轻轻的按抚。
    蔡姝属于十分重视家族的女人,得到这个消息后,心底美滋滋的。
    “恩。”韩玄舒服的轻哼一声。
    前不久,韩玄得知扬州的送来的战况。
    蔡瑁成功攻下了豫章郡,韩玄顺理成章的让他成为了豫章太守。
    而韩凌那边,由于有着孙策的阻碍,最终只占据了半个丹阳郡。
    韩玄准备休整一个月后,在带领大军,兵发扬州,准备一举将其夺下。
    另一边。
    之前征讨兖州的袁术,此刻正被曹操追的灰溜溜。
    原本袁术带着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进入了陈留郡。
    袁术率领大军,与金尚屯军于封丘。
    又令麾下将领刘详为先锋,率领一路大军前往匡亭,并在匡亭驻守。
    同时,袁术派人邀请,一部分的黑山军,还有匈奴于扶罗,兵合一处,气势磅礴。
    而得知消息的曹操,先是与袁绍联合,击退了公孙瓒与陶谦的北面进攻。
    随后又以最快的速度,撤回兖州的济阴郡。
    并亲自统领精锐部队骑兵,和新组建的青州兵,驻扎在鄄城。
    曹操曾帮助袁绍,数次击败过黑山军,对他们的情况十分了解。
    更何况,曹操深知袁术毫无领兵作战之能。
    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匡亭驻守的刘详。
    刘详没有预料到,曹操长途奔袭,竟丝毫不休整,而是直接发兵攻打。
    一个不察,竟被曹操杀入城中。
    虽然袁术此次出征,带来数万的兵马,但大多都是未经战阵的新兵。更何况还有黑山军与匈奴兵,他们帮助袁术本就是为了占便宜,根本不会为了他而拼命。
    在与曹操交战时,他们避而不战,纷纷躲在袁术军的后方,致使阵型散乱,被曹操的精锐铁骑给冲散了。
    而驻守封丘的袁术得到消息后,急急忙忙的带兵前去支援。
    但袁术这个酒囊饭袋,又如何是曹操的对手呢?
    最终袁术抵挡不住曹操的攻势,只好率军撤回封丘。
    曹操便抓准时机,派兵包围封丘,想把袁术困死。
    此次袁术出征带来了大批的粮草,纵使曹操围城,他们也能坚持很长时间。
    正在这时,从后方豫州传来消息,汝南郡、陈国、沛国被韩玄攻占。
    袁术气的是暴跳如雷。
    黑山军与于扶罗也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袁术大势已去。
    于是把袁术的粮草劫掠一空,带兵离开了兖州。
    袁术虽然统兵作战的能力不行,但逃跑的本事却是一流。
    在曹操尚未合围之前,袁术成功带兵突围,逃出了包围圈。
    顺着东南方向一路逃窜,躲进襄邑城中。
    他刚准备重整兵马,回兵救援豫州之时。
    又从豫州传来了一条消息,韩玄撤兵了,汝南郡、陈国、沛国三地重归袁术麾下。
    袁术感叹,真是天不绝我啊!只可惜袁术高兴的太早了。
    曹操不紧不慢尾随其后,来到襄邑城附近后。发现此城附近有一大湖,名为太寿陂。
    曹操便命人在湖岸挖了一条水渠,使得太寿陂的水灌入襄邑城。
    滚滚洪水到来,袁术躲避了一路的追杀还未休息片刻,整片城池陷入一片汪洋之中。
    一尺多深的水,没过膝盖,还在不断往上攀升,袁术的大军与鱼虾作伴。
    襄邑城四面无险可守,外加之城外曹操的嘲笑,袁术实在受不了了、
    只得连夜率兵弃城,狼狈地继续逃跑,直至逃出了陈留郡,逃出了兖州地界。
    身后曹操猛追不舍,最终袁术逃回豫州后,开始在梁国宁陵县重整兵马。
    曹操此人实在是欺人太甚,径直追到了豫州,再次击败了袁术。
    正在曹操正准备一鼓作气拿下袁术时,后方传来战报。陶谦与阙宣共同举兵,攻取泰山的华、费二县,接着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
    得知消息的曹操,立即引兵撤回,前去抵抗陶谦的军队。
    稍缓过来的袁术,立即召集麾下谋臣武士商讨。
    “该死的曹阿瞒,真是欺人太甚。”袁术愤怒的拍在桌案上。
    “还有那些黑山军与于扶罗,都是一群小人,胆敢抢我粮草,背叛于我。”
    “那南阳的韩玄小儿,竟敢趁我出兵,背后偷袭……”
    下方众将士,看着发怒的袁术,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袁术数日未休息好,此刻双眼布满血色,压抑的怒气,使得他犹如阴狠的恶狼。
    他声音低沉的询问道:“如今北上攻取兖州不成,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事?”
    “主公,如今我们士气低迷,治下混乱,理应先修身养息,不要妄动兵戈。”阎象站出开口道。
    “主公,在下以为,阎主薄所言不妥。”杨弘站出反驳道:“既然我们北上攻取兖州不成,那就南下攻取扬州。”
    袁术听闻,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之前韩玄趁着他豫州空虚,险些夺了他辛苦打拼的基业,好在对方退去了。
    刚好趁此机会,新仇旧恨一起算。
    刚好此刻双方麾下将士,正在在不断的吞并着扬州,双方互不相让。
    阎象皱着眉头,担忧的说道:“如今我们兵马溃散,更何况扬州有韩玄这位大敌,理应谨慎对待。”
    “阎主薄真是老了,失去了锐气。胜败乃兵家常事,岂可未战先怯。”杨弘轻笑一声,继续说道:“这些时日,之前在兖州溃散的士卒陆陆续续赶回豫州,只需主公重新点兵,便可再次召集数万精兵。”
    袁术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点了点头。
    杨弘继续说道:“如今朝廷封韩玄为扬州牧,代表着此人有吞并扬州之心。此人为主公之心腹大患,岂容他坐享其成,壮大其势?”
    “扬州的九江郡、吴郡,以及丹阳郡部分县城,皆在主公麾下。”阎象继续劝阻道:“这些郡县皆是扬州之精华,有孙坚、吴景等人驻守,自然无虑。”
    杨弘见对方屡次三番的与自己作对,顿时忍不住怒斥道:“阎象你莫非忘记了,孙贲叛逃投敌之事?外人驻守险要重地,岂可信任?”
    “我……”阎象想要反驳,但他确实是无话。
    毕竟孙贲叛逃一事,就是事实,而且还害死了大将张勋。
    “哼。”袁术不由得冷哼一声,当即下令道:“即刻整军待发,明日清晨前往扬州九江郡。”
    “是。”下方众将齐声喝道。
    杨弘再次发言道:“主公,之前由于韩玄的进攻,豫州不少官员身陨,主公还需早作安排。”
    “恩。”袁术点了点头,随即扫视麾下众人。
    最终目光停留在袁涣身上,缓缓开口道:“袁涣你从即刻起,担任汝南郡太守,替我守好豫州,切不可让我失望!”
    “是。”袁涣起身,躬身道。
    次日,清晨。
    袁术重聚一支大军,经过几天的跋涉,来到了九江郡。
    之前袁术派遣陈瑀为扬州牧,驻守九江郡。孙策驻守吴郡。吴景驻守丹阳郡。
    来到九江郡,寿春城下。
    袁术派人,让城中驻守的陈瑀,即刻打开城门,迎大军入城。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派出的亲信陈瑀,竟然狗胆包天的叛变了!
    这直接激起袁术的杀心,当即派遣大军进攻寿春。
    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陈瑀这个酒囊饭袋,见到大军来袭,竟然直接弃城而逃了。
    袁术率军冲入城内,占据了整个城池。
    这一战的胜利,让原本有些自我怀疑的袁术,重新焕发了斗志。
    虽然一场胜利,冲散了前些日子的战败阴霾。但袁术心底又有了几分忧虑,既然自己的心腹陈瑀都会背叛自己,那孙策、吴景这些孙坚的旧臣,自己又如何信任。
    袁术虽生起除去孙策等人的想法,但孙策领兵作战的能力,丝毫不亚于其父。
    如今自己的九江郡、吴郡、还有半个丹阳郡,皆是孙策帮助夺取的。
    就这么杀了,心底总有些不舍。
    想了想,袁术还是决定先用着孙策,不给兵权、不给底盘,先这么养着吧!
    随即召来袁胤、让其担任吴郡太守。
    用自家人,袁术更加放心些。
    吴郡,曲阿。
    城外数里之外,一处小山坡上。
    一座坟丘孤零零的伫立其上,石碑上赫然雕刻着‘家父孙坚之墓’。
    年仅十八的孙策,跪拜在墓碑前。
    他为袁术征战近一年,不仅为袁术攻打袁绍所设的九江太守周昂,还为他攻占了吴郡,抵御韩玄麾下的韩凌与傅肜,占据了半个丹阳郡。
    然袁术一直对他有提防,不仅不归还他孙家军,就连程普、黄盖、韩当三人,他也无法得见。
    “父亲,孩儿来看你了!”孙策神情低迷,看着前方的墓碑。
    他奔波了大半年,身无寸土,麾下仅有数百兵士。孙策的内心有些无助与彷徨。
    虽然孙策如今驻守在吴郡,这并不代表着此地便是他的麾下。
    郡内的官吏,皆是袁术派遣。郡内的士卒,皆听袁术的兵符。郡内的百姓,皆为袁术交纳赋税钱粮。
    “你归天之后,母亲和孩儿迁居曲阿。我答应你的事情,我做到了。”孙策说道:“母亲、弟弟、还有妹妹,他们现在都很好。”
    墓碑前,一缕青烟飘散,悠悠地散落在尘埃之中。
    “只是,孩儿无能,只能依附于袁术。”孙坚紧握着双拳,全身紧绷着,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袁术心思不正,抢夺孙家军,旧日将士星散,家产凋零,孩儿向父亲请罪。”孙策说着,伏身下拜。
    袁术一直贪图孙坚当初私藏的传国玉玺,明里暗里一直不断试探着,但孙策一直小心提防,未能让对方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