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与京城不一样的体验
作者:姜桃李   读心术:锦鲤崽崽带剧本拯救全家最新章节     
    佑佑拽了拽余林的衣角:“爹爹,许大人应该是王爷派来的,他是好人。”
    佑佑的声音不算小,不仅余林,连许少博都听见了。
    余林皱眉:“真的吗?”
    佑佑点头:“是哒!羽卫叔叔的消息!”
    余林道:“爹爹知道了。”
    反观许少博,则是一脸不可思议。
    “你……你……你竟然……”
    太过惊讶,许少博突然口吃了。
    佑佑仰头看向他:“叔叔你是想说,我竟然认识王爷吗?”
    “你听的没错!”
    “不过现在这个可不是重点哦~”
    许少博突然扫了一眼周围,嗯,确实不是重点。
    转眼看向人群所在的位置。
    现在正值下午,太阳西斜。
    金色的夕阳打在本就成熟的麦子上,微风吹过,形成一阵金色的麦浪。
    许少博虽不识五谷,但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这是粮食?”他忍不住开口问道。
    余林下意识挑眉,心中也有疑惑:这新任的县令竟然如此不识五谷吗?
    以往的县令,不论是否为百姓谋福,肯定不会不认识最基本的五谷的。
    王爷这是派了个什么人过来?
    心里虽如此想,但余林也知道既然能让佑佑认可,那应该也错不了。
    “大人,这一季成熟的是麦子和玉米,您请看。”
    余林随手拿起一根麦穗,继续说道:“这是麦穗,脱壳以后,便能制作出面粉,用来做面食。”
    “一般吃的点心、包子、馒头、面条等等,都是用面粉做的。”
    许少博听的十分认真,离开许家和诏狱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新生。
    他只有尽快接受这些东西,才能真正意义上告别那个魔窟。
    余林介绍的时候,也在暗中观察许少博的反应。
    见他神色认真,态度诚恳,一副求知欲旺盛的样子,余林放心了。
    因为这副模样,他只在家里的余枫身上看到过。
    “大人请来这边。”
    余林领着他绕过麦田,又往前面走了一小段路。
    出现在许少博眼前的是比人还高,犹如小树林的景色。
    但不如树木粗壮,树叶也不似别的那般繁盛,上面还长着类似于胡须的东西。
    “这是什么?”许少博主动询问。
    余林解释道:“这叫做玉米,是从游商手里意外买来的种子,除了玉米还有土豆红薯和一些蔬菜。”
    “不过这一季熟的只有玉米,大人请看。”
    余林说着,伸手掰下一根玉米,将外面包裹的玉米叶子层层剥落,露出里面黄澄澄的玉米粒。
    看着这一幕,许少博眼里满是惊讶和好奇。
    “这是……能吃的?”
    余林点点头:“没错,大人要不尝尝?”
    手中动作迅速,将一根玉米棒子直接掰成两半,一半递给许少博。
    许少博接过半截玉米,有些不知所措:“就这样吃?生的?”
    余林点点头说道:“玉米算是主食,这样摘下来以后,再晾干,可以磨成玉米粉混着面粉吃,也可以用玉米珍熬粥喝。”
    “也可以在它没晾干的时候,整个蒸煮,或者烤熟吃,这个时候的玉米粒还是软的,包裹着浓郁的汁水,味道香甜。”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的时候能吃上东西已经是最大的奢望,更别说分生的和熟的了。”
    余林的一段话让许少博若有所思。
    随即将半截玉米递到嘴边,啃了一小口,慢慢咀嚼着。
    鲜甜带着生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开来。
    许少博没吃过这个味道,忍不住有些蹙眉。
    半晌过后,他眉眼舒展,一脸赞叹:“你说的没错,这东西确实不错。”
    许少博也没想到,这一辈还能有这么新奇的经历。
    若不是离开许相府,他这一辈子也只能是个坐井观天的青蛙。
    余林笑了,语气里也多了几分诚意:“若大人不嫌弃,一会留下吃个便饭,感受一下这些粮食更大的好处。”
    看着渐晚的天色,许少博有些纠结。
    但机会不易,他不想错过。
    羽卫曾告诉他,来松阳县跟着自己的本心走,有些东西若抓住了,便是翻身改命的机会。
    此刻他直觉认为,应该留下。
    许少博双手抱拳,冲余林拱了拱:“那本官就叨扰了。”
    田间地头人不少,大家手里不停的干活,割麦子的镰刀挥舞的生龙活虎,脸上的汗珠一直没停过,谈笑言语之间均是家长里短。
    灿烂的夕阳照在村民被晒的黝黑的脸上,这是许少博前半辈子不曾见过的景象。
    巨大的视觉冲击和个人认知,让许少博内心极为震惊。
    京城里多的是粉面白嫩的公子小姐,他们面容俊嫩,皮肤白皙,手指纤细,就连指甲也会涂抹蔻丹,看着甚是赏心悦目。
    那种景象他见惯了,早已习以为常。
    但如今他在余家村见识到另一番景象,另一番更加结实、磅礴的生命力。
    夏日的白天时间很长,放在冬日早就黑了,现在还是昏黄一片。
    因为家里来了客人,还是新任的县令,余家二房又忙碌起来。
    还叫了王族长和孙老族长过来作陪。
    对于新来的县令,他们不知底细,一开始都还十分拘谨。
    但许少博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姿态放的很低,给人一种为人十分随和的感觉,这让众人感觉很不一般。
    余家二房的晚饭不算很丰盛,都是平常家里人吃的。
    但新奇的菜式和制作方式,再次让他开了眼界。
    一顿饭毕,许少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心满意足。
    “如此饭菜,本官以前都不曾吃过,虽说不如那些山珍海味贵,但论味道,是那些东西比不上的。”
    “而且本官感觉没吃多少就饱了,这些食物挺果腹的。”
    说这话的时候,许少博还有些不好意思。
    以往在京城,山珍海味吃了不少,但从未有过吃撑的感觉。
    一是家世教养不允许,二则是那些食物是真的太少了,分给每个人的都只有那么多,吃得饱才怪。
    在余家村吃饭却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大口吃饭,饭桌上还会说一些家里的琐事。
    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是一种很新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