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婚前协定(上)
作者:本杰明小於菟   苏家贵女最新章节     
    杜夫人转天便写好了帖子,派人送去了郡主府,当天苏天乙便命人送来了十分正式的回函,说一定会准时到。
    礼数十分周全,充分表现出了对杜夫人的尊重,以及对此事的重视。以至于还未正式见过其人,杜夫人便对苏天乙生出了三分好感。
    很快便到了约定好的日子。
    苏天乙来得不早也不迟,几乎是掐着时辰踏进了相府的大门。还带了价值相当不菲的拜礼。
    “郡主实在太客气了。”杜夫人接过礼单象征性地扫了一眼。饶是见惯了世面,仍是不免被上面的内容吓了一跳。
    “晚辈初次登门拜访,略备薄礼,还请杜夫人不要嫌弃。”苏天乙的态度客气又礼貌。
    杜夫人有些咋舌。这怎么能说是薄利呢?
    礼单上的东西不多,只有三样,但每一样都是难得一见、价值连城的极品。
    晶莹剔透的琉璃茶具,一壶八盏,置于目前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的一切。
    杜夫人记得皇宫里太后那儿就有这么一套,好像是上万只里才能出一只这种成色的,说是无价之宝也不为过。
    还有香川印泥。
    遇水不化,火烧留痕,夏不走油,冬不凝结,阴雨不霉,燥热不干,芳香四溢,年久而色不褪。
    其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藕丝最是难取,一万斤藕仅能得藕丝二两,抽取后还要静置一年方可使用。
    除此之外,还需要朱砂、珍珠粉、艾绒、犀黄、麝香、蓖麻油等原料,历经调配、熬制、搅拌、洒油等数十道工序后,共耗时六年才能制成。
    先帝偶然间得之,便视若瑰宝,爱不释手。
    “一两黄金一两泥”,说的便是香川印泥。每年匠人们辛辛苦苦也制不出几盒,皇宫里都分不过来,没想到苏天乙竟能轻易拿来送礼。
    最后还有一块小臂长的田黄冻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乃田黄石中的最上品。
    普通印石大小的一块价值便逾千金。而苏天乙带来的这块,少说也得值十万金。并且还是多少年才能出这么一块的极品。
    虽然杜相作为陛下跟前第一宠臣,也曾收到赏赐无数,也都价值不菲,但若比起苏天乙今日送来的这三样东西,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苏天乙其人以及苏家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与分量可见一斑。
    杜夫人怀着复杂的心情请苏天乙入了座。休沐在家的杜相父子也从书房过来了,几人便在厅中谈起了正事。
    许是怕苏天乙觉得拘束,杜夫人起了话头:“陛下已经赐了婚,年内便要行礼,今日特意请郡主前来便是商议此事。
    不知郡主对聘礼、婚仪之类的可有什么要求,不妨说出来大家商议一下。”
    苏天乙笑笑,道:“苏某是晚辈,没有先向长辈提出要求的道理。夫人若是有什么规矩要苏某学习遵守的,还请相告。”
    杜夫人觉得苏天乙挺懂事的,与外面说的骄横跋扈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语气不由得愈发温和:“郡主不必谦让。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先询问女方家的意见。郡主先说,并无不妥。”
    苏天乙笑得更加乖巧:“杜相与夫人是长辈,理应长者为先,还请夫人不必推辞。”
    见杜夫人还要推让,苏天乙又道:“晚辈确实有些话要说,只不过若是由晚辈先说了,恐怕会惊得夫人忘了原本要说的话,故而还是得请夫人先说。”
    杜夫人一愣,没料到竟是这么个情由。她看了眼身边的自家老爷,又看了眼儿子,发现父子二人神色如常,显然对苏天乙说出来的话毫不意外。
    “老爷,”杜夫人唤了一声,“郡主让咱们先说呢。”
    “这些自然是听夫人的。”杜相把决定权交给了杜夫人。
    杜夫人回以一笑,对苏天乙道:“杜家这边并没有什么要求,相府也没那么多规矩。只盼着郡主与寒儿成婚后能够和和美美的便是。”
    苏天乙没料到杜家竟然什么要求都没有,她还以为这位准婆婆要给她列出一大堆的规矩和注意事项呢,听可以听,想让她照做是门儿都没有的。
    结果杜夫人却只说了这么一句。看来真是个心软善良的好婆婆,应当不难相处的。
    和和美美……如果可能的话,她也希望如此,只是杜相父子俩就……她与他们斗了十几年,今后只怕仍会斗下去。
    这样的日子,真的能和美得了吗?
    苏天乙飞快地瞥了杜星寒一眼,只见他神色如常,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苏天乙微微低下头,道:“夫人慈爱宽和,苏某感激不尽。”她的确心存感激。
    杜夫人是位慈母,一心为儿女着想。这令她不由得想起前世今生为她全心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两位母亲。
    “郡主现在可以说说自己的要求了。”杜相适时道。
    苏天乙抬起头,已是一副公事公办的神色,道:“苏某今日来相府,是有些事需要说在前头。
    第一:郡主府乃世宗皇帝所赐,苏家世代居住传承,不宜长久空置。这就关系到婚后居住何处的问题。
    当然,又不是入赘,没有只住在郡主府的道理。但若分府而居也的确不合适。居中的法子就是两边轮流居住。
    也就是在相府住一段时日,再去郡主府住些日子,这样,也算两全其美。
    苏家女子嫁人,历来也都是这么做的。至于多长时间轮换一次,便由相府决定。”
    杜夫人一时有些懵。她本以为苏天乙提出的会是与聘礼相关的事,没成想却是要婚后两头跑。
    这事她似乎略有耳闻,但当时也只是听了一耳朵,谁知今日竟然落在了自己头上。
    苏天乙对杜夫人略感抱歉,毕竟这样的事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的确是一种认知上的冲击,尤其作为婆婆应该会难以接受。
    对方不要求她晨昏定省日日在跟前立规矩已是难得的通情达理了,她却要拐着人家儿子两头跑,换做哪家的婆婆能受得了?
    不过,苏天乙接下来要说的话比起第一点更加“过分”,她也只能对杜夫人继续抱歉了。
    “第二,若日后生下孩子,男孩儿自然姓杜,由相府负责教养启蒙等。可要是生了女儿,须得姓苏,且关于养育、开蒙、教导等一应事务皆由苏家全权负责,相府不得插手干涉。”
    杜夫人的眉毛拧了起来?这是什么话?
    关于苏家女随母姓之事几乎是天下皆知的,这一点她虽觉不妥但也知道无法改变,只能认了。
    可怎么他们家连如何养孩子教孩子也不能做主甚至连插手都不行了?这如何使得?
    “这……”杜夫人刚说了一个字,就被杜相打断了。
    “郡主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