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引起注意(中)
作者:本杰明小於菟   苏家贵女最新章节     
    当时与他一同进入国子监的还有另外两名来自江州府的优贡,三人关系十分要好,原本成绩也都不错,可就在一年后,二人却先后出了事。
    一个牵涉进了一桩不名誉的案子,被赶出了国子监。另一个自那之后性情大变,终日饮酒,浑浑噩噩,一次失足摔下了凉亭,磕破了脑袋,以致于昏迷了数日,清醒后便被家人领了回去,再没来过京城。
    顾义璋的父亲是江州府当地的一名员外,家中还有几个兄弟姐妹,虽不说大富大贵,但怎么也算小有家资。
    顾义璋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子嗣,其父对他寄予厚望,入学时的束修礼给的都比普通的厚重,足见也是肯为儿子花钱的。
    苏天乙想起他身上那件明显已经很旧的监生服,觉得既然顾义璋家里能够支付比原有规格厚重的束修礼,没道理会舍不得给他买一件新的监生服,一件衣服而已,没几个钱,却关系到读书人的体面。
    这多少有点奇怪。
    “郡主,是否需要派人去江州府仔细查一查?”鹤舞问道。
    “暂时不必。”苏天乙觉得虽然有疑点,但仅凭这一点不足以兴师动众地专门找人去查,她还需要再看看。
    不过一同前来的三人,一人被开除,一人自动退学,只剩下一个还留在学校里,但明显待遇与从前无法相比,这不禁令苏天乙想到了前世看过的探案剧集,这种情况下八成是有什么内情的,往往还会牵扯到某些惊天大案。
    苏天乙可不希望事情发展到那么复杂的地步。毕竟生活不是电视剧,几集就能顺利解决。
    在这个完全没有监控,交通也极其不便的时代,想要侦破一桩过去了一年半的案子,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你平时多留意他一些便是。也没必要时时跟着,只在他出现的时候多关注一些就是了。”
    “属下明白了。”鹤舞应道。
    苏天乙继续忙手边的事,这件事却也记在了心里。
    后来的几天,司业王简总是借故晃悠到苏天乙的面前找存在感。拍起马屁来不遗余力,最关键的是还从来不重样,苏天乙觉得从某方面来说,他也算是个人才。
    有趣的是他还不是一个人来的,每次都要带上三四个年轻俊俏的学子、监生,看上去干干净净的,还略显羞涩。
    有的更有趣,甚至表现出一副即将英勇就义的神情,也不知道王简是怎么跟他们说的。
    估计在这些少年们的心中,她苏天乙来国子监的目的根本就是为了给自己后院挑人呢,公干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简直司马昭之心,就差没把拉皮条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苏天乙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她自然清楚自己的名声在外头传成了什么样,可眼下是在国子监公干呢,王简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带人来给她挑选,他把她当成什么了?
    把这些学子当成什么了?
    又把国子监这学习圣地当成什么了?
    碍于当着少年们的面,苏天乙不好把事情说的太直白。
    她不止一次委婉地表示王简不需要这么做,她就是单纯来办公的,旁的心思一概没有,王司业若是空闲时间太多,不妨多花些心思在如何教育学子以及更好地建设国子监的问题上。
    可王简的脑子不知是怎么长的,就是听不明白。
    还以为是苏天乙对他选的人不满意,此后更是变着花样的带着各色美少年来的更勤了,就连蔡祭酒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私下里提醒王简收敛些。
    可人家只当是蔡祭酒觉得他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内心得意洋洋,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次,王简带来的人当中,就有顾义璋,仍是那副冷淡傲气的神色。
    苏天乙觉得有趣。能跟着王简来此,就应该明白是来做什么的。
    这又当又立的,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些年,苏天乙见识过了各式各样的人,不难断定此人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看来,他远没有自己表现出的那般无欲无求,只是不知道他这般表现,是在图谋什么。
    苏天乙的反应与之前几次并没有什么不同,对着王简又重复了一遍那套说辞,之后和颜悦色地勉励了几位学子们一番,就让鹤舞送客了。
    此后的几天,顾义璋没再出现在苏天乙面前,鹤舞也就没什么机会对他多加关注。
    顾义璋没来,倒是来了杜星寒。
    “苏协理,”杜星寒率先见礼,因为苏天乙是以协理官的身份来国子监公干,因此称呼郡主并不是很合适。
    在凉亭里休息的苏天乙见到他颇感意外,不过转念一想便明白了。
    吏部负责官员考核,想必今日就是为此而来的。
    “考核这样的事,还要劳动杜侍郎亲自前来吗?”苏天乙问道。
    “前些日子的案子,不是有几名助教以及学录牵连其中,被罢黜了吗,需要重新选用。
    裴尚书便着下官负责此事。今日便是前来了解几人从前负责的事务,以便选取相应人员替补其位。”
    “是为了这件事啊,那的确应该慎重些,以免选了心术不正之人,再教坏了底下的莘莘学子。
    也难怪裴尚书会把此事交给杜侍郎了。”苏天乙笑了笑,道。
    “苏协理近日在国子监上值可还适应吗?”杜星寒显然是想与她聊几句。
    “这还能有什么不适应的?国子监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比起其他衙门来说,相对简单了许多,倒也算是轻松了。
    况且这些学子们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在这样的氛围下,感觉整个人都年轻了呢。”苏天乙感叹道。
    “苏协理本就年轻,花一般的好年华呢。”杜星寒恭维道。
    “杜侍郎可真会说话。”苏天乙被他逗笑了,“什么花儿开得那样久,多少年了还不谢?
    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才是豆蔻年华。
    我这眼瞅着就要三十岁的,顶多也就算是明日黄花了。”
    “苏协理何必妄自菲薄?下官相信在许多人眼中,苏协理可是一多常开不败的人间富贵花呢。”杜星寒似乎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