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措手不及(上)
作者:本杰明小於菟   苏家贵女最新章节     
    苏天乙言语中的讽刺与轻蔑令刑部尚书只觉一口老血梗在喉头。
    偏还无法反驳。
    苏家人,个个伶牙俐齿。
    一旦抓住别人的错处就不会轻易放过。
    他这是被苏天乙咬上了。
    “法不容情,即便郡主所言看似有些道理,可若是人人都能成为例外,那么朝廷的政令以后是不是都形同虚设,再不会有人遵守?”
    “是吧?李尚书也觉得有道理。”苏天乙点了点头,“朝廷每个时期的政令对应的都是当时的情况,比如世宗时因多地战乱,需要大量的兵丁,因此颁布的征兵令,若是放到如今河清海晏的盛世就不合适。
    没有那么多的仗要打,征那许多的兵,不仅朝廷得花大量的银子养着,虚耗国库,而且许多的农田无人打理,亦会荒废。
    依李尚书的意思,是否应该按照当时的政令行事?”
    “郡主这是在强词夺理。”刑部尚书反驳道,“本官并不是这个意思。
    征兵这种事的确一时与一时情况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眼下说的是越级上告一事。
    已经沿用了多少年了,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李尚书可是管着刑部的人,不会不记得起先不止这两条吧?”苏天乙淡淡一笑,道,“第一条可是民告官要滚钉板,过刀山,再挨四十大板呢。
    为什么后来这一条被取消了呢?”
    还不是因为你们苏家人闲得没事儿干提出来的?也不知给当时的君王灌了什么迷魂汤,居然就那么被采纳了。刑部尚书心里不满道,却不敢说出来,恐惹了陛下不快。
    苏天乙也没想等他回答,继续道:“这样的政令,维护的不是朝廷的体面,而是贪官污吏的地位。
    老百姓便是有天大的冤屈,若想要世人知晓,却难于登天。
    便是能挨过滚钉板,勉强过了刀山,可还有四十大板等着呢。
    真有问题的官员,哪里敢让状告自己的人有机会将也冤屈公之于众?
    只要悄悄地吩咐打板子的差役一声,这四十大板只怕打不到一半,人就已经咽气了。
    如此不合理的条令,尚书大人觉得,取消了不好吗?”
    “明明说的是越级上告的事,与此事两回事。”刑部尚书嘴硬道。
    “就是一回事。”苏天乙道,“民告官须受的刑罚取消后,也没见多少百姓状告官员的。
    足以证明朝廷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忠于职守的好官,也证明了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知礼守法的本分人。”
    “郡主未免扯得太远了吧?”刑部尚书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掰扯的不耐烦了,“说了这么多不过牵强附会。
    这与郡主是不是秉公办事有什么相关?”
    “说来说去,李尚书不过就是想在陛下面前证明我仗着身份为所欲为,越过京兆尹做了决定,不把朝廷的规矩放在眼里呗。”苏天乙见对方终于耐不住性子,觉得火候差不多了,道,“可你别忘了,我除了是郡主,亦是朝廷里有官职的协理官,与你李义成一样是大顺的官员!
    我接受此案的时候,不是以郡主的身份。
    协理官是做什么的李尚书总不会忘了吧。
    朝廷既授我‘协理朝廷一应事务之权’,彼时我正在京兆尹办公,接了案破了案,其间做的一应决定,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怎么就碍了李尚书的眼,都过了多久还抓着不放,非要跑到陛下跟前告我的状?”
    刑部尚书都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
    他分明不是这个意思啊。
    让他捋一捋,方才分明在说那个木青卿的事,怎么就变成了他告苏天乙的状了?
    果然,苏家人个个阴险狡诈,惯会牵着别人的鼻子走。
    “本官对苏协理办案之事绝无不满。”废话,连皇帝都对其大加赞赏,他这个刑部尚书敢有什么不满?他还没活腻呢。
    刑部尚书不想跟她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不然以苏天乙胡搅蛮缠的本事,一会儿还指不定给他扣上什么样的帽子:“苏协理为民请命,最是公正,堪当官员楷模。是本官教条了。”
    眼见刑部尚书服了软,苏天乙却不想就此揭过:“李尚书还说了什么?
    哦,对了,是说苏家郡主,行事狂妄乖张,还特意提了我在宫中策马一事。”
    刑部尚书只觉头疼,他就知道苏天乙没那么容易放过他,这不,又来了。
    “要说不那么规矩的事,估计是个官家子弟、世家大族之后,多少都能数出那么几件,也没见李尚书为此参过谁的折子。
    偏生就揪着我苏家不放。
    那请问李尚书,若没有陛下的允许,我在宫里纵马,有几个脑袋够砍?
    陛下都允许的事,你李尚书又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