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任命军长
作者:永远期待   民国之桂系开局最新章节     
    北平南口,多日来的战争总算告一段落。
    南口之战,西北军在南口的这个方面的布置,无论在阵地设备上和在兵力配备上都是很充分的。
    其实整个南口战役,调动了北方几乎所有的大军阀,但真正的作战时间只是在七月下旬持续到八月上旬,有过很激烈的战斗,不过那才几天而已,吴大帅的直系、张作林的奉系以及张中昌的鲁系,三大势力合力进攻均被西北军挫败。
    后来张作林进攻重点调向北面,让西北军的防守感到左支右绌,人力物力被极大消耗,长期防守肯定容易陷入被动,西北军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西北军的处境虽然说困难,可因为南口距离北平不过八九十里,朝发可以夕至,所以几大势力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反而放缓的进攻的节奏。
    张作林、吴大帅都不敢独自进占北平,开始在政治上寻求解决方案,先从宪法,后来内阁,双方明争暗斗,都不肯相让,到最后还得回归军事,看谁的拳头大。不过依然是勾心斗角,一时难以分出高下。
    吴大帅在联军中是绝对的前辈,虽然势力比以往要削弱许多,可还是不改狂妄,总以老大哥自居。
    张作林与其斗争多年,哪里还不清楚大家的底细,明知道凭吴大帅一个人拿不下南口,索性从旁看笑话,故意促成协议,由奉军向多伦方面进攻。
    将吴大帅推到进攻南口的主位上。鲁省张中昌此时还是支持吴大帅的,跟随他进攻南口。
    吴大帅答应主攻南口,是寄希望于晋军会配合攻击抄袭国民军的后路。
    可惜老吴对阎西山还是不够了解,阎西山一直以来就是墙头草,哪边风大倒向哪边。阎西山一心要想坐收渔翁之利,吴大帅处心积虑的三路联合进攻,这个时候看来就是个彼此观望的空架子。
    8月上旬,西北军的高级将领再次集于张家口,他们认为吴大帅的直军受北伐军困扰,无力进攻,此时西撤,勉强算是一条出路。所以他们决定撤出南口,并邀请冯焕章回国主持大计。
    困扰吴大帅多日的西北军终于溃逃,他也得以将北路的精锐调回南方,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南方的北伐军上。
    其实早在吴大帅和冯军在南口僵持阶段,湘省传来的急报一个比一个情况恶劣,可吴大帅就是不为所动,一心要死磕西北军。
    吴大帅的老大哥曹锟根本不能理解一向精明的吴佩孚这次怎么那么糊涂,派人劝说,可是老吴还是不买账。
    等到现在,西北军西撤,他才意识到根本没办法围歼地盘战略纵深巨大的西北军,只好安慰自己说,拿下南口,勉强算是达成战略目标。
    可在长沙的北伐军,早就完成了休整,已经在召开会议筹备第二阶段的战事。
    吴大帅哪里还不明白自己玩脱了,只留下一部分兵力和奉、晋他们继续追击西北军,而他本人抽身南下,全力对付北伐军。
    老吴在南下期间,拍电报给往日的小弟孙传芳。
    虽然孙传芳是吴大帅一手提拔上来的,可今时不同往日,直系往日的老大哥曹锟倒台了,吴大帅的实力也大不如前。
    现在他认为直系应该唯“孙”独尊,所以在接到电报后,孙大帅选择按兵不动,对湘鄂战场一副坐观成败的态度。
    用上帝视角来看,这时候的吴大帅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精兵,孙传芳则更多,约有20万大军。如果孙传芳的眼界能高一点,双方联手,趁北伐军在湘省立足未稳之际举重兵进攻,是有可能逆转后来的战局。但孙传芳想借北伐军消耗吴大帅,好坐收渔获。
    当然这一切在陈德良看来,对北伐军而言,可以用撞了大运、形势一片大好来形容。
    不过相互猜忌,这本来就是军阀政权的天然缺陷。
    吴大帅把能抽调的部队尽数派往潇湘之间,人数有十余万,号称二十万大军,以饿虎扑食之势,要和北伐军决一雌雄。
    直系在厉兵秣马,想要解决南部顾虑,北伐军也在召开会议,商讨二期战事,甚至相比吴大帅,他们要更激进。
    在长沙会议上陈德良正式被任命为第九军军长,授中将衔。
    会议大佬云集,对这个任命倒是很平静,陈德良还以为他们是历经风雨,对此类事件司空见惯罢了。
    陈德良不知道的是为了能顺利推行这个事情,李中义私下里早就给几位大佬打了预防针,说明不会因为第九军的成立而削减他们的军费开支云云,那既然不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自然不会有人强烈反对。
    就这样,陈德良在长沙风平浪静的宣誓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先前的第十旅改编为第九军第一师。
    有人建议陈德良将部队扩军到两个师,李中仁还表示缺少的武器可以从第七军调一部分过去。
    不过陈德良谢绝了李中义的好意,他始终认为兵贵精不贵多,以他现在部队的框架,将第十旅扩编为一个师,勉强能保持部队的战斗力不下降。
    各军的指挥官表示凡是对北伐战事有利的事情,都会优先考虑。所有在北伐表现出色的军人,都会迎来晋升的最好机会。
    此言一出,加上陈德良这个榜样就在眼前,整个北伐军十几万士兵的士气变得愈加高涨。
    司令部还拨付十万大洋作为军费给第九军,以及拨一部分军械接济第九军。
    这态度,俨然一副将北伐事业当作目前最为要紧。
    后来陈德良拿到武器,才发现事实不如想象美好。共拨七七口径步枪三千支,重机枪十挺,无线电收发报机六座。
    单听数量是真的不少,都能勉强装备一个不满编的旅部。
    可等到打开箱子一看,都是些锈迹斑斑的破烂货,甚至膛线都磨损的差不多了。这些武器都是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淘汰下来的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