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使者
作者:永远期待   民国之桂系开局最新章节     
    陈德良带着巫雨在汉阳的街头悠闲地散步,看到有好吃的就打发他去买来尝尝。
    武汉的街头小吃众多,有名的要数热干面,这是武汉着名的特色面食。以清汤和特制酱汁为基础,配以芝麻酱、葱花和其他配料。
    陈德良和巫雨两个大肚汉在店家惊讶的眼神里吃了满满几碗,抹了抹嘴巴后付账走人。
    继续尝试别的美食。
    豆制品在武汉很受欢迎,豆皮是薄薄的豆腐膜,通常用作包裹菜肴或做成小吃。
    还有烧麦,一种精致的汤包,里面包裹着肉馅和汤汁,常常在早餐或茶点时食用。
    还吃了许多代表了武汉独特的风味和饮食文化的食物,比如豌豆黄、热干子、桂花糖藕,很符合这两个老餮的口味。
    这些展现出武汉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创造力。后世,这些传统美食在当地仍享有盛誉。
    大军马上要开拨,现在的闲情逸致很快就会不复存在,难得忙里偷闲,正好可以领略一下鄂省的风情。
    一直逛到晚上,两人才意犹未尽回到军营,刚回到就听到了个好消息。
    “军长,粤省司令部派遣的使者过来了。”张武山汇报道。
    “军费来了?好事。立刻带我去见他。”事关三百万,难怪陈德良那么猴急。
    使者被安排在陈德良的接待室等待。
    “久等了,军务繁杂,真是不好意思。”陈德良的语气和黄子澄如出一辙,不过一个是真忙,另一个就不知道了。
    “不碍事,陈将军身为一军长官,军务肯定繁重,完全可以理解。”
    这语气,透露着极大的不满啊,在生气把他晾了那么久。司令部的使者无论去到哪里都是座上宾,唯独在第九军,被人这样冷落对待,怎能不生气。
    “还未请教尊姓大名,陈某在酒楼订了饭菜,我们先去吃饭,自罚几杯好好向你赔罪。”这可是送钱的财神爷,陈德良看钱份上态度还是很客气的。
    听到这话,使者紧绷着的神情才缓和下来,道:“我叫陈泉,奉总司令的命令传达下一步作战指令。”
    “哟,还是本家,陈兄,还真有缘份啊,今天得多喝几杯。我不多说废话了,一路上舟车劳顿,赶紧和你去吃饭。”
    陈德良带陈泉去到武汉有数的大酒楼,点了满满一大桌子菜。
    吃饭固然重要,可饭后的节目才是重头戏。
    找来几个当地富商作陪,带陈泉去到武汉夜生活最丰富的地方好好消除疲劳。
    一直到第二天晌午,陈泉才心满意足地再次出现在军营当中。
    “陈兄,昨晚休息得还好吗。”陈德良关心问候道。
    “陈将军费心了,安排的很周到。”
    “你满意就好,尽地主之谊是应该的。”
    陈泉也不是个酒囊饭袋,享受固然舒服,可他也没忘了正事。
    “陈将军,这封作战计划是总司令让我交给你的,里面做了第九军的行军路线规划。”
    陈德良打开看了一下,这份计划倒是不错,如果是合围南昌的话,按计划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与大部队会合。
    不过这不是陈德良的计划,所以他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就收好,满怀期待地等陈泉拿出此行的真正目标。
    “陈将军,这里还有总司令命我带来接济第九军的军饷。”陈泉指着部下抬进来的几个大箱子说道。
    如果是动漫里,陈德良的眼睛可能就会变成金钱符号的形状。几大箱子的钱,应该装的都是金条吧,司令部真是转性了,变的那么大方。
    陈德良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却看傻眼了。因为里面装的不是大小黄鱼,也不是白银、甚至连大洋都不是,而是一种他没见过的货币——“五省通用券”。
    离谱的是这些卷上面金额都是五十一百,以这个年代的物价,五十块钱能够一个家庭滋润的生活一年。
    可是这玩意儿,老百姓会认吗,这不是害人吗,陈德良怀疑粤省的财政部都没明令发行这种货币。
    “总司令让你们带着些东西给我?”陈德良脸色阴沉道。
    “陈将军听我解释,这个五省通用券是总司令发布的军金券,是可以流通的货币,能在我们直辖地区流通的货币,陈将军放心地拿去发给部下吧。”
    陈德良才舍不得拿这这种东西发给部下。得,今天算是被坑了一把。此时陈德良看向陈泉的目光已是热情不再,冷漠且没有感情。
    陈泉被盯得发毛,挤出笑容道:“陈将军,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如果没有什么别的事情,我们先回去粤省复命。”
    陈德良巴不得他赶紧消失在眼前,眼不见为净,昨天请他吃饭的钱都亏进去了,真是不应该对司令部的人还有希望。
    虽然被摆了一道,可是陈德良本来就计划着要东进,无论有没有司令部的支持都不会影响到他的步伐。
    这段时间张武山一直在准备着部队开拨所需要的物资,武汉到南平的直线距离可能就是七百公里左右,要是直线行走可能不要两个星期就能去到。
    可第九军的行军路线不是司令部计划的直达南昌,他要绕过鄱阳湖,而且谁也不知道路上会遭遇到什么敌人,所以物资的准备一定要充分。
    马上就要入冬了,御寒物品少不得,还有必不可少的各类药物,这些的筹备都需要时间。
    所以哪怕司令部已经发了一次电报来催,陈德良还是不为所动。
    第一是借机表露对军饷事宜的不满,再则也是要在武汉准备妥当才敢上路。
    陈德良一开始还想过要搬运一部分兵工厂的机器,可是繁重的军需物品已经让辎重部队苦不堪言,还想要带上这些笨重的机器,无异于痴人说梦话。
    机器搬不走,工人却能自己走。
    这些精通技术的兵工厂工人本来就是这年头罕有的财富,陈德良自然不会放过。
    花费重金收买这些工人们。虽然是背井离乡,可得到的是留在武汉好几倍的工资。权衡利弊后,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工人愿意跟着陈德良走。
    这就足够了,技术是可以学习的,从无到有才是最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