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农业机械厂
作者:永远期待   民国之桂系开局最新章节     
    克莱赛欧公司没有和陈作冠扯皮推诿太久,双方一个想卖一个想买,各自说出自己的底价后,相互让步,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三百万美金将克莱赛欧公司亏损得最厉害一间分厂的生产线尽数打包买走。
    相比将这些机器砸在手里,这些条件对急着将工厂脱手、以获得更多的资本进军股市的生厂商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收购农机厂的进度比陈德良想象地要快得多,消息传过来还没多久,克莱赛欧协助工厂安装的专家已经来到了闽省。
    陈德良立刻派人带他们去挑选合适的位置建立工厂。
    克莱赛欧派了一百多号当初参与工厂建设的工程师过来,对厂房的建设和各类机器的组装进行全程指导。
    初步估计这个农机厂需要员工数千人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
    在工厂建设的同时,陈德良组建了一支上万名年轻富有精力的工人学徒,进行机械操作的理论培训。
    这些机器分批逐次抵达,随着厂房的建成,住进了南洋某个岛的新家当中。
    农机厂附近的百姓是这个厂的第一批受益者,建设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力大多是就近征招的,不但包吃包住,还有着比种田丰厚的多的工资待遇。
    花了两个多月建好工厂,参与建设的工厂获得的报酬要比以往种一年的地还要丰厚地多。
    虽然建厂和种地都是付出劳动力,可是获得的报酬相差太多了,这些工人除了能获得工资外,每天都能吃饱饭。到了厂房的建设后期,他们甚至不愿意那么快就将任务完成,能多干一天都是开心的。
    尽管此时的工人们万分不愿,可农机厂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建设完毕。
    1927年1月26日,农机厂正式投入使用,陈德良亲自为农机厂的开张剪彩。
    在乌泱泱一大群人的围观下,陈德良站在农机厂的正门前,拿着麦克风进行讲话。
    陈德良先是给到场的群众说了农机厂能生产的产品,详细的描述了这些产品能给农业带来的好处。
    陈德良说完后,放下麦克风,走到正门的盖着红布的匾额下,用力一扯,露出了“第一农用机械厂”几个金灿灿的大字。
    牌匾是名匠所作,字体铁画银钩、苍劲有力。
    场下观众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个个都表现出向往的神情,只是有多少人是真心的,却不得而知。
    将群众解散后,梁干材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邀请那么多人过来,真正能明白这间工厂意义的人,能有几个。”
    梁干材不懂陈德良的执念,不过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也就听之任之了。
    这件小事,在陈德良心中却意义非凡。
    目前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只是现在内部出现了分歧,司令部想要迁都南昌。
    自从鄂、赣、闽各省的敌人被肃清后,羊城政府便打算北迁,以配合军事行动。
    就地理形势来说,肯定是前往武汉更为合适,南昌是不适合成为临时首都。
    但是司令部坚持要迁往南昌,肯定是私心自用。
    汪等政员提防司令部军事独裁的空气正日渐浓厚,而在武汉驻守的是第四、第八两军,这又不是嫡系。
    要是汪和唐山志他们勾结在一起、司令部认为这是个大麻烦,所以坚决迁往南昌。
    只是司令部给出的理由过于薄弱,他们认为政治应该和军事相结合,而司令部在南昌。
    政员们反驳的意见是司令部应该迁往武汉,配合政府工作。
    司令部则表示南昌更适合作为前线指挥军事行动。
    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武汉绝对更适合作为前线指挥部,往北可以指挥平汉线,往东可以指挥长江下游,这都是南昌没有的条件。
    司令部众人词穷理屈,但是他们争强好胜,倔强到底,表示坚决不肯让步。
    气氛开始变得僵硬起来,北伐军的内部一下子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