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借钱
作者:兔子岛的花朵   重生六零,带着空间宠夫暴富最新章节     
    李小芳要的彩礼,可不便宜,三十六条腿还能自己想办法打一打凑一凑,可是那自行车和缝纫机,就真的没辙了,有钱都没地儿买。
    大伯娘找到张老太,期期艾艾的说道:“娘,大海这婚事……家里钱够不?要不我回娘家借一借,您也问大花借一点。”
    “行啊。”张老太斜着眼睛看着她,冷笑一声,“你只要能从娘家借来五十块钱,我就替你和大花开口。”
    “五,五十块钱?这也太多吧!”大伯娘惊呆了,自己娘家穷的叮当响,别说五十了,五块也拿不出来啊。
    知道婆婆这是故意为难自己,她有些不快地反驳道:“娘,大海可是你的亲孙子!”
    “咋的,大海还是你亲儿子呢,你自己亲儿子的婚事,全指着我们算几个意思?要不你把大海过继给大花当儿子,这事我做主她全包了!”张老太讥讽道。
    这下,大伯娘卡壳了,张老太一通不分大小的胡说,让她有心想顶嘴也不知道咋开口。
    哪有堂哥过继给堂妹当儿子的!
    可是也确实没有让堂妹出钱给堂哥的道理,又不是亲妹子,这会儿,大伯娘后悔当年没养好身子多生个闺女了。
    最终,大伯娘犹豫了几天,咬咬牙把自己攒了多年的私房钱交了出来,一共五十块钱,加一张布票。
    “娘,我们真的没钱了,求您帮忙……大海年纪也不小了,错过这个,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结婚。”大伯娘开始卖惨。
    张老太细细数着钱,一直不说话,眼看着大儿媳急的直跳脚,才把钱放进兜里松了口,“行吧,这事我来解决。”
    下午下工以后,张老太把徐大海叫上,一起到了徐大花这里,当着大家的面,张老太掏出两百块钱,还有一些票据,对徐大花说道:“大花,你堂哥和小芳的婚事你应该也知道,小芳家也提了条件,三十六条腿,三转就行,还有二十块钱的彩礼。”
    三十六条腿,通常包括大衣柜、五斗橱、床、床头柜、书桌、衣柜、方桌和四把椅子。
    至于三转一响,就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和收音机了。
    原本是五十块钱还有收音机,但是那是李小芳赌气说的,后来双方正式商量的时候,她也退了一步。
    “奶,您的意思是……”徐大花明白,奶奶这是来借钱的,但是她并不想一口答应下来,显得自己钱很多一样,又不好一口拒绝,一点情分不讲。
    “奶不糊涂,你是大海的堂妹不是亲妈,没道理全指着你,家具,我们自己想办法,手表也有,但是自行车和缝纫机,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工业票不好弄。”
    “我呢,一是想托秉白问问有没有路子,二来,咱家钱确实不够,所以想来和你们借一些,我打算让大海给你们写张欠条,他要是还耍赖不还,我亲自打断他的腿!”
    听完这些,徐大花悄悄松了口气,这个方案确实还算合理,一家人血脉相连,堂哥遇到难处,自己帮一把是应该的,奶奶没有用亲情绑架或者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就该付出,确实是个非常明智的老太太。
    她给了唐秉白一个眼色,唐秉白立刻应承下来,“自行车和缝纫机的票,就交给我们解决了,就当是我们给堂哥的结婚礼物。”
    “至于欠条,现在这几样东西,要是有票,加起来得四百块钱,你们现在有两百多,就让堂哥打个300的欠条吧,手里有钱办婚事也富裕些,成不?”徐大花也接话道。
    张老太看向大孙子,问道:“大海,你看呢?”
    徐大海听着这几百几百的话,只觉得牙疼和心疼,但是还是点头应了下来,“成,多谢大花妹子和妹夫了,这钱我一定会还的!”
    徐大花亲自写了欠条,徐大海签了字按了手印,从张老太那里把钱和票递给徐大花,反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感激的看着徐大花,诚恳的说道:“大花妹子,多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就算愿意打欠条,也买不来这些东西,借不来这些钱,以后有事你跟我说,哥帮你!”
    见他知道好歹,徐大花心中满意,她只叮嘱道:“堂哥,我就两个事叮嘱你,一是,欠条的事,你和小芳说清楚,但是最好别告诉你娘,第二个,你这订亲了,就对人小芳一心一意的,别和那个王婷婷又搅和在一起。”
    “放心吧,我知道。”
    提到王婷婷,徐大海脸上有着羞愧,是自己瞎了眼,一颗真心错付,还差点听信她的话,在招娣,啊,现在叫小安妹子的事上冤枉了大花。
    婚事定在农忙以后,所以他们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筹备,而现在村里最重要的事,就是稻田养鱼。
    因为水稻生长期需要经常调节水位,而鱼对水也是有要求的,想要同时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插秧前开挖鱼沟、鱼凼,增加稻田容水量,以便于鱼类生长和种稻施肥、撒药。
    虽然是唐秉白提的建议,可是村长并不是听了就不动脑子的照办的,他又托了好几个朋友去打听这个事,问了擅长的农民,学了不少有用的经验。
    在育秧期间,村长已经指挥着村民们上工,挖了深深地鱼沟还有鱼凼(dàng),鱼凼是稻田中的深水部分,是鱼儿夏天里的“避暑山庄”,冬天里的“温室”。
    挖好鱼沟鱼凼,村长又带着村民继续把田埂加高加固,一个个身强体壮的汉子打着赤膊,抡着锤子,把田埂捶打的无比结实,这样才能确保不会发生渗漏或塌陷。
    这关乎整个村子的收获,每个人都不敢偷懒,要是没做好,一旦渗漏,鱼容易干渴而死,要是下暴雨,鱼就会被冲走,整个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等在进水口出水口设置好拦鱼的东西以后,秧苗已经长了七八公分了,可以插秧了。
    都集体劳动,大家都要去干活。
    所有人都泡在水田里插秧,拿着分好的秧苗,认真的栽秧,只有中午才有时间吃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