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日新月异4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在十月份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从军的人员退伍或转业回到通和地区了,这些还不是志愿军,是留在国内的队伍,基本都是陆军。
    各县做了一个统计,有523人,对于这些人王致远还是很重视的,其中可能就有不少比王致远资历还深的人,跟赵前发差不多可能也会有,这就需要一一核查了。这些人即使全部安排了,通和专区也是安排得下的。
    就怕一些人跟赵前发当初一样,抱着一种老思想,回来了就回家种地,什么也不求,荒废了自己的一身能力。
    王致远让赵前发过来商量这件事情:“老赵,今年我们地区又回来一批退伍军人,这件事情还是交给你来处理,看一下他们的档案,看看有没有什么立功表现的,统计一下这些人的参军时间,到时候地委请大家吃个饭,欢迎大家回来。
    要是军队方面有安置要求的,带时候单独请过来,我们商量商量,地委也是很缺人的。”
    赵前发说道:“没问题,去年我们就安置了一部分,可算将民兵的领导人员补齐了,这批回来的人我关注过了,其中部队让安置的有100多人,最近我还在发愁这个事情。原本准备将这些人安置到公安部门,可是现在我们这边公安都成了闲差,这样安排太浪费了。”
    通和整个地区现在小偷小摸完全绝迹了,现在谁要是抓个小偷,报纸上还能登报相互转载,这类新闻现在属于稀缺资源。号召群众一起抓贼做好事,一个个比一个起劲,要是在街上喊一句抓小偷,四周随时蜂拥过来一群人帮忙。
    搞得现在小偷小摸都绝迹了,别的什么人贩子就不说了,搞不好就让当特务抓起来了,现在公安的同志业务量严重下滑,6个县不少公安都调岗了,以前繁忙的职务,现在都清闲起来了。
    这些年一起也抓了差不多1000多个小偷,去年也有不少误抓的,今年还没有这种现象。这些人经过改造后,基本都放了出来,目前没有发现再犯的,改造非常成功。
    王致远笑着说:“公安部门就不用安排了,现在大家都要求调岗呢,今年公安更多的是调节家庭纠纷,还有就是失物招领之类的,不少同志都向我抱怨过。这些人刚刚回来,不宜安排到这些清闲的部门,你看看部队要求安置的级别,再做安排。”
    “我关注了一下,目前没有,营级干部倒是有2个,还有19个资历比较深的,这些参军比较早,还有一批是早些年这边的游击队员参军的,现在退伍回来了。”
    “好,我知道了,你先找大家谈谈,看大家有没有什么意向的,可以直接安置了,各县和地委都有不少编制名额,安置个1500人还是没有问题的。部队没有要求安置的,可以给这些人介绍一些工作,各工厂保卫部就不用介绍了,现在也是一个清闲的部门。
    后期我们会大力组建运输队,你看有没有愿意当司机的,愿意的都可以报名,马上安排大家学习驾驶车辆。要是有想去的工厂,也可以就近安排,这是没有问题的。”
    赵前发点了点头,后续一直到年前,还会有不少人回来。只要有立功表现和级别的,退伍后都会安排到当地去当干部,也有不少人选择去了大城市。
    10月12日,地委又在大食堂进行了一次请客,这次就是欢迎这些退伍的战士,回到家乡。
    王致远肯定是要跟大家交流交流的,虽然这些人中大部分人都是俘虏转换过来的,但是也是为国家出过力的,现在觉悟也很高。
    王致远跟不少人都握了手,突然后面有人喊道:“教导员,我是韩大可,当初还是你在教导我们。”
    王致远往发声处望去,韩大可也挤了过来,一把握住王致远的手,连忙感谢道:“教导员,又见到你了,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
    王致远看着这人有些眼熟,韩大可连忙介绍起了自己。王致远听后一下就想起来了,这是当初在京城外面教导过的俘虏,后来参了军,也是通和县人。王致远好奇的问道:“当初你加入我的老部队,应该是入朝去作战去了吧,你们回来了?我怎么没有看到相关消息呢?”
    韩大可不好意思的说道:“教导员,当初我们部队南下作战,我负了伤,就留在了后方,没有追上老部队,后来被另外的部队收留去剿匪,今年我回来了。”
    王致远看着韩大可穿的军装上的字迹笑道:“可以啊,你这小子都当排长了,看来你作战很勇猛,成长很快呀。”
    拍了拍韩大可的肩膀,王致远又跟其他老兵握起了手,这时赵前发指着旁边几位战士说:“王书记,那边几个都是当兵比较早的同志,现在都说要回家种地,不要安置。我劝了,这些人还是不同意,说现在家里情况好了,想留在家里。”
    “走,我们过去聊聊。”
    王致远走近就听到了十几个在那里聊天:“我当初可是我们这边的游击队队长,我当年入党可是比你早。”
    “可是我参军比你早,要不是部队对党员要求严格,我们连都想入党,我早就入党了。”
    “你们资格有这位老哥资历老,他可是34年入的党。”
    “没想到我们还是一个部队的,我们竟然还是老乡……”
    赵前发咳了咳,跟大家介绍道:“这是我们地委的王书记,这次组织大家一起吃个饭,相互认识一下,大家退了伍,战友之间还是要多团结。”
    大家跟王致远握着手,一起寒暄着。王致远看着这些人问道:“我听赵书记说,你们不想要部队的安置,能跟我说说理由吗?”
    “王书记,现在革命胜利了,仗也打完了,我们这些人也就没什么用了,现在看到我们家乡都发展好了,我们就想回去种种地。”
    “是啊,王书记,我们现在什么都不会,又没有文化,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
    王致远大声说道:“你们这些人都是死脑筋,我要好好跟你们说道说道。”
    王致远走向食堂的正上方,由于今天这么多人吃饭,食堂也是安排了音箱和话筒的,方便到时候跟大家讲话。王致远拿着话筒说道:“同志们,今天地委欢迎大家归来,一会我们大家吃饱喝足,请一些同志上来唱几首怎么样。”
    下面响起了铺天盖地的叫好声。
    王致远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可是,我发现目前不少同志有一种很不好的情绪,退伍了,迷茫了。部队给的安置不要了,要回家种地。
    我们整个地区都是一个个合作社了,种地也是需要竞争的,你们这些年都是扛枪的,我看是竞争不过那些种地的了,还是不要有这种想法了,免得降低了土地产量挨批评。
    有些同志说不想给国家添麻烦,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我是要严厉批评的。你们这些人枪林弹雨的闹革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你们就想着回家过自己的日子了,我看这还是不行的。
    你们吃过苦,是经历过被剥削和被压迫的,那你们愿不愿意剥削和压迫别人呢?”
    “不愿意!”
    “谁再这样,我还跟他对着干。”
    ……
    “大家都是不愿意,我也是不愿意的,但是我不能保证我们这个地区的干部是不是都是这样,这些年搞清查,大家也看到了,贪污腐败的不少。为了我们党的纯洁性,为了维护我们革命的胜利,我们整个地区,需要你们这些老兵参与进来。
    需要你们去反抗那些压迫和剥削,去抗争那些不公和黑暗。可是现在有人跟我说,我不想干了,我想回家种地,那你让我怎么说,到时候那些东西又露头了,掌握了话语权,你们同不同意?你们说该怎么办?
    舆论的高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权利、话语权也是一样呀,你们这些革过命,想撂摊子了,将我们的成果送出去?
    大家要是愿意呢,当我没说,要是不愿意,那么你就参与进来,维护我们的成果,你们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