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新通和10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韦老师也点头说:“他们这个的确比供销社要实在很多,主要是小范围的货物流通很方便,搞起来供销社肯定不是对手的,的确可以搞,搞得越多,规模越大,他们卖的东西就越便宜。
    那就让他们先在河北进行试点,看看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后期能不能在全国铺开。供销社还是很有必要的,集市贸易的弊端也很明显,对外地货物的采购运输是不如供销社的。”
    王老师笑着说:“我看不是不如,是他们无法对接到各个国营工厂,要是放开他们的手脚,供销社估计就名存实亡了。
    他们目前这套很厉害啊,难怪要总社出面了,供销社完全是没有招架之力。”
    韦老师抽了一根烟,小声的重复道:“放开他们的手脚……放开他们的手脚……”
    一根烟抽完,韦老师沉声说:“这个问题要好好商量一下,他们目前这种方式前景是可观的,但是大了之后好不好发展就不知道了,到了城市还能不能保持优势也不确定,放开他们手脚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去多讨论,也要看他们覆盖河北之后的情况再商量。”
    “那就让他们和总社多合作,相互学习一下,共同发展。”
    韦老师看向罗秘书问道:“你说供销社能不能也这样搞?”
    罗秘书苦笑着摇摇头说:“我感觉是不行的,要是可以,现在乡镇也不会是集市一家独大,总能发展在乡镇发展一些分社嘛,可是现在一个也没有。”
    “事情办不好,帽子倒是会扣,越来越没出息了!算了,不说这个了,你们看农场在京城外面搞起来怎么样?京城的番茄是多少钱一斤?”
    罗秘书马上回答道:“西红柿是2分钱一斤,有些时候还卖到了3分钱。”
    “价格这么高?”
    “首长,这个还算便宜的,京城那么多人,很多时候蔬菜价格还是很高的,特别是稀罕的蔬菜,这个时候市场上蔬菜都没有多少花样,今天我在通和县县城的市集上看见很多的蔬菜卖,这边物产是真的丰富。”
    岳首长也问道:“大帅,你们今天去哪里了,这边也有农场。”
    王老师给岳首长描述了一下今天的见闻说:“京城里面大家吃菜还是很困难的,我们人口这么多,看样子要多搞几个农场才能解决问题。”
    韦老师说:“是要多搞,过去我总认为搞农场是锻炼干部的好地方,今天参观了通和农场后才发现,农场的经济效益也是不错的,特别是大棚蔬菜,很有搞头。”
    王老师也说道:“各地部队吃菜也困难,在北方也可以让他们搞大棚种植蔬菜,解决吃菜的问题,还可以节约经费。”
    “又有经济效益,又可以锻炼干部,还能节约不少开支……这一举多得的事情,这个要搞起来,回去后就跟大家开会,让各地派人来这边学习,只要能达到这边的8成,就可以完全解决大家的吃菜问题。”
    韦老师一行人聊着聊着,王致远吃完饭后就过来了,大家看到王致远过来,王老师说道:“大胡子今天可是责怪你没有带他到通和县好好逛逛。”
    “岳首长,这可不是我不带您,您是重任在身,运动会可缺不了您。”
    “你们这边三轮车、拖拉机都可以生产了,拥有的技术可不少,什么时候带我到你们的几个研究所看看。”
    “只要您想去,我现在就带您去。”
    岳首长一时语塞,韦老师咳了一下说道:“对于你们通和地区开展的集市贸易,我们觉得还是可行的,就以你们省作为试点试一试,看看你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王致远高兴的说:“保证不让您失望,只要我们集市发展得好,各地货物交流就更方便,各地自然会越来越富裕。老师,供销社那边对我们的警告您看?”
    王老师在一旁说道:“你们和供销社是各有优势的,也是互补的,以后还是要加强合作,相互学习,一起为各地做好服务。别的你就不用操心了。你们好好干就行。”
    “好,我知道了。”
    韦老师说:“你们这个商品销售办公室名字毕竟不好听,以后还是挂个招牌,你有没有中意的名字。”
    “没想到,您看,要不您给我们取一个。”
    韦老师想了想说:“既然你们是以合作社为主要体系,我看就叫联产商品销售合作社,你看怎么样?”
    “这个好,这个好,我们这个就是要联合所以合作社一起搞生产,然后通过各地的集市进行商品销售,只要我们一宣传,大家都会明白的。
    老师您看这名字也起了,您是不是也给我们联产商品销售合作社写个招牌,我们这挂出去也好让大家都知道。”
    韦老师欣然答应,王致远赶紧让章识言去拿笔墨过来,韦老师兴致也高,直接挥毫泼墨,一气呵成,然后写上了时间和名字。
    王致远看完后很满意,就放在一边等着笔墨干透,到时候好带走。
    王致远看大家兴致正高,就拿出来前几年编撰的简体字典和识字考试的一些试卷,让大家看一看。
    王致远说道:“我们通和地区现在会认识简体字的人很多,其中以通和县为最,这几年我们大力展开文盲教育,后来发现繁体字学习起来实在是困难重重。
    后面听说学界有很多人赞成简体字,我们就邀请大家编撰了一部简体字典,扫盲使用简体字进行教学,后来发现成果斐然。就以我们通和县为例,壮年占通和县总人口的47%左右,其中识字的壮年就有90%以上。
    我们这个是经过详细统计的,可不是认识一两个字就算识字,而是要通过我们的识字考试才算识字。
    为了未来的发展,我认为推广简体字是势在必行的,必须降低识字的难度,才有可能让更多的文盲,有机会、有信心学到知识。
    要是大家连字都不认识,做工人也是很难的,很多行业也需要高素质工人,不然是发展不起来。
    更关键的事情是,识字的人数太少,民主就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