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有救了2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不到迫不得已,王致远是不想现在就换一个地方发展的,现在的通和地区很好,对各地发展合作社还有很大的助力。
    发展也是很好的,生产总值今年也会上升不少,可距离上海还是有差距,不过有追赶的希望,就是还要几年。
    等合作社工厂发力后,超过上海,在王致远看来是有一定可能的。
    李书记给的选择那就不用多想了,是一条合适的退路。
    王致远原本的规划,是想等省里合作社发展到一定规模,等省里有位置了,进入常委的班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位置了,不过夏副书记的事情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职务还有所保留。
    也要不了多久了,这一届王致远感觉希望不大,太快了,合作社还没有出成绩,真上去了会不太稳固。
    这个时代不一样,这些同志都是经历枪林弹雨的,从尸山火海中闯出来的,没些成绩还真不行。
    省里王致远现在又不想去,拍拍屁股走人,不是王致远的风格。
    转机在哪里……
    想了好一会,才想到了一点,那就是汽车工厂。
    这个时候要是能够将汽车制造出来,那一切都没有问题了,而且汽车工厂那边问题也不大,毕竟都过这么久了,成品车也早就该出来了。
    现在即使造个样车出来,王致远也有把握过这关。
    汽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对这个新的国家,有一种特别的鼓舞。
    通河县的汽车工业基地,还是很大的,王致远开车进来也花了一些时间。
    在这边汽车基地,目前生产的不仅仅是汽车,同时还在生产研发小轿车。
    单单以通和地区的技术,生产汽车其实是没有多大的难度的,毕竟有生产三轮车、拖拉机的经验,熟练工人也很多。
    还有老大哥提供的图纸、技术、设备,生产汽车是不难的。难的是生产小轿车,这个目前国内没有什么经验,难度还是不小的。
    但是王致远招募的这些人,机械、汽车行业的不少。
    机械行业就有何霖煦、胡寅旭、季昌春、李元明、马士林、赵光田、包明、张又说这些人。
    其中包明、张又说专精机械类汽车研究,其他人对汽车也是熟悉,不少人还喜欢搞车辆翻新,还有一些材料、钢铁行业的招募者。
    所以通和地区完成生产研发汽车的同时,也在研发小汽车。
    王致远找到在这边参与研发的人,何霖煦、胡寅旭、包明、张又说几人都在。
    王致远就问道:“目前汽车的生产怎么样了,能不能生产出成品?”
    “汽车没有什么问题,这个不难,我们早就搞定了。”何霖煦说着就带王致远到生产的仓库去车间去看了看。
    边走何霖煦边跟王致远介绍着这些车间,看着正在生产的流水线,王致远也时不时进行询问。
    走到最后拼装的车间,何霖煦指着拼装好后汽车说:“目前我们生产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些关键零件目前产量低,导致汽车产量有限。
    目前工厂在抓紧生产配件,等解决了关键零件后,再大批量组装。”
    看着车棚一些组装好了的汽车,王致远高兴的说道:“你们生产好了,怎么不汇报一下。”
    包明在一旁回答说:“我们对汽车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是改到后面,发现对一些零件的要求比较高,我们工厂无法批量生产。
    好在有赵光田在,他现在在机械厂那边带人紧急加工这些零件,所以目前我们产量比较低,我们准备等零件问题解决了在汇报。”
    “能生产就好,这种事情你们要跟我说一声嘛。几个关键的零件,产量如何,能不能实现量产?”
    “目前就是缺高级工人,缺有文化的高级工人,老赵在机械厂那边现在还在教一些人,只要学会的人多了,那就没有问题了,目前需要时间。”
    赵光田这个人,王致远是知道的,今年刚招募的同志,精通钳工、焊工、磨具等相关行业,放在现在动手能力至少是个7级工,知识也是丰富的。
    “这些零件就不能用什么代替,或者简化简化?”
    “咳咳,这个就是我们目前改进后出现的问题,我们的工业水平目前很难达到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老大哥那边的设计,载重最大也就4吨多,我们改进了一下,结合了一些新技术,发动机也有所改动,目前载重可以达到10吨。
    这个结构,在目前已经算比较先进的水平了,就是受限于零件,一天只能生产4辆,我们已经生产了20天了。”
    王致远听到何霖煦这样说,也就不好说什么了。有这么多车辆,这次这关就很好过了,这就是成绩。
    国家成立后,第一辆汽车被生产了出来,这是个很重大的事情,注定载入史册。
    历史上第一台汽车是解放牌汽车,型号为cA10卡车。
    解放cA10型载货车,是以老大哥那边汽车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货车为蓝本制造的。采用后桥驱动,空车重3.9吨,装有直列水冷六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功率为66千瓦,载质量为4吨,百公里油耗29升。
    解放牌汽车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生产了多个型号,如cA10b、cA10c、cA15K,cA15J等。86年9月29日,第辆\&解放\&车,开下了总装配线,生产了32年的\&老解放\&最终停产了,退出时代的舞台。
    然后开发新“解放”141型,开始新的征程。
    通和地区生产的汽车,王致远也打算命名为“解放”,不过这个还是要问一问上面的意见。
    “车辆测试过没有,有没有什么问题?”
    “有4辆车一直在测试,这些刚生产的,也会经过简单的测试,零配件都是合格的话,我们设计的时候,用样品测试了很长时间,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让这些车多出去跑跑,我打算将他们送到京城去,这好歹也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汽车,关键的时候,可不能掉链子。”
    “什么时候送过去?我现在就安排人下去测试。”
    “就近期吧,先送十辆过去看看吧,证明我们的生产能力。”
    “好,到时候我来安排,从我们工厂开过去,送过去的时候我们亲自跟过去。”
    王致远点点头:“这个造价如何?成本高不高?”
    何霖煦苦着脸说道:“这个还没有统计,不过我们大致估计了一下,如果每天是生产4辆,那每辆的成本就在5万元左右了。
    等我们解决了关键零件的问题,应该可以降到1万到2万之间,也有可能更低,要等真正量产了才知道。”
    “算了,先生产吧,各县这段时间在外地招了不少中高级工人,你们汽车工厂优先去选吧,看看赵光田那边要不要帮忙的,高级钳工一类的也有不少。
    还有要是工厂资金不够了就找地委申请,怕是谁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出成绩,老大哥的专家都说至少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行,你们已经很好了。”
    “有中、高级工人,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我这就安排人去各县要人。
    这个不算难,三轮车改成汽车也是可以的,就是有些怪。要是这个汽车基地跑了,我们也只能将三轮车改了试试。”
    “找合适的就行,别都要过来了,其他工厂还等着呢。那个小轿车研发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可以生产?”
    “还要好一段时间,小轿车肯定要追求舒适一点,十月份我们保证可以生产出来,但是速度方面最高估计也就只能到100码了。”
    “够了,这个速度就可以了,现在这个路能跑80就已经很厉害了。”
    王致远在工厂好好看了看,又去研发部门看了看,才心满意足的出来。
    不用做什么选择了,这批工人王致远要定了,谁开口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