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当家做主2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很快外面就传来了声音,各种声音,好不热闹。王致远也走到正门口,往外看去,原来是周光被押了回来,这个时候有社员在声讨他,他家里人也跑了过来,拉着在哭泣。
    没多久,其他几人也都被押了过来,王致远看着大家:“让每家来个人,就在这里开一个会吧,合作社管理人员都成这样了,也要重新选举出一些人来。”
    王致远说完,在场的不少人就跑回去叫人去了,没一会王致远就听到村里的喇叭响了起来,让在家的社员,每家派一个人到合作社这边开会。
    时候还早,现在天气也不太热,这次开会就在合作社旁边的空地上开了。
    这边农村建设还是很不错的,合作社办公室旁边就建了一个大舞台,用水泥铺的地面,看着还是算平整,可以满足附近村子里面社员晚上的活动需求。
    这边用来开大会也是很好的,天气好开会可以在这里开,天气不好开会就到镇上的大电影院去开。
    这个合作社人也就3000多人,有646户人家,在这边居住的有618户,这个副食厂,在这边的家家户户都有投资。
    等人到齐了,袁文清先将事情通报了一遍,然后将犯罪的十个人押了上来,一一诉说着这些人的罪过,然后将搜寻的赃款摆在了这些人的前面,让社员一一上来好好看看。
    社员也都排队走了过来,有吐唾沫的,要破口大骂的,有些还准备动拳脚的,好在被台上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
    周竹他们十个的家人,低头从他们面前走过,有些甚至不敢相信他们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在人群中也抬不起头。
    但是这铁证如山的事实摆在了眼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等大家看完后,王致远就走了上去:“各位社员大家好,对高梅合作社的事情,我们经过调查,已经有了确定的结果,这些人也都供认不讳。
    县里后期会对这些人进行判决,到时候大家可以关注报纸和广播的通知。
    这一次你们合作社有些社员做得很好,有了诉求,就向上反映,最终让这些人的罪恶暴漏了出来。周竹这些人贪污的钱,是你们副食厂的钱,是你们全体社员的钱,这些钱都是要还给你们的。
    等你们选出来新的合作社管理人员,这笔钱中,有元是要还到副食厂账户中去的,其他的钱是要还到卖红薯的合作社去的,压低收购价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王致远话刚说完,在场的社员就鼓起来掌,接着王致远又让到地委上访的社员站到了上面,给这些一一进行了表扬。
    接着王致远又说道:“对于这次发生在你们合作社的事情,大家有什么想法没有?
    为什么合作社的社长周竹等人可以轻而易举的的贪污这么多钱?而且还持续了3个月之久?
    他们侵吞贪污的可是你们大家的钱,你们就没有一点察觉吗?”
    王致远等人就听到下面有人说道:“我们就是太相信这些人了,以为他们不会搞鬼,没想到他们比过去的地主老财还厉害。”
    “他们为什么有这个权利,这都是你们自己选出来的,周竹为什么能当这个社长,这都是大家选的,他给与你们一点小的利益,当上了你们合作社的社长。
    你们是有能力,也是有权利到合作社去查看账目的,去了解合作社、工厂的运行的,可是你们却没有去了解,去查看,而是选择相信周竹等人,这个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现在我们常说,农民自己当家做主了,土地上你们要做主,合作社你们也要做主,选举的时候你们也要做主。
    你们是有权利的,这些权利要用起来,你们不用,就会被别人使用,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你们。”
    “王书记,这权利我们要怎么样才能用起来?”下面有社员高喊。
    “在合作社里面,这就要靠你们自己想办法了。我们不妨看看负责土地种植的社员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他们是如何处理的,有农会的同志没有,说说你们农业方面的事情,看看你们农业有没有什么问题?”
    下面一下子站出来好几个人,王致远看着几人:“一起上来说一说,我看你们农业方面发展得还是很好的。”
    几人小心翼翼的上来了,推搡了一会,农会的会长张其江说:“我们农会这边目前是可以打包票,没有出现腐败问题的。社里农林牧副渔都有发展,搞农业是辛苦的,大家每亩地多少产量,都是心里有数的,每块地产出的粮食,也都秤过了。
    我们一收割就进行了分配,大家都是知道的,这点上也做不了假。其他的林牧副渔也都是直接估算价格,现在市场价,县里都是一个价,也很好计算。
    刚刚王书记说的,我也听了,我看社里除了我们农会,也可以让工作的社员组成一个公会,在工厂工作的社员,对工厂还是了解的,让他们自己来监督工厂,行驶自己的权利。
    要是我们有了农会和公会,合作社的运行就逃不过我们的眼睛,那些贪污腐败的事情就很难再发生了。”
    王致远率先鼓起来掌,农会的同志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可行的方法。
    在国营企业现在使用的是“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办法,还有各部门的监督,国营目前是很难出问题的,要是出了,那好多部门都要出问题。
    国营是基本盘,每年的利润都要上交用于国家建设,是发展资金来源的大头。
    县里和几个合作社创办的大工厂,很多也采用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办法,也有县里入驻的人员,各工厂还有党支部。
    这部分贡献的主要是税收,还有县里分红的部分,承担了农村的部分基建费用、社员的医疗、孤寡的救助……也是很重要的。
    合作社自己创办的小工厂和小作坊,这个就比较自由了,就是团结在合作社周围的集体经济,这部分就不太好管理了,因为数量庞大,特别是小作坊,一年可能就干一段时间,而且人员也是交叉的。
    县里要是派人监督或成立支部,那要的人手就太多了,是肯定不行的。要是让村里直接管理,那又变成了一言堂,还是相当于县里组织人管理,也不可取。
    对合作社的集体经济,只能让大家自己做主,要是能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简化版也是可以的。
    目前农会就干得很好,就是农业人员自发组建的,在农业养殖等技术学习、农产品品级评定、农具改良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分配上也没有什么矛盾,大家都认为很公平,毕竟分配方案也是大家都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