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钢铁洪流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会后王致远就整理起来这次会议的笔记,从后往前整理,首先是“三大改造”,难怪要花费4年时间之久。
    全省要改造的企业有4400家左右,这还是去年的统计数据,今年肯定也有不少。其余的都是些个人饭店、小摊小贩之类的,这部分有证还是可以继续经营下去。
    三大改造,对全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这个是53年就定下来的,省内行动还是有些迟缓,王致远也听说了,资本抵制还是很严重的。
    接受这个任务,王致远是有准备的,想着省里工业应该还不错。
    今天这个会一开,才发现都是些空架子,除了冶金还行,别的管理权要么不在自己手里,要么工业还在立项中。
    也难怪,去年全省生产总值60亿,通和地区占了13.5亿,其他地方,农业占了34亿,工业只有12.5亿。
    这是没有算上省里石油和煤炭的收入,这个很大一块纳入到了国家财政里面去了。
    省内工业不发达,一五计划好的肉被王致远抢了一块。
    今年通和地区的工业产值搞不好要超过全省其他地方的总和。
    不得不说接手的工业部门还是很有挑战性的,王致远要考虑换一张地图作画了,从通和地区6个县换到全省来。
    三大改造急不得,王致远是有时间,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的。
    省内的工业化也要一步一步来,通和地区底子厚,将一些人调出来就可以在另外的地方实行一定的工业化,不过还是要仔细规划一下。
    整理完后,王致远就让秘书处派人到办公室这边来帮忙处理事情了,王致远现在在省里也是有自己的办公室。
    省里3位书记处书记,都有自己的主管的部门,在省委办公室的时间不多,要么在各地忙工作,要么就在主管部门那边处理事情。
    王致远主管的部门也不少,想了想还是在省委办公算了,毕竟分身乏术,各部门也都可以指定人负责。
    下午王致远就开车回通和县了,到了通和地委的办公室,大家都向王致远贺喜,虽然行政级别没有变化,职位毕竟是上升了,以后王致远在省里说话也是有份量的。
    通和地区是基本盘,还是要好好稳住,毕竟后面的省工业还要靠通和地区的人来做大做强。
    通和地区的事务,王致远早就安排下去了,除了工业方面,别的事情地委几个书记都可以做主。
    工业方面也都有规划,主要是各个研究所主导,上报王致远后,王致远在地委开会就确定下来了,一年也就那么几次会议。
    王致远回来也是在要跟几位书记开个会,再次强调这个事情,细分一下大家管理的部门和事务,让几人放心大胆的干事情。
    刘兼青、赵前发、陈克声、夏于旭、高策清、胡士星六人对此也是没有意见的。
    会上刘兼青说道:“王书记,上次不是让我们给地区的建筑队找点工程吗,我在省里打听了一下,省里要将我们地区到保定的道路修建一遍,我打算安排人将这个事情接下来。”
    王致远想了起来,这路的确是要修的,省里是说过的,通和地区都是水泥路了,但是通和地区到省里这段还是土路,今年保定还要办运动会,这路是该修了。
    王致远点头同意了下来,有工程肯定是要做的,不然这么多建筑工人后面都没什么事情做了。
    “王书记,这次我们在整个地区的调查活动已经完成了,这次还是很有成效的。
    雇佣别人替自己工作的有283人,这些人我们已经送到监狱去改造了,对于被雇佣的人,我们已经足额发放了工资。
    还有就是有些工厂以低工资招外地的群众工作,我们调查发现的就有1352人,这些人被一些合作社工厂剥削,我们也替他们补足了工资,并对合作社工厂进行了处罚。
    另有贪腐现象的合作社23个,涉及的人员有316名,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已经交给法院那边审判了。
    替这些合作社追回了19.86万元的损失,已经全部归还给各合作社了。”赵前发汇报着最近整个地区关于合作社的调查情况。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对于这种集体经济,后面还是要让各合作社自己监督,全靠我们不行,这工作太过繁琐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手。
    既然合作社查完了,那各县也都再查一查,联合企业,国营企业也都查一查,还是那一套,清查账目,清查仓库,清查公共财务,清查劳动人员和报酬……
    反正大家经验也是丰富的,然后是各单位相互查查,看看我们干部还是不是廉洁的。
    这个你们会后讨论,做个方案出来给我看就行。”
    “好,查查也好,整理一下我们的干部队伍。”
    王致远想了想:“还有一点,就是这个雇佣他人工作这点,现在各县出现劳动力匮乏的现象了吗?”
    “这个问题我们也分析了,主要是两点,第一就是我们地区工资比较高,很多沾亲带故的外地亲戚都想来我们这边工作,外县想来这边的也不少,不过目前我们招工是优先本地人。
    第二点就是有人出现了不想工作的思想,家里有一定的条件,就不想到工厂去工作了,有些舍不得名额,就招人替代自己工作,还能赚个差价。
    各工厂现在产能提高了不少,也是缺人的时候,各县劳动力也是有些匮乏。”
    “对于招工这个问题,还是要研究一下的,各县有缺额,就到周边县城去招,优先到各合作社去招,在合作社优先招烈属、军属、家庭困难的群体。
    招过来的人要让他们加入工会,要同工同酬,福利待遇要跟工厂的员工一致。
    员工也是要培训的,要招人了,就让工人学校给外县的合作社发招工通告,在学校统一组织招工的问题。”
    “这个方法好,我会后就通知下去。”
    随着通和地区的发展,必然会吸纳一些外来的人口过来工作,过去是全国招中、高级工人和工程师,现在随着这些人的加入,产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基层工人慢慢就会有一定的缺口,本地人肯定是满足不了的,只能让外来人口解决这个问题。
    同工同酬,这就很重要了,还有那些赚差价的,让别人替自己工作的,都是破坏国家建设,想方设法剥削人,这是动摇根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