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要发了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晚上一行人又聚在了许明辉的家里,开始说着今天的事情,一进来不少人就开始抱怨,今天被产销社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将很多抗灾物资都买走了。
    许明辉看会场乱糟糟的,大声说道:“这不过是一点点小小的损失,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都羡慕你们这些生产抗灾物资的,你们发财的机会到了。”
    那几人想想也是,有人高兴的说:“对呀,今天会议上说,今年的洪涝灾害远超过去,六十年一遇,还有哪个地方决堤来着。
    今年这夏季才刚开始,按照以往的经验,后面的雨量更大,需要的抗灾物资就更多了,今天这点的确不算什么。”
    其他不是这个行业的,也是羡慕无比,这属实是风口来了,要飞上天。
    在场以为陈广财的商人就问道:“李董,你们工厂现在还能生产多少物资,往后一个月生产多少我要多少。
    大家也是知道的,我老家现在遭了灾,父老乡亲还在洪涝的威胁中,我准备响应号召,购买一批物资,支援我的家乡父老。
    李董,你可一定要答应我,就今天这个价,我再加10%,你们后面生产多少,我就要多少。”
    对面还没有回应,立马就有人冷笑:“陈广财,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大家都知道,收起你那一套鬼把戏。
    你一个倒腾货物的,这个时候才想起你的乡亲父老来了,我听说你早年坑了家乡不少人,老家的祖坟都被人给挖了。”
    “你……跟你说你也不明白,我这不是迷途知返,想回报一下乡亲父老来着。”
    会场不少人都笑了起来,许明辉也笑着说道:“好了,这次活该李董他们发财,大家就别惦记了。要是李董他们愿意出货,大家再买不迟。
    不过,这货生产出来了,也要有地方销售。现在省里虽然说很缺,但今天说得是要平价收购,我们这要是涨价太厉害,搞不好省里对我们的限制又来了。”
    陈广财这时说道:“许会长说得在理,我看这样好了,李董你们生产的物资,直接卖给我,就说我提前跟你们预定了。
    我在省里还是有些关系的,到时候我再卖给省里,只要价钱合适,你们生产多少,我就要多少。”
    这些生产物资的人,也是点点头,认可了这一做法,没有风险,还可以赚不少。
    对于这点小本小利,行业还有些偏门,许明辉是看不上的:“好了,这点生意,你们自己去谈,这次你们是要赚不少。
    今天会议上说得,平抑物价,这点上我们还是要行动起来,配合省里的行动。
    那些不是太过紧俏的物品,我们还是要将价格降低一些,降价后要大肆报道,表明我们的立场。”
    “这点我支持,大家要团结起来,把商品的价格降一降。”
    众人都很支持,在这点上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又过了几天,这段时间产销社也一直在收购抗灾物资,只要是不高于平时物品价格50%的指定物资,全数收购。
    整个市场上,也没有多少,毕竟物资有些偏门,库存被买完后,才刚开始生产,产量并不多。
    宣传一如既往,到了8月份,雨是越下越大,固城县一天晚8点至晚6点,22小时连续降雨,雨量达102毫米,县城不少地方开始积水了。
    王致远对通和地区是早有准备的,发动了20万人,大部分是建筑工人,现在也没活干,在整个地区制作沙袋,运往通和各处。
    境内的河流、大堤都安排人看守,工厂、村庄很多地方都垒起来沙袋,这段时间为了制作沙袋,都在各地挖出了不少堰塘。
    产销社这边陈效忠和荣光明也在算账,这次收购抗灾物资,多花费了接近10万元,现在想囤积居奇的人已经不少了,就是市面上没有货。
    陈效忠已经做好了打算,准备放一些假消息出去,还找了几个托,产销社在外省好几个城市都有批发市场,准备在省内宣传宣传。
    到了8月5日,各地雨越下越大,这次不少县城是真的开始内涝了,省里报道某些地方的降雨,已经从60年一遇,到100年一遇,甚至几百年一遇了。
    同时市面上,也流传出了某某某从外省购买物资赚了多少多少钱,工商会这边唐振景也宣称要带人去外省筹备抗灾物资。
    不少人也开始关注起了抗灾物资,郭书政在家看着报纸,就对一旁的管家问道:“各地受灾这么多,李董等人怕是赚了不少吧。”
    “老爷,李董他们那工厂是天天加班,干得热火朝天。我最近听一些人说,陈广财靠着倒卖物资,赚了至少20万,传得有鼻子有眼。”
    “不可能,李董他们几个工厂生产的物资也就20来万的量,他陈广财怎么能赚到20万。现在市面上抗灾物资什么价了,比出厂价高多少?”
    “现在产销社到处找货,前几天还来问过我们生不生产,目前市场上有价没货,不过成交价至少比去年提高了一倍。”
    “多少?翻了一倍,看现在这个样子,他们要赚翻。李董那些人真是好运,还有那个陈广财,看来是真的赚了不少。”
    “老爷,我听说有人从外省买了不少物资回来,转个手至少赚50%。”
    “外省哪里还有物资,有物资供销社早就采购去了。”
    “是真的,天津就有,我都看到过,直接从天津用火车将抗灾物资拉回来的。”
    郭书政已经有些心动了,准备到陈广财家去打听打听消息。
    到了陈广财家,发现来拜访陈广财的人着实不少,陈广财也是高兴的接待着大家,对于大家明里暗里,旁敲侧击的询问他赚了多少钱,他总是笑而不语。
    陈广财是真的赚到了钱,可是也没有外面传闻的那么多,也就8万元不到。
    可他一看到以前都没什么人来拜访他,现在来拜访的人是络绎不绝,他就很喜欢这种感觉。
    巴不得外面将他的牛皮吹得越大越好,到时候倍有面子。
    郭书政看到陈广财的气象,也知道他赚了不少,虽然不如外面传的那么多,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郭书政没有在这边久待,回去后就让管家将上次产销社过来询问的人请过来。
    上次有产销社的人过来问,他们生不生产救灾物资,郭书政嫌弃这生意太小了,改起来也麻烦,就没有理会。
    现在准备看看,产销社那边愿意出什么价,也不是不可以谈。
    很快产销社的人来了,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也就愿意比去年的价格高60%。
    郭书政就说道:“我要考虑考虑,毕竟你们这个量还不知道有多少。”
    “郭董,你们生产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我想想,到时候答复你。”
    “郭董,时间就是金钱,越早生产越好,现在赶着用。”
    郭书政也不做声,让管家将人送了出去。
    等人一出去,郭书政就开始翻看最近的报纸,开始在上面寻找着灾害新闻。
    等管家进来:“我记得我们工厂是不是有几个唐山地区的工人,你问问他老家去年受灾,县里救灾有没有报道花了多少钱?”
    去年唐山、邯郸也是水灾严重,政府救助了不少。
    没多久管家就回来了:“老爷,他们那些人也说不清楚,有说几万的,有说十几万的,还有说没有的,众说纷纭。”
    “算了,我也是糊涂,这事直接问那些干部就好了。”
    作为省里的大企业家,郭书政也是有不少人脉的,当即打了电话出去了解了一下,重点了解到了,一个县抗灾物资最少也有4万元,看灾害程度不同,上十万的也有。
    听到这里,郭书政心里就定了下来,管家以为他准备生产救灾物资,就劝道:“老爷,这个救灾物资也就只有这两个月的需求,虽然现在价格比较高,后面价格就不一定高了,不划算。”
    郭书政笑了起来:“我当然知道不划算了,真要改起来,还要花很多时间,这一来就耽误了,后面价格要是降了,那不就亏了。
    我刚刚看了下报纸,今年全省受灾严重,差不多有110个县受灾,平均一个县5万的抗灾物资,这就是550万的市场,跟我这产业差不多了。
    这还是去年的价格,今年这抗灾物资价格涨这么多,政府还是要救灾的,这市场可就大的去了。
    要是后面灾害更大,那市场就更大了,你说天津就有货,你确定?”
    “我在火车站看到过,天津运来的抗灾物资,就是我们隔壁陈董买的,当即就卖给了供销社。”
    “老陈不是做瓷器的吗,怎么也开始倒腾货物起来了。”
    郭书政又跟天津商界的同仁打电话,开始打听起抗灾物资的价格,电话那头却问道:“郭董,你们省可有不少人跟我打听这事呢,你们唐会长还问我有没有抗灾物资出售。
    你们省今年灾情严重吗?市面上的抗灾物资可没有那么多,价格我问问呢……嘶,今年这价格比去年可要高30%,真是可怕。”
    郭书政感谢了一番放下电话,算了一下账,这倒腾抗灾物资比自己开工生产可是要赚很多,心里一时间有了决定。
    对着管家说:“你带着钱赶快去天津那边购买一批抗灾物资,现在账面上还有多少钱?”
    “老爷,现在各公司账面上加起来还有70万左右的流动资金,要是再加上纱厂的话,可以凑150元,不过纱厂毕竟不全是我们自己的,属于公私合营。”
    “都拿出来,去那边抢购抗灾物资,今年的灾害百年不遇,这发财的机会不能放过。
    你先去抢购,等我们手上有货了,我再通知其他人,现在这价格还是太低了,我要带着大家一起发财。
    速度要快,照以往的经验,这灾害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