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拒绝过继
作者:柠檬红茶包   和离算她输,重生主母只休夫最新章节     
    到了福鹤堂主厅,守在门口的丫鬟撩开正堂的门帘。
    黎静婉一进去就看到坐在正前方的秦老夫人,坐在她下侧的是秦长洲的生母孙氏。
    秦长洲也在,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见她进来只冷冷地看了一眼,没说话而是端起茶盏喝茶,很明显的无视。
    老实说,秦长洲长得也算是一表人才,光看外貌能称得上一句“风流才俊”,很能得到女子的倾心。
    上一世,黎静婉也对他动过心,即使被冷淡对待,只以为是他本身性格使然。
    加上他十分照顾秦重霄的一对儿女,她认为秦长洲品性好,守着活寡也愿意。
    现在她才知道,秦长洲分明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
    爵位靠黎家取得,官场上靠黎家的人脉,侯府开支靠黎静婉的嫁妆,儿女靠黎静婉培养,就连升官加爵也是靠着对黎家的背叛。
    侯府对她和黎家可谓是敲骨吸髓。
    见到仇人,黎静婉心里恨意滔天,恨不得立即将他们碎尸万段,但现在她还不能动,只能韬光养晦,一步步来。
    忍住厌恶,黎静婉面上恭敬如从前,朝着秦老夫人和孙氏行礼请安,又向秦长洲点点头。
    秦老夫人面上一片关心,“静婉,快坐,怎么脸色这么苍白?”
    黎静婉坐下道,“才醒过来,心口还闷着,张妈妈传话说老夫人您找我,只能勉强过来了。”
    这话说得秦老夫人老脸一挂,总觉得这孙媳妇今天进屋后,和以往看着有些不一样了。
    态度虽然恭敬,但神色淡了许多。
    孙氏也是被突然叫过来的,此时道,“我就说不要急着叫她来,本来我都约了刘员外夫人要去...”
    秦老夫人盯了她一眼,孙氏的话戛然而止,讪讪地一笑。
    秦老夫人清了清嗓子。
    “静婉,我刚才特意把曹大夫叫过来问了你的情况。他说你气血两空,身子亏损严重,要调养好一段时间。缺什么药材尽管说,就算京城没有,长洲也会去外地寻来。”
    “多谢老夫人关心。”黎静婉微微低头。
    “你这孩子,身子一向不好,嫁来侯府八年了,还没有孩子。”秦老夫人长叹了一声,“大夫说你现在的情况,恐难有孕。”
    图穷匕见,上一世秦老夫人也说了这番话,黎静婉当时惭愧不已,正中对方下怀。
    这一次,她抬起头,“老夫人不用担心,大夫说我还年轻,只要调理得当,身子很快就会好起来。而且我娘家也认识一些名医,多找几个名医问诊,要孩子不过是时间长短的关系。”
    秦老夫人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准备好的话停在嘴边。
    “是这么回事...但病去如抽丝,你如今二十六岁了,若等个三五年才能好,过了三十岁再要孩子也难。”
    “而且你现在是侯门的主母,如果膝下无子,难免招人非议。”
    秦老夫人趁机道,“我和长洲商量过了,就把耀哥儿和韵姐儿过继到你名下做嗣子嗣女,有个依靠。这两个孩子回府三年,你一直疼爱他们,他们也孝顺你,过继给你是最合适的。”
    三年前,秦长洲带着他们回京时,秦光耀七岁,秦灵韵九岁,而她嫁进来才五年。
    也就是说,在她成亲前,秦长洲早就和唐巧茵生下了这对儿女,一直瞒她到死。
    黎静婉心里恨意滔天,在秦老夫人和秦长洲胜券在握的眼神中摇摇头,“不行。”
    秦老夫人顿时脸色一沉,“静婉,这是为你好。耀哥儿和韵姐儿聪明懂事又孝顺,你又没孩子,岂不是正好?”
    秦长洲脸色也不好看,他还是第一次见黎静婉反对,以往她都是按照他们说得去办。
    “耀哥儿和韵姐儿是大哥唯一的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秦长洲沉声道,“虽说是叔侄,但我早就将他们看做自己的孩子。老夫人为了你着想,你不要不识好歹。”
    “侯爷,你误会了。”黎静婉笑笑,“我一直很喜欢耀哥儿和韵姐儿,若是他们肯做我的儿女自然是好的。”
    “但你也说了,他们是大哥唯一的血脉,过继了岂不是断了大哥这一脉?圣上最看重孝悌,大哥又是为国捐躯,皇上若知道了会怎么想?”
    “虽说我没有孩子,但你已经有了一个庶子,周姨娘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就算要过继,也应该优先从庶子女挑选。否则外人以为二房妻妾不合,二房还想断了大房这一脉。”
    这话的确有道理,秦老夫人和秦长洲无法反驳。
    但秦长洲不愿意放弃,他给黎静婉下毒,就是为了有借口把秦光耀和秦灵韵过继到他名下,他们可是自己的亲骨肉。
    他正要再开口,孙氏先一步说了。
    “对呀,长洲你已经有了帆哥儿,又不是没有孩子,干嘛过继你大哥的孩子?而且他们只是你大哥在西北的外室生得,连庶子庶女都不如,过继来反而丢了身份。”
    “闭嘴。”秦老夫人不快道,“不会说话就出去。”
    早知道就不让孙氏来了,嫁进来这么久,依然蠢笨不堪。
    孙氏闭了嘴,心里不忿,她本来就不想来。
    “虽然是外室所生,但也是大哥的骨肉。”黎静婉打圆场,故意道,“男子是传承血脉的,要不然就只过继灵韵吧,夫君没有女儿,正好。”
    “不行。”秦老夫人和秦长洲异口同声道。
    黎静婉心里冷笑,他们果然是为了爵位。
    为了削藩,盛朝的袭爵制度很严格。
    父死子继,降一等袭爵,且只能由长房嫡长子袭爵,还必须有血缘关系。
    若是没有长房嫡长子,爵位就会被宗人府收回。
    武安侯府上一位侯爷,是秦老夫人的嫡长子秦茂林,但他在秦重霄出生之前就去世了。
    秦重霄作为嫡长孙被封为世子,满二十岁可由宗人府批准袭爵。
    但秦重霄十几岁就去了西北打仗,最后死在了西北。虽然秦光耀是他的儿子,但不是正室所出,宗人府不承认,秦光耀没有袭爵的资格。
    眼看武安侯的爵位要被收走,皇上念在黎家三代男人都战死沙场,为国效忠,除了给黎家丰厚赏赐外,还特别开恩,封秦长洲为武安侯。
    此外,黎静婉和秦长洲的嫡长子依然可以袭得爵位,且不需要降一等袭爵。
    这也成了黎静婉被算计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