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赚大发了
作者:家家有喜   站在高岗上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凌晨五点半,紧赶慢赶的厂长一行人到了,循着方筝留下的地址找到招待所。
    此时方筝带着伤重的小伙伴去了医院,郑玉笙等人在涂药,没受伤的铁塔几人兢兢业业的守着车。
    “铁塔,方筝呢”
    “厂长,您怎么来了”老八铁塔傻愣愣的问道。
    他小时候得了高烧没及时治,脑子有点迷糊,做事一根筋转不过弯儿,老大方筝让他守着车那是刮风下雨都不待躲的。
    不过这家伙身负巨力,即便是方筝和他对打都要动脑子,光靠力气想都不用想。
    一力降十会这个词儿就是为他量身打造。
    郑玉笙在屋里看到有车驶来立刻警觉,和周围的人打了个手势,众人抄着家伙悄无声息的四面包抄。
    结果从车里下来的不是什么贼子,而是他们亲爱的老厂长,立马把家伙别在腰后的裤腰带上,笑着跑过去招呼。
    “厂长,老大带人去医院了”
    “什么!去医院了,伤哪里了严不严重,昨天打电话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快说啊”
    将一生奉献给祖国孑然一身的老厂长来说,厂子就是他的家,厂子里的孩子就是他的孩子。
    虽然方筝这家伙是不知道打哪里冒出来的,但她能给胶鞋厂带来新生,还样样为胶鞋厂打算。
    老厂长早就把她看做胶鞋厂一份子,突然听闻她去了医院能不急吗。
    “哎呀,厂长您老别担心,我老大是啥人您还不知道,能受伤吗,受伤的是个小孩,老大带他去看病了”
    一边把人迎进去。
    一边把晚上发生的一切竹筒倒豆子似的爆出来,直到天亮方筝回来,众人才意犹未尽的结束这场‘评书’。
    不得不说,小花生这丫确实有点语言天赋,没去脱口秀节目算是埋没人才。
    等方筝把医院那边安顿好回来的时候,老厂长站在门口翘首以盼,李婶和马大姐在屋里干活儿。
    江国庆同志则自掏腰包买了油条豆浆请大伙儿吃早餐。
    “方筝同志,感谢你为胶鞋厂做出的贡献”老厂长拍着方筝的肩膀,千言万语化为这一句。
    “能为胶鞋厂出一份力,荣幸之至”
    ......
    毛票被一叠叠分好,然后用透明胶圈捆起来。
    郑玉笙跟着李婶打下手,几个人忙活了一上午,总算把钱数好,再对着昨天记得账,盘算了好一阵儿,总算把一切搞清楚。
    银行那边是早就联系好的,胶鞋厂和本地信合是多年的合作关系,一切办妥后,方筝仿佛脱了一层皮。
    十万六千三百七十六块二毛,刨除每双鞋子进价三块,毛利润一万六千三百七十六块二毛。
    再扣除前期投入的奖品,还有从万家低价购买的家电以及修理费一共八千左右,此行挣了八千多。
    不错,不错。
    走在方筝左手边的老厂长一行依然感觉像踩在棉花上,整整九万块,就这么入账了。
    这还只是那几大仓,库存里的一小部分而已,要都卖出去了,怎么着也有上百万。
    赚大发了!
    脑子发飘脚步虚幻的李婶儿,盯着方筝后脑勺发呆,从二十多岁顶了男人的班儿,至今快二十年了。
    人生起起伏伏大起大落,见过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红火,也见过寂寞萧条四处求人般的窘境,所以更明白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艰难。
    不由得眼眶湿润。
    ......
    因为医院还住着一堆病号,第二天他们在货车上铺上厚厚的垫子,才开车回去。
    方筝亲自抱着这个叫暮雨的小孩坐在副驾,一路上叮嘱唯一会开车的小花生不下十次。
    若非这个老大是自己选的,恐怕小花生得跳起来打人。
    下午
    江都胶鞋厂大门敞开,建厂时做的招牌上几个烫金大字擦得澄亮,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两挂鞭炮挂在门头,就等着方筝他们回来了。
    前天半夜厂长他们离开后,他们就得到消息了,个个喜笑颜开,半年没发工资了,有了这笔钱或许今年能过个好年。
    遥想去年这个时候,天天提心吊胆的。
    每次看到厂里送出去的货又被拉回来,心里那个痛啊,恨不得自己提着东西上街叫卖。
    不过这些都过去了,等他们翻身了,以前对他们落井下石爱搭不理的,以后通通关在门外。
    “厂长!”
    “方筝!”
    ......
    方筝下车后被众人包围,七嘴八舌的问他们怎么把东西卖出去的,抱着的又是谁,嘈杂的声音让本就没怎么睡的人,脑子嗡嗡的响。
    一度怀疑自己随时会晕倒。
    “大家静一静啊,方筝他们在那边遇到一伙儿毛贼受了伤,先让他们回去休息,有什么事下次开会的时候说”
    还是厂长的话有用,在他的劝说下,方筝终于突破人群,在老爹的帮助下回家。
    这边啰嗦一句。
    在成为胶鞋厂目前‘最大客户’那天,胶鞋厂就给无家可归住在废弃工厂的父女俩安排了房子。
    每个月十块房租,水电全免。
    这等好事,方筝那是感动的眼泪哗哗的。
    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闺女咋搞的,弄成这样子”
    方老爹一边给闺女换药,一边问。
    心疼不已
    打从进城开始,这个六十多岁老汉,没有哪一天不提心吊胆,生怕闺女在外面受了欺负。
    “还不是钱闹的......”
    方筝叹着气把江县那边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说了,最后还做了个总结。
    老汉边听边点头,他们夫妻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却养了个巧舌如簧舌灿莲花的闺女,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或许是这孩子亲生爹妈那边带来的。
    方老爹面带忧愁的问:“对了闺女,屋里那孩子哪儿来的,我看着不太好”。
    刚刚把暮雨抱到方筝床上睡的时候,一颠就知道那孩子不超过五十斤。
    “救命恩人来着,要不是他机灵,你现在恐怕得到医院来见闺女”方筝坦白。
    “他就是那个发信号的小子”
    “对,爹,咱商量个事儿行不”
    方筝谄媚的给她爹捏肩膀。
    “先说好了,那孩子在家养伤可以,等他好了得给人送走”方老爹有自己的顾虑。
    方筝转年就二十了,到时候还不得相看人家,要是他们家平白无故冒出个孩子还不得惹来闲言碎语。
    别看村子里就几百号人,可依然是个八卦谣言遍地跑的小社会。
    再加上他闺女肉眼可见的有前途,那些犯了红眼病的还不知道在背后如何编排呢。
    “为什么?你要是担心钱,那都不是事儿”
    方筝有些不解,不就是添双筷子的事。
    用得着这般如临大敌的样子。
    “你当爹钻钱眼里了,都不关钱的事,人孩子没有爹妈吗,或许人现在正在找着呢”
    “好吧,等他好了,我就去打听他家的情况,要是他过不好还得在咱家养着,反正他是你闺女的救命恩人,你要是想让你闺女做忘恩负义的小人,我也没脸再回村子里了”
    方筝拿话堵她爹。
    “好了好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咱们还是先说现在吧,筝啊,咱们啥时候回村里啊,都到冬月快过年了”
    方老爹哪怕进城这么久,心还在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上。
    闺女挣钱越多,他越是不安。
    仿佛钱在咬手似的。
    “可能还要再等个把月,厂子里的胶鞋还没卖完,这里的人对咱们这么好,不可能丢下这一摊子事直接回村吧”
    方筝给她爹做工作。
    “更何况咱们这是在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人民谋福祉,为祖国创未来,你想想要是咱们国家的胶鞋走向世界走向全球,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外汇代表着税收,代表着国家又可以修一条路修一座桥,让从未进城的孩子们也看看城里的世界......”
    一顿慷慨激昂的演讲把方老爹说得一愣一愣的。
    原来卖个胶鞋竟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件事吗。
    ......
    夜凉如水,北风呼啸
    冬月已到,厂子里大多数的人此时早已钻进被窝。
    唯有方筝家的灯还在亮着。
    “老大,接下来咱们该做什么”
    郑玉笙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他发现现在这样充满挑战充满激情的生活,比以前怂恿黄毛他们在火车站周围小偷小摸打家劫舍有意思多了。
    方筝,嗯...老大就像是个永不言败的将军,在她的光辉下,严丝合缝阴暗丛生的自己那颗干瘪的心脏竟然有了一丝跳动的痕迹。
    有时候他忍不住摸着自己的心跳。
    原来活着是一件这般美好的事情吗。
    “放心吧,我都考虑好了,下一场去利南区,那边每隔半月有个大集,人流量不少,离得又近,开车过去只要两个小时,大伙儿也不用那么累”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下次帮忙请李婶儿她们跟着,卖完就可以把钱存到银行里,根本不存在过夜的问题。
    那些不长眼的敢来抢他们,还能去抢银行不成,也不怕被射成筛子。
    要知道这年头的银行保卫,可都是配的真枪实弹。
    “你心头有数就成,只要您开腔,兄弟们指哪儿打哪儿,就像您说的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跟着您回乡种地呗”
    “玉笙,虽然我不知道你遇到了什么事,但你放心,有我一口饭吃就有你一口汤喝,我把你当我弟弟,一家人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一起,所以你有什么想说的想做的,大胆的说大胆的做,人生只要没死,有什么大不了的”
    “老大”这一声带着哽咽的呼唤,勾起了方筝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但孩子该教育还是要教育。
    不然还不得坏人说两句好话,就被死心塌地拿捏住了。
    伸出手捧住郑玉笙略带婴儿肥的脸,郑重其事的交代。
    “今儿,老大再教你一条,做人不要看对方怎么说的,而是要看对方怎么做的,行胜于言懂吗,说的天花乱坠不如真金一两,懂!”
    “你放心,老大,我知道”
    “知道就好,你小子”
    给祖国未来的花朵浇灌完心灵鸡汤,两人说回正事。
    “老大,奖品还是那些吗,总觉得支出有点大”郑玉笙指着笔记点评。
    “确实有点大”
    从万家淘来的那批家电,上次已经抽走一半。
    当时万老板只象征性的收了点钱,若是真的换成他们自己到百货商店去买,恐怕会入不敷出。
    而且有些东西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
    得想点更稳妥的法子。
    “老大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最开始上台的那个非要二等奖换三等奖的中分头”
    “对啊,那家伙有点意思,他应该是看中那条皮带了吧,正好这次请人多做几条”
    不光是皮带,还有其他的时尚单品。
    “谁家有电视机”
    “咱们这边好像只有厂子里面有一台,平时都放着,你这是要看电视?”
    “对呀,咱们多看点半岛那边的电视剧,学学里面主角的穿搭,咱们做个翻版差不多的”
    ......
    胶鞋厂某个空荡荡的仓库里。
    利南区的下一次大集在五天之后,所以这几天他们要连夜制定抽奖奖品。
    方筝站在临时搭的台子上,对台下的人指点江山。
    “今儿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为了商讨一下几天后利南区的买卖,你们也知道咱们卖东西除了便宜,最吸睛的就是抽奖环节了,上次除了一等的大奖电视机没被抽走,其他的大部分被抽走”
    “咱还要去买吗?”
    节俭惯了的小花生,每次看到那些值钱的东西被抽走,心都在滴血,
    虽然老大说了这是营销的一种,但还是舍不得啊。
    “买肯定是要买的,不过我有了新的想法,你还记得最开始上台抽奖的那个中分头吧,那家伙抽到二等奖还不干,非要和三等奖的皮带交换”
    “对对对,那家伙是不是脑子有病”小花生是怎么样想不通,怎么会有人二等奖不要非要一根不值钱的皮带。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那叫时髦追求时尚”
    “一根皮带就时髦时尚了”小花生实在不能理解。
    这些中看不中用的花花儿,哪有电吹风电风扇来的实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