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百姓请愿
作者:长夏未央   皇后撩人无度,腹黑陛下日日宠最新章节     
    靖州;驿站。
    鉴于暴雨来袭,千尺堰的库容量达到最大,沈意玄再三斟酌之后,下了一道旨意,着手三日后,千尺堰开始启动主泄道排水。
    排水前,做好准备。即日起,紧急召集组织靖州的壮丁,分批人去将山上采的集石块,挪到紧急泄洪道上,以堵住缺口。此法虽愚笨,效果甚微,却也是最快奏效的。
    时间不予,沈意玄就是力求把一切伤害降到最低。接下来几日,会分两批百姓轮番前往主泄洪道进行紧急堵住缺口。
    千尺堰下游村庄壮丁,离得近,是为第一批,为封堵漏点打好基础。与此同时,村庄内的老弱妇孺开始有序向靖西撤离;在排水之前,他们的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
    第二日,城内之人陆续赶到,继续投入【抢修】;在原有基础上加固。最后给大家一日时间,紧急撤离。
    “陛下,徐将军求见。”苏公公碎步走了进来。
    “徐卿,可有人受召?”沈意玄焦急询问。事发突然,急令之下,他也无法确定有多少人自愿前往千尺堰帮忙,只能等徐怀瑾的消息。
    “陛下。”徐怀瑾欲言又止。
    “爱卿有话直言。”沈意玄瞧他这模样,心里焦急万分。
    “陛下随我来。”徐怀瑾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便径直将人领了出去。这样的场面,应该让陛下看到。
    被徐怀瑾吊着胃口,沈意玄心里的疑惑达到了巅峰;即便外面是洪水猛兽,横竖都要出去瞧一瞧。
    落后的徐怀瑾亦是顾不上君子风度,便径直跟着往外走。
    门外之人瞧见正急步而来,仿佛见到主心骨一般,簌簌跪下:“见过陛下!!”
    眼下已是夜幕降临,倘若不是大家的声音以及跪地的声响,沈意玄未必能瞧得见他们;连忙道:“你们不就寝,在这里做什么?”
    这个时辰,正是好眠时,大家这举动,着实有些不可思议。
    “先前我等曾向裴行上报过,这千尺堰早已是老旧不堪;只是从未得到过回应。”
    一男子请愿道:“陛下,听闻千尺堰有溃坝之险,我等特来请愿前往抢险救援。”
    “我张氏一门也愿意前去。”
    “靖塘李氏也去。”
    “桑氏布庄愿奉出一千匹绢布,以供千尺堰百姓使用。”
    “天福粮铺愿意出一千担大米,特供千尺堰百姓。”
    ......
    出现在这里的百姓 ,都是些从早晨跟着陛下祈福,一路等到现在的。方才徐将军命人张贴告示,得知了千尺堰的情况后,大家不假思索地便决定要与陛下共进退。同胞有难,自当相互扶持。
    沈意玄被大家眼前的举动感动到,有些卡在嗓子里的话,久久无法说出口。天灾人祸之下,大家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气;都在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人打心里暖和。
    一旁的清河轻扯了沈意玄衣袖,并给他一记安心的眼神;无论如何,自己都会陪在他身边。
    “朕在此替千尺堰的百姓,向大家道声感谢。”沈意玄声音有些哽咽;要说不曾动容,那是假的。
    只是,他瞧着眼前的百姓,老弱的不在少数;抢修这等危险之事,断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
    “陛下,我们在场之人,都相信你,在陛下的带领下,千尺堰百姓定可以平安度过此难的。”
    “是啊。”
    众人仿佛看透陛下的心事一般,纷纷宽慰着他。
    沈意玄将人唤了起来:“能集众力,则无敌于天下。来日之路光明灿烂;未来可期。”
    “在场之人都听着,25-40岁的留下来,其他人都给朕回家等着,朕定不会让千尺堰的百姓受到伤害。”沈意玄的声音,穿透至每一个人耳中。
    话音刚落,人群中陆陆续续地主动的站出了许多年轻人。站在原地的,则是些老弱妇孺。
    而那些站了出来的百姓,自发地按年纪大小站成了三列。
    “陛下,我等正值青年,让我们明日先行,好替大家探探情况。”抢先请愿的,是桑氏布庄的小东家领头的几个弱冠少年,众人脸上蓬发着朝气。
    这俗话说得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在这正是一片赤诚之心滚烫的年纪,他们心里只要想到,可以救人于苦难之中,这是一件无上的功德,心里便干劲十足,期待值更是一整个拉满;巴不得立马就跑往千尺堰。
    “你们这尚未成家的便也就罢了,便是天塌了,靖州还有我们顶着呢,头阵有我们,你们便安心跟在我们身后吧。”靖塘李氏的家主上前打断了桑氏的话。
    他这般做,并非是阻碍他们这些小的替陛下,替靖州效力,只是觉得,家国有难,只要有他们老一辈在的一天,他们就不会让天塌下来,再苦再难,也有他们顶着,如何都轮不他们这些小一辈的。
    “禀陛下,我乃而立之年,家中已有妻室子女,理应在前先行。”天福粮铺家掌柜亦站了出来。
    他以及身后的这些弟兄们,都是成家且有孩子的,万一这他们有个三长两短的,家中自也是后继有人的,不似他们,无一子嗣,倘若不仔细,便成了绝户,始终不好。于情于理,都合该是他们这些年纪比较大的先行...
    经一众认可,此次抢修,分成三批次有序进行。有妻室子女的,是为第一批;成了婚尚未有子嗣的,是为第二批;尚未成家的最后。
    遣散百姓后,沈意玄与徐怀瑾汪道良,以及靖州水司等人探讨千尺堰泄洪事宜;排查掉一些会出现的隐患,确保抢修泄洪可以一切如常进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今日所发生之事,无论好坏,也总要让百姓们知道的。清河让嬷嬷去寻了几个可靠的走货郎,让他们同百姓吹吹风。
    做完一切后,清河路过书房时,瞧见里面的烛火未灭,房内偶有声音传出,是沈意玄他们还在筹划。长夜漫漫,想来一时半会的他们也探讨不完,便让人备了些上好的茶点送了进去,不敢多做叨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