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定下赈济地点
作者:一只摆烂王   一重生,未婚夫就上门提亲了!最新章节     
    崔云珠低头笑了,“婶婶呀,有一个巨大的藏宝库.......”
    她借着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是说给众人听的。
    “那个地方有肥沃的土地可以种粮食,所以嫂嫂就在里面种了好多好多的粮食,里面还有好多瑶瑶见也没见过的瓜果蔬菜和肉,所以以后瑶瑶只要来婶婶家,都可以吃到好多好东西!”
    “还记得刚刚在门口签的字吗?”
    “记得!”
    瑶瑶兴奋的点了点头,“是瑶瑶的名字!”
    “对了,不过婶婶这个秘密不可以往外说哦,只会告诉签了自己名字的人。”
    “瑶瑶签了字可千万得小心,签字之后就不能把婶婶的秘密往外说,连这个想法都不能有,如果不小心说了出去,就会有生命危险的!”
    “瑶瑶不说,瑶瑶不想有危险,也不想婶婶有危险。”
    孩子奶声奶气的答道。
    这孩子真是贴心,也不枉费自己平日里这么疼她!
    崔云珠抱起她猛的亲了一口,众人也算听明白了,还真是仙女啊!
    郑氏好歹是在场唯一一个长辈,她定了定心神,正色道。
    “都听到了没,这事情谁都不许往外说,为了你们自个儿的命,也为了老三媳妇的信任!”
    “谁要是嘴皮子敢张一下,老娘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第一个拿你开刀!”
    陈平被他娘盯的发毛,不自在的挠挠头,“知道了娘,刚刚三弟妹不都说了嘛,说出去会死的,我可不想死。”
    “嘴贫!”
    郑氏的腿还是有些哆嗦,她一步一步走到桌前,看着从来没有见过新鲜玩意儿,跟崔云珠说话都有些不敢开口。
    她小心翼翼的试探道,“老三媳妇儿——”
    “娘,您不必这样,平常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样,我也是阴差阳错才得了这样的机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咱们一家人该怎么相处还是怎么相处。”
    “哎!”
    崔云珠知道大伙儿肯定一下子还反应不过来,热情的招呼着。
    “娘,您吃吃这个,味道可好了。”
    她端了一碗蟹黄煲递过去,里面用料十足,蟹肉、蟹黄还有许多海鲜汇合在一起,味道咸香可口。
    郑氏平日里就喜欢吃鱼,想必海鲜类的也都会喜欢。
    接着,她又按照不同人的喜好都给他们推荐了菜色,一家人围着桌子热热闹闹的吃起饭来,倒没有了一开始的拘谨与胆颤。
    “婶婶,那我以后可以经常来吗?”
    饭后大伙儿坐在院子里闲聊,瑶瑶突然来了那么一句。
    “瑶瑶!”
    小郑氏低声喝止。
    “二嫂,告诉你们这件事情就是想让你们常来,不然里面的东西光我跟相公也吃不完。”
    “我们也想让大家都尝些好东西,要是我们夫妻俩在这儿吃香喝辣的,你们跟娘在家里吃些糙米咸菜,我们心里怎么过意的去……”
    “老三媳妇儿说的对,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她既然敢把这个秘密告诉我们,就是给足了我们信任,再扭捏可就不像一家人了。”
    这事到底是一家之主,郑氏一席话让众人醍醐灌顶。
    “以后咱们常来行,可家里那些不相干的人可千万别往里带!”
    她环视一周警告着众人。
    “知道了娘!”
    “放心吧姑母。”
    大伙儿都一一应道。
    ………
    等家里这边散伙了,村长那边又有事情了。
    昨天搬了粮食回来后,大伙儿都歇了一晚上,现在几个小队长都被叫去村长家商议怎么赈济灾民的事情。
    高应明开门见山,“我打听到附近的村子都空了,所以在想要不咱们就找个离镇上最近的村子。”
    “在那个村口设置赈济站,村里那些空房子还可以放粮食,咱们起锅熬好粥就可以直接布粮了。”
    “每日限量,每人只许领一碗不许多领,老幼妇孺优先,然后才是男人。”
    “这个方法可行,不过得先去看看华岭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村长十分赞同。
    华岭村就是离镇上最近的村,因为离镇上最近,所以格外繁华,村民的日子过的也比其他村的好很多。
    “估摸着他们一早听到消息,就跟着镇上的人撤走了,村里应该没什么人。”
    “不过越靠近镇上就越危险,杀人越货的事情只多不少,镇上也不可能一点人都没有,多的是人不往南边走而镇在镇上盘踞,为虎作伥的。”
    “华岭村便捷,可安全不能保证,得做好准备!”
    陈砚把自己的想法跟众人说了,大家都一致认可他的担忧。
    村长也是这样的顾虑,“但若是赈济的地点离镇上太远了,怕是没什么人能领到粮食。”
    高应明也愁眉苦脸的,他一开始也觉得这个法子有些风险,可是细细思量之后,觉得华岭村是最好的地方了!
    换了别的位置都不可能有这个效果。
    众人都一筹莫展之际,窝在空间里的崔云珠突然出声。
    “相公,我空间里还有一批武器,可以找借口拿出来,这样就不用担心华岭会危险了。”
    陈砚听后心中大喜,立马有了合算。
    他想到上回送给二柱子那把匕首时,用了镇上的老铁匠做借口,这回也可以把他拿出来挡挡。
    得罪了!
    毕竟那位老铁匠确实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搬空铺子走了。
    众人得知有武器可用都激动的拍桌叫好,“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去看看铁匠铺子里还剩下什么吧。”
    “原先的铺子里不可能没多少东西了,老铁匠走后铺子盘给了别的人。”
    “但是他念在我为人老实又跟我熟识,所以告知了他家在镇上的一处小住所,说里面有许多武器托我帮他看守着,眼下这种情况,我们只能不问自取了。”
    “如果他知道我们是用来帮助灾民,想必也会乐意我们拿来用的。”
    陈砚的话漏洞百出,算不上完美。
    可是在这种节骨眼上,只要抓不住实在的错处,也没人能够质疑他。
    高应明甚至提出要跟他一块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