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三进大院,真香定律
作者:橘JOJO   四合院:我脑中的农场拜托大家了最新章节     
    蹬上自行车,一路直达东琉璃厂。
    陈江河顺着门牌号找过去,很快就找到那个三进大院儿。
    自从房子转到陈江河名下,里面原先住的人都被老管家清走了,但是明面上照旧是按租房对外。
    只要街道办不来突击检查,就没问题。
    就算有人举报,也可以说别人家有事,暂时没过来住搪塞过去。
    三进大院最南边儿是一排朝南倒座房,大门开在一侧。
    据说辫子朝时,只有王侯郡王们的府邸大门才能开在中间。
    据陈江河的老妈说,他姥爷孙启仁留下的那个小四合院就是大门开在中间的,而且还没有倒座房。
    还真有可能,那小四合院以前是哪个王府的一部分。
    他姥爷这边的三进大院宅门是最常见的如意门,那个年代大门不是能随便建的,都有规制。
    得根据身份划分,商人家就兴建如意门。
    宅门一侧还有一个小屋子,是以前的门房住的,相当于后世的门卫了。
    进去宅门后,正对着的就是影壁墙,打旁边进去就是前院儿。
    前院的倒座房也称南房,一排屋子中间是挺大的会客厅。
    会客厅两侧分别是以前的仆人住房,有时候也会把客房安排在前院。
    从前院穿过垂花门就是中院,中院面积比前院大出不少。
    正北方是几间主屋,两侧各有耳房。
    东西两侧分别都有厢房,按照以前的规矩,分别是长子和次子住的地方。
    东厢房这边靠厨房,就在通往前院的连廊这里,西厢房则靠厕所。
    从东侧连廊往里走,就是后院。
    前后院子都有连廊,下雨时可以随意行走,也不用担心淋雨。
    陈江河从前院到后院溜达了一圈儿,发现他姥爷这套宅子比普通三进大院超标不少。
    也就前院挺中规中矩,从后院到后院的面积都极大,房间也多。
    就拿中院的耳房说吧,一般的耳房就像他现在住的四合院里,面积顶多五六个平方。
    可这里的耳房进去后,里边却是两间,从外边完全看不出来,这障眼法做的,到位。
    中院的三间正房,光看面积,能顶别人家五间房!
    可能这就是商人的一贯套路,人家喜欢低调,锦衣夜行。
    陈江河此时在正房,这三间房,中间是客厅,左右两边分别是书房和卧室。
    这要是以后能娶两个老婆,还要什么书房,直接大老婆住东边一间,小老婆住西边一间。
    中间隔着个客厅,两边来回跑也方便。
    也就是现在法律不允许一夫多妻,面儿上玩不转。
    他这几个院里房间里都是空的,刚才在前院边走边看的时候,陈江河看着摆放了一些家具。
    当然都是花钱买来的,还是当初四合院里那堆,不过一直被他收在空间里。
    至于中院,将来是自己住的地方,就暂时不放家具了。
    一来自己用的肯定得精心挑选一番,二来他这宅子里的东西,得让人知道别人来送过货。
    不然凭空出现的桌椅板凳算怎么回事儿。
    一般三进大院的后院就一排房屋拉倒,他这里不是。
    虽然后院纵深比中院短了一些,但横向是完全一样的。
    房屋布局也就跟中院一样,东西厢房、厨房、厕所、两侧耳屋,一间不落。
    这要是继续能往后扩建,妥妥的四进大院儿出炉。
    陈江河算了下,这前院有倒座房八间,中院和后院分别有十三间,就这还没算厨房和厕所以及杂物间的。
    拢共说有四十间房子都不过分,就他一家人住的话,根本住不过来。
    就算以后生个三五胎,也完全住的下!
    陈江河合计着,以后真要是能住这边的话,中院和后院的耳房前都有空地,完全可以自己种瓜果蔬菜,这不就不用买菜了。
    甚至他再养点鸡鸭鹅兔子什么的,连肉都能自给自足。
    当然,这些都是他不成体系的想法。
    空间里的农场早都收获了无数次,真要吃,够他们一家人一百辈子都吃不完。
    想到农场,陈江河也不知道伍相现在有没有收到自己的信。
    虽然时间才过去半天,但他觉得就像已经等了三年一样漫长。
    时间差不多该回前门街道了。
    陈江河最后看了眼自己的大宅子,白来的,真香!
    他把门锁上就撤,下午还得继续把账算完的。
    好赖也是一日制八级编外干事,不能明天加班再来啊!
    回到街道办,陈江河没问中午出问题的那笔账目,反正他任务就是核算数据。
    至于是谁出问题,都跟他不搭架的。
    下午刚过三点,陈江河正式宣布完工。
    他把几个做了折页的账本交代清楚后,顺便给自己办了个入职手续。
    看病不花钱的,这得办。
    临走前,他领了三间铺子的房子总共一百二十五块钱,又另外到手五块钱兼职费,这就是一百三。
    舒服了,任务圆满完成,人就撤了。
    等回到四合院前,他想了想,从空间里拿了些肉和青菜,直接放进车把上的袋子里。
    今天关响,吃好点不过分吧。
    走进四合院大门,正好遇到阎埠贵也回来了。
    现在学校放学早,下午三四点钟就能走。
    就是老师的工资真不高,不全怪阎埠贵两口抠搜算计,钱少要养活的人多啊。
    “嚯!陈江河,你这又挣钱了啊!”
    阎埠贵扶了扶黑框眼镜,又开始算了。
    这车把上挂的肉都冒出来了……
    “哪能啊,三大爷,我你又不是不知道,没工作的。
    全靠媳妇挣钱,就这还得攒钱还街道办的房款。
    今儿轧钢厂关响,我把晓娥的工钱领回来了,不然哪有钱买肉。”
    陈江河主打就是一个谦虚,家里穷,好不容易开个荤。
    大门外,傻柱提着个饭盒晃晃悠悠进来了。
    看见前院聊天的陈江河,赶紧喊了句:
    “陈江河,你又得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