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入皇城
作者:扎小瓜   媚青骨最新章节     
    两日后,皇帝寿辰。
    京中彩旗招展,箫鼓喧天。
    皇城内门入口处,自大清早起,进奉贺仪的队伍就络绎不绝。
    马车上堆着装满黄金白璧的箱子,骆驼队里载着中土罕见的宝贝,守门的官员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要查验这家的腰牌,一会儿要清点那家的奉仪,七八个官员忙活了大半日,腰酸背疼,连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
    “快快快,走走走。”
    一名绿衣官员大声呼喝,催促他这边的最后一支队伍赶进城门。
    趁着下一拨队伍还没到来,绿衣官员坐下,拎起桌上的茶壶。
    茶水早就凉了,他扯着脖子喊:“来人,换壶热的。”
    话音未落,辄辄车轮声响起,又有队伍行了过来。
    绿衣官员不耐烦地起身:“谁家的?……哦,是京兆尹府上?”
    京兆尹,从三品要员,比他这个守门的七品小官高出不少品级。
    绿衣官员上前两步,接过几名押送之人的腰牌查看,又往车上瞧了眼:“敢问贵府所呈何物?”
    京兆尹府的带队管家递出一份礼单。
    绿衣官员打开一看,脸色微变:“这……”
    管家道:“大人放心,我家大人已提前向宫里报备过。”说完又递上一张批条。
    绿衣官员看了批条,心中啧啧:
    这京兆尹胆子够大的,皇帝寿辰,人人都挖空了心思,到处搜罗奇珍异宝,不要钱似地往宫里送,轮到京兆尹这儿,他也送,但送的东西偏和别人不一样。
    为了在一干送礼人里脱颖而出,他真是剑走偏锋,另辟蹊径。且不说他送的东西好不好,只要它们一亮相,保管震惊四座,人人瞩目。
    绿衣官员朝管家道:“照规矩,所有进奉之物均得查验。”
    “那是当然。”管家朝旁让了一步,“大人尽管查。”
    绿衣官员背着手,踱到车旁。
    车上装着一排箱笼,外罩黑布,缝隙底下透出精钢栅栏。
    绿衣官员朝前凑近,作势想要探头,被马车上的人拦住。
    “大人,”百里嚣道,“危险。”
    绿衣官员轻咳一声,挺直腰杆:“把布掀开。”
    百里嚣朝管家望了眼,见他点头,抬手掀开笼布。
    “咚!”一张血盆大口撞了过来,栅栏猛地一晃。
    绿衣官员骇了一跳,朝后连退两步,差些跌倒。
    “大人,”管家上前扶住他,“没事吧?”
    绿衣官员惊出一身白毛冷汗,他软软抬起胳膊,指着笼子里的野兽:“这么大一只?”
    笼子里不是别的,而是一只狼。
    一只体型巨大的狼。
    绿衣官员看过礼单,知道京兆尹进奉的是野外活物,其中有狼这样的猛兽,但没想到这只狼与他印象中的土狼截然不同,瞧这个头,直立起来怕不比他还高?
    绿衣官员的目光扫过笼子,笼子里的狼幽幽盯着他,嘴唇掀动,露出猩红的牙肉。
    绿衣官员脖子发凉,觉得自己肩膀上仿佛搭了一双狼爪。
    他抽回视线,就听管家道:“我家大人说了,陛下喜欢大的。”
    绿衣官员咽了口唾沫,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心中咒骂:
    去他娘大的,京兆尹简直疯了,虽然陛下喜欢打猎,但这么危险的玩意儿,他难道不该送去猎场?就算要往宫里送,也该送些羊啊鹿啊猴子天鹅什么的。
    京兆尹府的管家见他迟疑,小声安抚:“大人放心,这些笼子都由精钢打造,外面还捆了铁链,别说是狼,就算是一头熊,也能把它锁住。”
    绿衣官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说得好听,别以为我没看见,你从一开始就躲得老远。
    他再看向马车上的百里嚣,这人倒是条汉子,坐在一排铁笼当中,面不改色,神情悠然,仿佛他身边关的不是猛兽,而是一只小鸡仔。
    绿衣官员深觉自己倒霉,这一天天的,守着皇城本来就事多,他们平时查人不算,现在还要被狼吓,京兆尹怎么不送熊和豹呢?也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吃了熊心豹子胆。
    绿衣官员犯愁地嘬着牙,站得远远的,让百里嚣将所有笼子的黑布一一掀开。
    瞧,这样的狼还不只一只。
    绿衣官员抠抠眉毛,一边在心里骂娘,一边给京兆尹家的贺礼盖了戳。
    走吧走吧,反正进宫还要再查一拨,到时这些贺礼能不能留下,总有人出来说话。
    百里嚣收起腰牌,倚着箱笼,随着马车晃晃悠悠进了皇城。
    长街另一端,苏青冉和叶灵芝站在看热闹的人群中,直到百里嚣的身影彻底消失,两人才转身离开。
    傍晚,城中花灯次第亮起,雕车宝马不绝于路,参加寿宴的大臣们陆续进宫。
    百官席位依照品级,从殿内排到殿外,出席寿宴的不只有官员,还有他们的家眷,而皇帝这边,也由皇后率领诸多妃嫔列坐于席。
    雁安宁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她身份特殊,地位尴尬,后宫妃嫔不敢与她走得太近,她与兰贵妃发生冲突的消息传出以后,众人见她更是如见洪水猛兽。
    好在她次日就搬去了梧桐苑,不说她感觉如何,那些原本住在她与兰贵妃附近的妃嫔们都大大松了口气。
    雁安宁入宫第一天得罪了皇后,第二天得罪了兰贵妃,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管她是不是无辜,周围的人明哲保身,都想离她远远的。
    雁安宁对于众人的目光视而不见,她从原来的院子里挑了两个小宫女,随她和阿韭一起搬到了梧桐苑。
    梧桐苑地如其名,庭中种有高大的梧桐,叶片早已在寒冬中落光,光秃秃的枝桠衬得庭院分外冷清。
    梧桐苑不大,更像是以前给杂役住的院子,雁安宁搬进正房,阿韭为了方便就近照顾,住在隔壁耳房,院中西北角有座闲置的厢房,便分给了跟来的两个小宫女。
    她们四个最近都很忙,阿韭带着小宫女忙着收拾院子,将陈年落叶、蛛网尘灰打扫干净,雁安宁则忙着抄写宫规。
    一百遍的宫规,她抄了两日,还剩十之七八。
    大殿中光华遍地,罗绮飘香,雁安宁端坐在桌后,眼观鼻,鼻观心,两手笼于袖中,漫不经心地揉着手指。
    耳边笙歌管弦,巧笑新声,喧哗得仿佛集市,然而这样的热闹在一声磬响之后戛然而止。
    寂静如荒漠一般吞没了大殿。
    “起!”司礼官号令。
    君臣百官,家眷妃嫔,齐齐起身,垂手而立。
    慢吞吞的脚步声响起,像在地上游行的蛇,慢慢滑上宝座。
    “跪!”
    司礼官一声令下,在场诸人伏地叩首。
    “平身。”
    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凉,爬过雁安宁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