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缘悭三面
作者:扎小瓜   媚青骨最新章节     
    冷风吹过,梧桐树上传来几声枭鸟的鸣叫,在这寂静的夜里骤然令人心惊。
    雁安宁用手捂了捂冰冷的脸。
    去年父兄回京,某日用过晚饭,一家三口坐在院中喝茶消食,父亲聊起天下大势,曾对他们讲过这样一番话——
    “北缙虽然势大,但它内争外斗,横征暴敛,迟早必会生乱。西齐虽然占据地利,但他们国主年逾六旬,壮志已消。至于东边夷越,他们向来一盘散沙,不值一提。要说最有可能影响天下大势的,多半要落在南方。”
    雁来喝了口茶,又道:“南方势力众多,领头之人大多年富力强,这里面,后平、南阳先后称王,两位新王野心勃勃,不会久居人后。”
    雁长空问:“爹,你说了这些,是不是还忘了一支?”
    “你是说西南军?”雁来沉吟,“我不是忘了,是这支队伍不好评价。”
    他仔细想了想,才道:“西南军早年并不出众,直到五年前才异军突起,两月之内连下三城,从此在西南站稳脚跟。随后他们时打时停,别人打得火热的时候,他们却老是按兵不动。”
    “这我不同意,”雁长空道,“他们要是打得少,怎么可能拿下十一个州府。”
    “这就是我说的,西南军不好评价的地方,”雁来道,“这十一个州府之中,至少有两个州是望风而降。”
    他看看自己的儿子:“两个州就有二十多个城池,这里面纵然有西南军军力强盛,难以抵挡的缘故,恐怕还有别的原因。”
    他说到这儿,对雁长空又道:“西南军的统领百里嚣,与你年纪相仿,论起打仗的本事,不知你俩谁更胜一筹,但他日若遇上,你千万不可小瞧了他。”
    雁安宁在旁打趣:“爹,你远在北边,从没见过百里嚣,你怎么知道他有多厉害?”
    “我指的不光是打仗,”雁来道,“以西南军的势力,大可以像后平、南阳那样,定都为王,但百里嚣仍以将军自称,此人若非有勇无谋的莽夫,便是大有所图。”
    大有所图,这四个字是雁安宁的父亲对百里嚣最好的评价。
    但世上大有所图之人比比皆是。
    许多人向着一个大字,占了一个图字,却最终镜花水月,空耗一场。
    雁安宁当时听了,没把这人放在心上,如今与真人打过交道,不免对百里嚣的“大有所图”有了另外的想法。
    今晚他的属下冒死进宫寻他,可见他留在皇城并非早有预谋,那么百里嚣此行多半不是为了扰乱大衍。
    雁安宁想到此处,轻轻叹了口气。
    扰乱大衍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死皇帝,皇帝若死,大衍必乱。
    不过这样一来,大衍的土地必然烽烟再起,西南军夹在大衍乱军与南方势力之间,就算能够混水摸鱼,得到的好处也远不及隔岸观火。
    所以大衍不能乱,百里嚣也没那么傻。
    他既然不想杀皇帝,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想与大衍交好。
    只有这样,他一个西南军的统帅,才会亲自来到京城。
    以眼下时局判断,南边的后平与南阳都在抢夺地盘,他们若想北上,便要先过西南军这关。
    西南军的势力不及这两家,如果想要维系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与大衍结盟,这样不但能免于腹背受敌,还能得到大衍的助力。
    雁安宁认为,换作是她,也会选择这个法子。
    不仅是她,她父亲,她兄长,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统帅,都会采用这个法子。
    至于百里嚣为何要隐瞒身份,当然是为了安全。
    大衍与西南军从未打过交道,双方初次接触定要试探一番,看百里嚣的行径,他来京城这事一定还未与皇帝通气,那么如果他想结盟,会从何人入手?
    满朝文武,哪些人有资格与他交涉?又有哪些人能够左右朝堂局势?百里嚣肯涉险前来,是不是早已和某些人私下达成了协议?
    雁安宁裹紧身上的披风。
    倘若百里嚣当真与大衍结盟,大衍南方便多了一重屏障,这对稳定边境是件好事。
    只是可惜,他从此也会成为皇帝的盟友。
    雁安宁将双手揣入袖中。
    自古以来,人们评价一位皇帝,最看重的就不是他的私德。
    百里嚣的言谈之间虽然好像对大衍皇帝看不上眼,但成大事者,一切以大局为重。
    他今日可与她并肩驭兽,他日未必不能和皇帝把酒言欢。
    雁安宁下意识地摸了摸手腕,腕上干干净净,别无他物。
    她坐在院中发了一阵呆,起身走回卧房。
    阿韭恰好在这时醒了,她迷迷糊糊地喊:“姑娘?”
    雁安宁应了声:“我没事。”
    阿韭突然清醒:“刚才有贼人——”
    “不是贼人。”
    雁安宁点燃烛火,目光扫过,只见桌上放了一堆金灿灿的物件。
    是她用来做小弩的发钗。
    发钗边上露出一枚象牙白的利齿,是一颗獠牙。
    雁安宁拣起獠牙看了眼,果然是原来那颗。
    先前她与百里嚣在黑暗中打斗,百里嚣将獠牙夺了过去,不知何时又将它放在了桌上。
    阿韭下了床,恍恍惚惚走到桌前:“姑娘,不是贼人又是谁?”
    那人身手太厉害,她才两个回合就被打晕,根本看不清他的面貌。
    “是熟人。”雁安宁没打算瞒她,“就是那位驯兽人。”
    “他这么厉害?”阿韭怔了怔,忽然惊呼,“不对!他半夜来姑娘房里做什么?他是采花贼?”
    雁安宁的心情原本有些低落,闻言,先是一僵,随后哭笑不得,隐隐地,又像是出了一口闷气。
    “他不是采花贼,”雁安宁道,“以后遇见,你就当不认识。”
    阿韭困惑地看她一眼,指了指她手中的獠牙:“这是什么?”
    雁安宁摸了摸锐利的牙尖:“别人掉的。”
    阿韭纳闷:“谁掉的?”
    雁安宁将獠牙扔给她:“先收起来吧。”
    “哦。”阿韭乖乖走到一旁打开首饰匣子。
    她忽然“啊”地一声,转过头:“姑娘,这是颗狼牙,是那个驯兽人掉的?”
    “就当是吧。”雁安宁随口应道。
    她拿起桌上的发钗,将它们一根根重新拼接起来。
    看着手里恢复原样的小弩,她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战场上即使只剩下你一人,也不要忘了捡起你的武器,不管它有多脆弱,它都是你最后的凭仗。”
    雁安宁摆弄着小弩,慢慢笑了下,她想起袖子里还有一瓶药膏,将它取出来,放在桌上。
    送她药膏的那个人,算得上是个好人,但她和他之间,恐怕注定只有三面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