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锦鸡贺礼
作者:莒州识字班   红星仓库最新章节     
    第二天,临近午时,何硕车马辚辚的赶来,带了一板车的各类点心、绫罗绸缎、各年龄段的玩具把件等。
    一进前院,就看见一排用竹篾撑开的兔皮,晾在晒场上。他还没等发问,鸡圈那边儿传来扑棱声。
    他撩袍急忙跑过去。
    好家伙,色彩缤斓的锦鸡!
    “二哥、二哥,”他急忙喊住捉鸡的萧山。
    萧山扭头,笑着说道:“来啦?”
    何硕腆着脸,说道:“二哥,这俩锦鸡卖给我呗?”
    萧山捉住两只半大鸡钻出来,问道:“你要了干嘛?这可是萧瑾要了尾羽做毽子的。”
    何硕说道:“我想用来作为给我母后的节礼。”
    萧山抬眉,叹道:“你来得及是,再晚一刻,就是辣子鸡丁了!”
    何硕眼睛一亮:“什么辣子鸡丁?”
    “午饭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萧山把笼门关上,笑道:“住一宿?那我去弄个合适的笼子,给你把锦鸡装上。”
    “好!”何硕乐滋滋的跟在萧山后面。
    萧山拿着鸡,到外院厨房杀了,褪毛去脏,斩成小件;满满一大碗鸡血滑到开水里烫煮定型。
    萧枫端着一个大托盘,里面是择洗干净的各类食材。
    何硕熟门熟路去烧火,但是被萧海赶出去了。
    待到从未闻过的辛香刺鼻的味道飘散出来,何硕连打了几个大喷嚏,才知道为何萧海说:“一会儿你会受不了!”
    待所有菜肴上桌,何硕品尝了几口辣子鸡丁、宫保鸡丁,彻底停不下筷子。
    吃饱喝足,往后一靠,何硕满足的在心里喟叹:“真好!”
    待桌子收拾干净,何硕让内侍将带来的礼物全部拿过来。
    各类布帛被萧云直接送到了内院,锁进库房。
    玩具点心被摆上大桌,孩子们自己去挑选。
    “萧兄,现在府上应该有很多布匹,为何还不换新衣?”何硕看到萧家兄妹穿的还是侟旧衣衫,很是不解。
    萧云答道:“当时置办的有点多,弟弟妹妹们长的又快,就不值得做新衣了。”
    “是不是不会做新衣?”何硕皱眉说道。
    萧云赧然。
    “最近掖庭局有一批出宫的官婢,里面有些擅长女红的婢子,不若中秋后我给你送两个过来。”何硕笑道。
    萧振洲示意萧云答应。
    萧云抬手抱拳,说道:“谢王爷!”
    何硕大大咧咧的摆摆手:“嗨,跟我客气啥。”
    翌日,吃罢早饭,萧山将一只公鸡一只母鸡,用精美的一人高竹笼装好,然后绑到何硕的板车上,又给他装了很多“萧枫”制作的曲奇饼、点心。
    何硕又意气风发的回了宫城。
    他驱车进了皇宫,直奔太后的慈宁宫。
    太后听说和硕带着一大车礼物过来,激动的连鞋子都没穿好,就在宫女的搀扶下奔了出来。
    “母后!你看,儿臣给您带来什么?”何硕高兴的跳下马车,一把扯下遮盖的黑布,锦鸡展开羽翼在笼子里飞了起来。
    “哎!哎!哎!祥瑞啊!”太后喜得眼都睁不开了。
    “儿臣这是特意去寻来送给母后的中秋礼!”
    何硕又吩咐慈宁宫的内侍们将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搬到殿内去。
    自己踏上台阶,挽了太后的手,喜笑晏晏边说边进殿:“母后,您上次尝了说很好的点心,儿臣又去给你寻了些。”
    “哦,还是那个呈献高产麦种的萧家?”太后不动声色的问道。
    何硕腼腆一笑,说道:“是。”
    “你跟他们家走的这么近,小心一些总是好的。”太后拍拍他的手。
    “他们七兄妹都是孤儿,再说了,儿臣就是觉得他们写的话本子不错,后来发现做的点心也不错。一来二去,慢慢就熟了。”何硕没心没肺的回答。
    “他们没拜托你做点儿什么?”太后不太相信。
    “能拜托啥?儿臣又没有实权,也不喜欢那些东西。”何硕停了停,迟疑的看着太后,说道:“母后,儿臣倒是想要帮助他们一下,就是不知合不合适?”
    太后慢慢坐下,不动声色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怎么帮?”
    “他们家没有人会做衣裳,至今穿的还是典当行买来的侟旧衣衫。”
    “儿臣想从这次放出宫的掖庭女里,选一两个手艺好,心性好的,送给他们!”
    何硕说到这里,示意宫女端了铜盆来,自己净了手,然后打开点心盒子,捡了一块曲奇饼放到太后嘴边。
    太后笑意难抑的张口咬了,细嚼几下咽下,笑道:“你倒是想的周到。”
    “行,待会儿你拿了我的牌子,自己去挑。也不用是名单上的人,看上哪个,是哪个吧!”
    何硕高兴的应了,又跟太后说了一个时辰的话,太后乏力,差宫女拿了牌子给他。
    何硕告辞出了慈宁宫,直接去了掖庭局。
    这掖庭局就是一个教化宫女太监的地方,也是犯错妃嫔公主思过的地方。
    一般的罪臣家眷,被罚没良籍之后,由司农寺发配到掖庭局,然后经过教化,充做宫人,或者作为赏赐赏给有功的大臣。
    内侍省中设有蚕室,有技能宫人的则可以养蚕、抽丝、织布、缝制衣服等,缝制好的衣服供后宫使用。
    掖庭局有大量宫人,养着他们也是一笔绝大的开支,所以每有节庆、大事,皇帝都会放一部分宫人,发配银两,送出宫去,自由嫁人生子。
    何硕亮出太后腰牌,掖庭令亲自作陪,去到蚕室。
    这里有两百多个专事女红的宫人,各司其职,忙忙碌碌。
    他们每经过一位宫人的身边,宫人就立即屈膝行礼,马上又回到工位。
    转了一圈,何硕终于发现一位三十几岁的宫人,由一个四五岁的小女童陪着,倚在一个廊柱上,静静发呆。
    掖庭令介绍道:“这位宫人原是一名民间选拔上来的秀女,入宫十五年了,绣的一手好花,裁衣制作也是一把好手。”
    “年初不知何故伤了眼睛,如今就在出宫的名单上,可惜,她家里并没有人前来接她。估计没人了。”
    何硕探头问道:“这眼疾,影不影响裁衣、制衣?”
    掖庭令笑道:“一般的制衣是可以的,就是不可再制宫衣。”
    何硕用扇子敲敲手心,说道:“就她了!”
    掖庭令迟疑了一下,说道:“王爷,您看那个小宫女。那是她收在身边的……”
    何硕无所谓的说道:“两个就两个吧,走走走,办手续去。”
    说完,扭头就走。
    掖庭令差了两个女官去通知那个宫女,赶紧跟上何硕,一起去了司农寺。
    等到手续都办完,何硕一出宫门,就看见那个宫女抱着一个包袱,牵着那个小女童,身姿柔婉的低头等在路边。
    他笑了笑,挽了一个鞭花,让随身内侍将人和马车一起送回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