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修水利网
作者:莒州识字班   红星仓库最新章节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到了九月初一。
    庄头把佃仆们喊起来,天几乎还是黑的。
    一人喝了一大碗热腾腾的米酒,带齐家伙事,赶着耕牛骡马就下了田。
    早餐是在地头上吃的,一直到暮色四合,两百亩地被平整完。
    今年萧振洲兑换了更多的耧车出来,还有了洒水车,结构跟耧车差不多,不过出的是水。
    第二天,佃仆们将提前醒好的麦种带到地头,底肥也都用干土搅和的稀碎均匀,提前挖好的沟渠引来河水。
    庄头在牛头骡头系了红绸,一碗烈酒下肚,大家伙儿热情满满地开始播麦。
    萧枫带着仆妇们准备了很多的白面饼子、卤兔肉,炖的软烂的菘菜一大盆一大盆的端来,咸香咸香的送到地头,就地埋了锅灶,煮起糖水。
    佃仆们劳作的心甘情愿。
    酉时中,整片麦田播种完了。
    趁着热情,又把开出来的荒地平整好,干到暮色低垂,这才收了工。
    一连劳作了六天,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冬小麦。
    村民们来借耕牛骡马,甚至是耧车、水车等等,萧家都同意,如果愿意,一天出二十文,还可以雇佣佃仆去帮忙。
    萧云萧山和里正巡视地头。
    里正几次欲言又止。
    萧云说道:“里正叔,你有啥事儿,尽管说,如果能帮上忙,我们兄弟义不容辞。”
    里正讪讪的笑着答:“我看你们挖的沟渠很有章程,比南衙里的水部徭役设计的都好。”
    “我琢磨着,这法子,能不能给咱村里也设计一套?”
    萧云肃容说道:“有利民生,自是义不容辞。待秋播后,咱们就一起组织了乡亲们开工。”
    里正点点头,开怀大笑。
    这轮秋播,全村持续了半个月,较往年提前了十天完成。又因为都是按照萧家提供的法子播种,出苗竟是又快又好。
    萧振洲这半个月没闲着,他在萧云提出要求后,天天飘飞在外面,将石家疃的沟沟坎坎,角角落落都扫描到了。
    饶是红星仓库科技无比先进,依然是用了好几天,才设计出非常适合当时代的水利工程图。
    萧云拿着工程图,跟里正讨论了一上午,算出来要想在落雪前完成,竟然要全村男劳力都投入,劳作一个月才成。
    免费劳作不可能,得去南衙水部申请经费。但是,这没有先例。
    里正想了一晚上,决定去试试。
    九月二十日,里正一早穿戴整齐,带齐了文书和设计图纸,又默背了一番说辞。
    坐着萧家提供的骡车去了京城南衙。
    他递了身份牌子,等了一刻钟就被召唤进去。
    水司提举是个面白黄须五十岁左右的汉子,他一脸激动地拿着图纸,问他:“这出自何人之手?”
    里正按照跟萧云商量好的答道:“我们全疃的人,在萧家大郎的协助下,一起想的。图纸萧家大郎君画的。”
    提举不信,当面上还是赞叹道:“群策群力,实乃幸事!”
    “这个想法儿很好!款我拨给你,还会帮你征徭役。但是,事成之后……”
    里正立即心领神会,大声背台词:“提举为民殚精竭虑,出此详策,实乃我等幸事!”
    提举满意的一捋胡须,点点头,说道:“你回去吧。三日后,会有衙役带着征集的五百役夫前去石家疃。”
    “你们村民也可以参加。一人一天十五文钱,不管饭。就给二十天工钱。干完为止。”
    里正答应了,兴冲冲回去跟萧云商量。
    萧云问里正:“这征集的役夫,夜间住在哪里?”
    里正答道:“席地合衣而眠!”
    萧云皱了眉头。
    如今更深露重,睡在地头可是会生病的。
    里正叹气道:“郎君家有豪财,不需出徭役,实在是不知,每次征徭役,都会折耗好些人。”
    “有那体弱的,当场就没了;也有攒了病根,回去久治不愈,没掉的。 ”
    萧云皱眉沉思。
    翌日。
    萧云征集了农闲的村民,去山上割茅草,劈细木,摊晒了一日。
    争取役夫到来之前,在荒地上搭起五十一间茅草屋子,屋子地上细树枝打底、软茅草做垫,搭了草铺。
    即使不能常住,但给役夫遮一个月的风霜,足够。
    第三天,一大早,萧山就打马进了京城,一直到下午才跟何硕一起回了萧宅,一同来的还有三四皇子。
    第四天,五名衙役驱赶着五百名衣衫破旧的役夫前来。
    衙役一到村头,就看见了萧家气派的宅子,心里就起了念头。
    里正客气的引着人到了荒地棚子前,让他们十人一间,分了住处。
    衙役们住了最好的一间,黄泥糊了墙壁和屋顶,不会漏风。
    衙役们心存念头,大喇喇地说道:“也没听说你们这石家疃有啥大人物,咋还起了这么好的宅院。专门给爷们准备的?那爷就住进去了!”
    一边说着一边哈哈笑着往萧宅走。
    不成想,还不到前院,就被几个玄甲长枪的侍卫截住。
    侍卫大声呵斥:“何人大声喧哗!不知皇子们居住在此吗?”
    几个衙役一愣,灰溜溜的回了荒地。
    到了午间,萧家大宅一车车的大木桶装满了热汤热菜,送到了荒地。
    里正慷慨陈词:“石家疃修建水渠,硕合亲王和三四皇子体恤民生,闻讯赶来,如今住在萧家。”
    “萧家郎君娘子,思及更深露重,提前组织石家疃村民搭了草屋,以免诸位露宿之苦。”
    “劳役期间,萧家每日无偿提供一餐热水、热菜汤。若有不适,可提供药草。”
    役夫中有出徭役经验的,感激涕零。
    那第一次参加的就跟他们讨教,听说了以往徭役惨状,心下唏嘘,对萧家也心生感激。
    萧家诸兄妹陆续收到功德点。
    刚好袁家宅院已经建好,只等晾一个月就搬进去。
    那些帮工的村民都去报名修水渠,一日十五文,算是高价。
    里正就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安排自家村民挖各个节点的池塘,并且整个水渠的加固和固边的关键部分,都是用的自己人。
    工程进展的很快,第十八天上,各个渠道都挖通,只留通河道的最后一段,等着第二天,大吉之日,由提举亲自下铲。
    三四皇子在工程期间来回看了几次。他们也盯上了这最后一铲。
    何硕天天不是躺在摇椅上,就是跟着萧山进山猎兔子,对工程一点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