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门五秀才
作者:莒州识字班   红星仓库最新章节     
    五皇子头也不抬的说道:“皇叔请愿,自去封地,父皇不允。”
    “皇叔大闹除夕宫宴,飞起玉盘磕伤了莞贵人的脑袋。看他实在闹得不成样子,父皇给他重新划了封地。”
    “由原先离京城一千五百里地的天南府,划到了京城北四百里地的真定府。皇叔不愿意,执意划去离京八百里的天间府。”
    “父皇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二月二那天,他就就藩去了。皇祖母哭了一个正月。”
    萧云恍惚。
    天南府,富庶之地。
    真定府、天间府都比邻大蕃国强占的幽云十六州,大蕃兵匪时不时南下劫掠,且连年天灾,京城大半流民都是来自那里。
    这可真是皇帝的“真兄弟情”!
    没有何硕压制,五皇子的随身内侍狐假虎威,不仅让侍卫住进了外院,日常起居还要三跪六叩,极其繁琐。
    萧家兄妹更加谨慎,借口春耕忙碌,陪五皇子玩耍和整活的心思是一点没有。
    五皇子待了三日,实在无聊,自行离去了。
    萧家众人长舒一口气。
    到了三月,红薯苗长至五寸长,佃仆们将其移栽到起好陇的新垦荒地。
    考虑到冬小麦种植面积翻倍,庄头在荒地上开拓了三十亩晾晒场,压得平平整整。
    田野里一片欣欣向荣。
    萧家兄弟们的备考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四月份他们都要参加童生试的最后一试——院试。
    嘉禾皇帝虽然穷兵黩武,但是在选拔人才这一块儿,一点儿都不含糊。
    童生试,只要想考,且交的起二十两银子,不需要引荐,也不需要保人,随便去考。
    六兄弟日日闻鸡起舞,勤学不辍。眨眼间院试的日子就到了。
    天不亮,麻姑就从内院提出五个篮子,一样的款式,一样的装饰,里面也装了一样的笔墨砚、饭食干粮等物。
    兄弟几个坐了马车,刘祥也背了干粮,坐在车辕上充当车夫,静悄悄的出发了。
    进了南衙,在门口接考生的侍卫领着五兄弟前往考区。
    刘祥等在外面。
    到了午时,萧云骑马带着萧瑾来了。
    他们俩在家感觉实在煎熬,恰又想起今年的房租还没收,就干脆打马过来。
    他俩先去收了租子,又去南衙附近的客栈定了四间上房。
    这才找到了刘祥。
    萧云把客栈出入牌子交给刘祥,让他去把马车寄存了,顺便歇一歇。
    院试是考一天歇一天,总共需要五天。
    五天后的下午,萧云去退了客房,在南衙门口接了无兄弟,八个人一路欢笑回了石家疃。
    休整两日,到了四月下旬,冬小麦也到了收割的时候。
    虽然有四百多亩的冬小麦,但是他们劳力也多。
    热火朝天的抢收持续了三天。
    饱满金黄的麦粒儿晒到了晾场上,萧家六兄弟都戴了蔑笠,执了木锨,时时翻晒,看场。
    突然,刘福骑着马,一边喊着一边跑过来,身后跟了三个披红挂绿的士兵。
    “喜报!喜报!萧山!萧雨!萧海!萧林!院试名列前茅!高中秀才!”
    兄弟几人摘下蔑笠,快步走到晒场边上。
    报喜兵一下跳下马,将喜报放进萧云手里,萧山摸出三枚银锭子分别交给兵士。
    报喜兵在手里掂了掂,喜笑颜开地说道:“恭喜郎君!贺喜郎君!”
    说完翻身上马,快速远去。
    萧枫抱着木锨,瘪着嘴,眼泪汪汪的看着大哥。
    萧山笑了,说道:“一次不中,还有下次。哭什么?!”
    萧云摸摸他脑袋,说道:“这两天去买个厨娘,你以后少研究吃的,多读书。”
    萧枫不乐意了:“我刚想开了,哥哥们都做官,养着我就行了!”
    萧云严肃的看着他:“你倒是想得开。不过,谁有,都不如自己有,你可真要想明白。”
    萧林挤过来,拉着萧枫的手,仰头说道:“五哥,我养你!”
    兄弟几个都笑起来。
    麦子晾晒完,全部装好,称重完,一核算——三十五万斤!亩产将近八百斤!
    庄头笑的眼睛都要睁不开。
    萧云指挥着将麦子全都拉回前院,收起来二十万斤,另外十五万斤放进库房。
    第二天庆王果然带人来了。
    他交给萧云两千两白银,就挥手让官兵带走了粮食,一斤没给他留。
    他客客气气地说道:“父皇赏赐布帛等物,随后就到!本王就先告辞了!”
    说完,水都没喝一口,转身走了。
    到了下午,宫内果然来人,还带了皇帝口谕,大抵就是:萧家种粮有方,年年高产,希望今岁多开荒,多种粮食。又赏纹银布帛若干。
    目送公差走远,萧云转手把布帛递给了庄头,说道:“这些棉麻之布料,很是适合田间劳作。你们拿去制衣吧。”
    庄头接过,他看出来萧云不开心。
    萧云走了两步,又倒回来,说道:“隔壁袁家即将添丁,分给他们两匹棉布吧。”
    庄头急忙应了。
    萧云不开心有他的原因,现在市面上小麦一斤三十文铜钱,而这皇帝却是以半价强抢他的粮食!
    萧云回到外院书房,自去读书习字。
    且说萧山。
    他一大早就进了山。
    最近天气转热,订购煤球的越来越少。
    他来看看,顺便叮嘱他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一进矿区,就看见矿工们根本没开工,而是聚在一起,嘻嘻哈哈。
    他走进来,矿工们闪开,让出一条路,乐呵呵跟他打招呼。
    他笑着回应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地上绑了十几个流民,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
    萧山让人给他们松绑,然后坐在大石头上审问了一番。
    原来他们都是逃窜回来的官兵,不敢走大路,一直潜行在澜沧山脉内。
    前些日子看见这边有升起的烟火,就想着前来打劫,找些吃食。
    没想到这里藏了这么多壮汉,自己这些人根本不是对手。三两下就被制服了。
    萧山说道:“你们既然无处可去,那就留下吧。开山挖矿,不生叛逃之心,可保你们衣食无忧。”
    说完,他手一翻,递出去十几粒糖丸,继续道:“这是毒药。需要一月吃一次解药,要不然就回肚穿肠烂而亡。”
    逃兵们惊恐的睁大了眼睛,连连摇头。
    刘武带了人上来制住他们,强硬的给他们塞到嘴巴里,灌了水冲下去。
    十几个人衣衫尽湿的呆坐在地上,如丧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