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冶铁炼钢
作者:莒州识字班   红星仓库最新章节     
    人,生而追求光明。
    天间府城外一百多个粥棚,其内炉灶的火焰,吸引着源源不断的灾民前来,
    直到第五日,环绕京城的流民乞丐开始急剧减少。
    天间府,其下辖七县一州,户,口 ,地顷。
    其境内连年灾害,颗粒无收,百姓大多流离失所,辗转南下,混为乞丐。
    如今口口相传,天间府豪绅,感天地好生之德,在硕合亲王带领下,燃起人间烟火,庇护一方百姓。
    长年在外忍饥挨饿,眷念故土的普通百姓,拖家带口,重返家园。
    这些日子,萧振洲四十五个分身,不分日夜,飘忽天地间,采集山川土地湖泊池塘数据。
    AI老师时时共享信息,终于在第八日计算出目前最合适的水利开挖计划。
    萧振洲一夜间将主要水利干道以石灰画好线,尤其是重点的池塘湖泊的拓挖清淤地点,新的蓄水调节池塘,都用加粗的石灰线标注。
    这一日,登记在册的灾民已有十二万之数。
    劳力占七成。
    混了草秸、塘泥的城墙,厚重高耸。
    新立的城门也加厚固定。
    其上了望塔,专门修建了机枪射击口。
    城垛已经预留炮筒的位置。
    城内被砍坏的墙壁、地砖也焕然一新。
    热火朝天的景象,吸引了更多府城市民加入赈济队伍。
    第九日,萧山张贴告示,募集义勇者,协助亲王护卫维持秩序,组织建设。
    灾民们群情激越,仅仅半日挑选募集万人。
    萧山将其百人一伍,每伍安排一位战士带领。
    取缔亲王护卫头衔,以1开头建团,101团,102团,……一直到200团。
    待到日暮之时,所有军团集结完毕,列成不算规整的方阵。
    萧山巡视过,让他们以团为单位,第二日凌晨携带各自家眷,徒步赶往划定的废弃自然村,安定好后,选出里长,前来报到。
    第十日凌晨,天刚蒙蒙亮,粥棚里冒着腾腾白雾,浓郁的粥香四处弥散。
    即将跟随兵团迁徙的灾民,规规矩矩充满期待的领取食物和干粮。
    卯时一刻,队伍陆续出发。
    萧振洲倏忽飘飞,匡正他们的行进路线,指引目的地。
    等一百个团走后,府城还留下大约三万人。
    待这三万人也吃完早食,萧山做了简单的分工说明。
    接下来这三万人中,十六岁以上,无论男女,一起前往沧河,循着规划好的路线,开挖水渠。
    待到主水渠开挖完毕,会把所有人分到各个村庄定居。
    规矩还是同前,以工代赈,按积分兑换食物。
    孤寡老弱,家里无劳力者,可以从事烧火捡柴等力所能及的工作。
    他们必须赶时间。
    再等一个月,就是高粱、春麦等秋收作物收获的季节,也是藩人开始劫掠的时候。
    相比天间府热火朝天的建设,石家疃的时光悠闲了不少。
    红薯的藤蔓已经伸出去很长,需要间叶。
    萧雨将间下来的蔓藤交给萧振洲收走,全部种到了矿区的山上,不拘有没有垦荒,就是随手埋下。
    再接了水管一通喷洒。
    谁知道不过是十几天,竟然大部分活了!
    这个萧振洲的分身就是专门留在石家疃和煤矿的,并且萧云给了他极高的自由度。
    鉴于赈灾每日能收入海量功德点,萧振洲大气的兑换了几个炼铁高炉。
    然后在某一天半夜三更,偷袭了澜沧山脉北段的一个大蕃国石灰石矿。
    接下来一切顺理成章,他操控着所有设备日夜挖煤——洗煤——炼焦,偷石灰石矿——炼石灰——制消石灰,挖铁矿——选铁矿——炼铁,玩的不亦乐乎。
    看着每天自己“哐哐!”上工的各类设备,矿工们由害怕到惊奇,再到该干嘛干嘛,已经麻木了。
    目前矿场已经有三百多人,最早俘获的那一批一百人已经完全融入,并且表现得比那五十几个刘家人还要“爱岗”。
    他们每天早上一定要跟在刘家人后面,跑步、打拳、耍棍、舞枪;主动管理后进者,并且想方设法要取得萧云的认可。
    他们渴望,有一天也可以人手一把那漂亮的刀,那威猛的枪!
    刘家人自然对送上来的陪练不客气,每天操练的他们吱哇乱叫。
    萧林每三天带着自己的小本本来矿场,对每一位矿工嘘寒问暖,还时不时组织他们一起看华夏抗战神剧,唱红歌,认字、读书。
    主打的就是丰富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团结每一个可造之材。
    矿工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极速提升着,对萧家的粘合度急剧上升。
    萧云总觉得忘记了什么,直到七月初到了矿厂,萧振洲乐呵呵跟他展示自己炼的各种规格的铁锭。
    他才恍然大悟。
    打造武器和农具!
    他先询问了炼钢设备的兑换价格,直接花用两亿三千万点,兑换了一整套蒸汽发电转炉炼钢轧钢生产线,包括了冶钢——轧钢——热处理——机械加工整套工艺。
    萧振洲兴奋的搓着手,这些日子只是炼铁锭子他早腻歪了!
    接下来他又疯狂地投入研究如何高效的批量生产农具和制式武器。
    皇宫里,皇帝已经有点坐卧难安。
    这个月探子只回来了一次,不知天间府什么样了?
    京城南衙最近来报,说是京城周围的流民几乎一夜之间十去七八 ,天间府可能有那么多粮食养活他们?
    这个耶律齐真是没用,连个病秧子都不敢下手!
    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忌惮这个皇弟的呢?
    或许是他三岁的时候,母后怂恿他爬上自己的龙椅的时候吧!
    皇弟太聪慧了,远超自己所生的皇子。
    真是心腹大患啊!
    “报~!”勤政殿外响起喊报声,皇帝到御案后坐好,喊了声:“宣!”
    一个全身灰扑扑的宫人爬进来,磕了一个头 。
    皇帝认出来,这是他安插的探子。
    探子低着头,沉声汇报:“禀大家,硕合亲王依然每日躺在王府中门,无所事事!”
    “赈灾倒是真的,各大豪绅见了您的金牌和圣旨,无不遵从,如今无数流民集中在天间府城外,等待每日施粥!”
    皇帝一喜,说道:“天间府可是有足够粮食?”
    探子说道:“该是没有。一日一餐,稀汤照水。”
    皇帝长叹一口气,靠到椅背上 说道:“皇弟年幼,不知高下吹点苦头就知道了。”
    又问道:“最近藩匪可曾再有劫掠?”
    探子答道:“没有。如今水草丰饶,草原上物产丰盛,该是不用劫掠。按往年经验,再有一月,必有频繁骚扰。”
    皇帝皱紧眉头,说道:“先皇在朕年幼之时,不止一次说道征四方、讨蛮夷,结果一直到现在,我们嘉禾还是因为粮草不丰,难以成战!”
    探子四肢伏地,不予回应。
    嘉禾叹口气,挥挥手,说道:“下去吧。好好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