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风头无两
作者:咕了噶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顶级财阀最新章节     
    史蒂芬金的签约很顺利,现在的他是一名穷困潦倒的教师,连养活家庭都费劲。
    一开始听到中华传媒是华资公司,史蒂芬金内心有些抗拒。
    当听到对方愿意花一万美金将他第一本花费心血的小说《魔女嘉莉》买下来,并且有出版分成,史蒂芬金内心的一点隔阂瞬间消失。
    中华传媒以一年十万美金的合同,跟史蒂芬金签了两年的合同。
    二十一万美金对于目前的米国来说不算多,但是对于史蒂芬金来说是一笔巨款,足够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他曾经一度想要放弃《魔女嘉莉》的创作,是老婆一直支持着他写到完本。
    有报社愿意以2000美元的价格买下魔女嘉莉,史蒂芬金在卖与不卖的边缘徘徊。
    如果价格涨到2500美金,他毫不犹豫就能卖了。
    中华传媒这个时候出现,史蒂芬金觉得自己黑暗的前途都被这家华资公司照明了。
    将魔女嘉莉买下来后,黄文兴很快便安排了版号,准备印刷发行。
    香江这边的中华传媒总公司也得到了授权,开始将《魔女嘉莉》刊登在香江的《中传报》上。
    一个拥有超能力少女对抗校园霸凌的故事很快便吸引了香江人的眼球。
    史蒂芬金的加入,让《中传报》的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5月16日,张卿受到了太古集团邀约,想要在交付地皮前,一同前往赛西湖旧址参观。
    张卿随即带上了兴华地产的相关工作人员来到了赛西湖。
    约翰施怀雅召集了一帮公司的股东,在赛西湖的入口处等待着张卿。
    向张卿一一介绍在场的各位大股东,张卿也向在场各位介绍自己带来的人。
    看着兴华地产团队的精神面貌,各位太古集团的大股东们对兴华地产的印象分打满分。
    简单的一阵寒暄之后,约翰施怀雅便带着两伙人在荒废长草的土地上参观了起来。
    说是参观,其实是太古高层对于共同开发这件事情动心了,想要现场评估评估兴华地产的业务能力。
    看看兴华地产对于这块地皮是怎么规划的,考量考量兴华地产的实力。
    前几年地产行业火爆的时候,许多公司入场房地产行业,在市场上购买了大量地皮,想要趁着市场行情好大赚一笔。
    但是接踵而来的香江股灾和石油危机,让许多公司一时间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地步,加上之前购买地皮消耗了大量资金,导致没有后续资金继续开发地皮。
    造成了一种有地的公司没钱,有钱的公司没地的尴尬局面。
    前世李黄瓜的长实集团便是利用了这一点,与许多有地无钱的上市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地皮,然后在与他们均分地皮开发后的利润,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及其丰收的回报。
    这一时期的经营,为长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卿现在属于有钱又有地的公司,手头流动资金这么多,完全可以仿照长实的模式与其他公司合作,为兴华地产攫取丰厚的资本。
    顺着约翰的意,张卿大谈特谈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规划。
    “赛西湖占地面积86.4万方尺,兴华地产初步计划兴建925个1260至1640方尺的大型住宅单位以及商场、停车场等,总楼宇建筑面积预计在132万方尺左右。
    我相信现在香江地产行业的低迷只是短暂现象,很快香江的房地产市场将会一飞冲天,赛西湖楼盘交给兴华地产,只用两年,这里就会变成大火的楼盘。”
    听完赛西湖的规划,太古集团各位股东对张卿的自信和见识留下了深刻印象。
    约翰施怀雅在一旁鼓起了掌:
    “张生不愧是第一个在中环拥有大厦的华商,年纪轻轻却富有远见,真是让我感叹后生可畏,在下有个疑问,如果太古城这个项目交给兴华地产,张生会怎么做?”
    张卿想了想,然后说道:
    “太古船坞整块地皮占地231万方尺,我会分为最少十期来进行开发。
    前两期以高端住宅楼为主,之后通过新建高端商厦、大型物业、大型商场中心来提升土地价值。
    这样既能提高前两期住宅楼的价值,让地皮越来越值钱,也能吸引大量的住户和商户来到太古城落户,将太古城打造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小型城市。”
    太古集团的各位董事互相对视,眼神中充满了赞可。
    张卿对于太古城的规划与他们内部敲定的方案如出一辙。
    在经过张卿一番忽悠之后,太古集团决定与兴华集团合作,共同成立太古兴发展,共同开发太古城项目。
    成立合作公司时,约翰施怀雅本来只想以太古城第一期项目作为注册资本,但是被张卿拒绝了。
    “施怀雅先生,咱们既然是合作,就要拿出百分百的诚心是不是?您只拿出第一期作为注册资本,莫不只是想跟兴华地产学习学习技术,然后将我们一脚踢开?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宁愿退出。”
    一把年纪的施怀雅,被一个小辈这么说自然不好意思,红着脸挠了挠头,有些犹豫不决。
    张卿接着说道:“不如这样,我也拿出赛西湖与太古山谷的地皮,您拿出太古船坞,这样双方都可以放心,您说是不是?”
    施怀雅一听,突然发觉赛西湖与太古山谷又等于变相的回到了太古集团内的手下,当即便同意了跟张卿的合作。
    拿出了太古船坞全部地皮作为注册资本,双方成立太古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各持有50%原始股。
    太古城第一期的工程交给了金门建筑,但是因为同是英资集团,很多方面都不方便协调,太古集团便动了与兴华地产合作的念头。
    英国人在香江的地位注定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低,与其到时候被各大华资集团围剿,不如先跟个别大型的华资搞好关系,这样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太古集团今后在香江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为双方集团都有准备,所以当场便签订了太古城合作的协议。
    张卿的兴华地产出资三亿,用来前期工程开发。
    第一期工程交给了金门建筑,双方已经签订了合同,这不能改了。
    后面从第二期开始,将由兴华地产和兴华建筑全面接手,太古城项目所得利润双方公司均分。
    太古地产出地,张卿出钱,双方互利互赢,各取所需。
    兴华地产与太古地产合作开发太古城的消息很快便被香江报纸报导出来。
    但是因为兴华地产是新兴企业,张卿又不是传统豪族,所以并没有在香江引起大的风波。
    拿下太古集团的三个项目,让兴华地产在行业内迅速打响了名声。
    接下来两个月内,连续拿下其他大型英资地产公司手里放出的六块地皮以及三栋高端收租物业,耗资共5亿。
    兴华地产拥有地皮超500万方尺的地皮和四栋高端收租大厦物业,一时风头无两。
    第一次登上报纸是收购华人行这样的劲爆消息,第二次登报便是与大型上市公司太古集团合作开发地皮。
    接下来连续数起地皮交易,这让兴华地产一时间成为超越华资五虎的独一档的存在。
    兴华投资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张卿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家都在猜测这个神秘的张卿到底是何方神圣。
    张卿的张氏家族也在香江彻底站稳了脚跟,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因为兴华地产是张卿的私有企业,不需要提交公司年报,所以大家对于兴华地产的资金来源十分好奇。
    一部分人相信是张卿的个人财产直接注入公司,但是绝大部分人相信兴华地产背后一定有一个大财团支持。
    但是只有沈弼等少数银行家知道,张卿的资金来源夸张,光是在汇丰一家银行就通过入神一般的操作,从黄金市场上获利40亿。
    而根据汇丰的调查,张卿的操作不止汇丰一家银行。
    这让张卿成功获得了汇丰银行的青睐,成为继包船王之后第二个他们格外感兴趣,有意想要扶持的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