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收购银行
作者:咕了噶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顶级财阀最新章节     
    回到华人行大厦后,张卿将手中永隆银行的全部股份还给了伍宜孙。
    在知道虞灵就是伍宜孙的亲孙女后,张卿便知道永隆银行收购不成了。
    道亨银行、恒隆银行、永安银行、海港国际银行、海外信托银行成为了张卿新的目标。
    前世,这五家银行分别被三家企业于80年代收购。
    国浩集团收购道亨银行,利用道亨银行再收购恒隆银行和海外信托银行;
    汇丰旗下的恒生银行收购永安银行;
    新鸿基银行收购海港国际银行。
    先是安排了兴华证券收购恒隆、海港国际和海外信托银行的股份。
    然后开始接触道亨银行和永安银行,洽谈收购事项。
    两家银行都因为前两年投资房地产,导致银行资金流转出现问题,再加上经济环境不好,大量倒闭公司留下的坏账,银行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张卿这边刚放出想要求购道亨银行的消息,那边的伍步高便带来了道亨银行想要跟张卿约一约的消息。
    原来是道亨银行害怕张卿恶意压低价格收购他们,特意请了伍宜孙出来主持公道。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张卿经过伍家严密调查后,已经成为了伍宜孙心中的准孙婿。
    调查的时候,伍家还发现,张卿已经有一个女朋友了。
    富豪有多个女朋友,在香江并不是什么作风问题。
    就连虞灵都是伍步高的小老婆生的。
    他们只关心虞灵能不能做正室。
    接到未来老丈人的邀请,张卿自然不敢怠慢,带着助理团队前往约定见面的茶室会见道亨银行的负责人。
    一番商谈下来,张卿以三千万的价格接手道亨银行,在花不到两千万解决银行的坏账。
    收购道亨银行并不是为了实现盈利,只是为了早点培养银行业的团队,为今后接手整合其他几家银行、组建更大型的银行做准备。
    这波操作下来,张卿只花了不到五千万,便将即将倒闭的道亨银行收购为兴华投资控制的全资银行。
    这个价格道亨家族也很满意,这让伍家在同行面前留下了好的口碑。
    一举两得,张卿给伍宜孙留下了更好的印象。
    买下道亨银行后,张卿将枪口对准永安银行。
    安排了几家报纸,发布了一则关于永安银行总经理郭志匡挪用客户存款为己用的新闻。
    这件事情是真事,只不过要到80年代银行危机的时候才会爆出来。
    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发酵,永安银行发生挤提危机,短短三天内被取走现金一千五百万港币。
    虽然永安银行及时回应,宣称报纸上报道的挪用公款一事子虚乌有,稍微平复了香江市民的心。
    紧接着报纸又发布了关于永安银行投资房地产失败,银行效益差;
    随即新闻又爆出一则丑闻,因为无法收回该行董事及行政领导人的贷款,银行资本出现负值。
    永安银行的管理层急得跳脚,这绝对是有人故意在背后坏他们。
    永安银行再次出现信任危机,发生挤提,大量市民在永安银行几家分行排起长龙,等着取钱。
    因为实在是拿不出钱了,如果没有新资本注入,永安银行将面临破产清算。
    就在董事会焦头烂额,想要找老大哥恒生银行求助的时候,一家叫做道亨银行的小银行愿意注资1亿换取银行51%的股份,救永安银行于水火。
    迫于无奈,永安银行同意了道亨银行的请求。
    兴华投资随即宣布注资一亿,成为永安银行最大股东。
    兴华投资已经成为了不少香江市民心中的招牌。
    虽然不知道道亨银行,但是听到兴华投资接手了银行,市民又恢复了对银行的信任。
    不仅停止了取款,还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前来存款。
    永安银行渡过了这次“莫名其妙”发生的挤提危机。
    到1975年9月底,兴华投资拥有了两家附属银行。
    ……
    虞灵已经可以不用回家住了,平时就跟张卿住在深水湾的豪宅里。
    拥有了虞灵,张卿也没有冷落赵雅织。
    身体素质极强的张卿,一晚上跑两个地方都完全不是问题。
    但是每天这么跑来跑去,让张卿觉得甚是麻烦。
    于是便琢磨着怎么能让两个女人住在一起。
    想想那个画面,张卿便鼻血直流。
    ......
    1975年9月底,张卿找到了包船王,希望能通过他在国际石油市场上购买石油。
    包船王有弃船上岸的想法,到时候还要依仗张卿的地产公司,虽然不理解,但还是欣然答应。
    张卿以10美元一桶的价格购买了两千万桶原油,存放在包船王位于海外的码头,方便到1979年12月的时候全部抛售。
    如果不是要应对接下来的地皮和黄金操作,资金有限,张卿还希望能在大豆和铝这两个商品上操作操作。
    目前兴华地产的第一批工业大厦预计要在76年12月底的时候完成,共有三块地皮,楼宇面积300万尺,到时候可以回笼资金将近4亿。
    赛西湖和太古山谷两块地皮的小区预计也是在76年年底完工,预计可以回笼资金7亿。
    太古城的第一期营建因为与张卿的兴华地产没有关系,所以只能分得小部分的股份利润。
    还有一部分小块地皮兴建的商厦也将在同一时期完工,物业商厦张卿并不打算用来出售,而是用来出租。
    虽然物业出租资金回流慢,但是只要存在手里,那便是一个随时都可以变现的优质资产,而且会随着时间迅速升值。
    等着什么时候集团缺现金了,将大厦出手,便又是一笔巨量现金。
    规划好兴华地产的近期发展后,张卿开始研究中华传媒的发展路线。
    目前中华传媒局的业务只有中传报社的报纸业务,也局限在了报纸这一块。
    目前中传报社除了主打专门连载小说的《中传报》之外,还有报道财经小道消息的《中传财报》和报道香江坊间趣闻的《中传早报》。
    之前永安银行的事情张卿便借用过自己报社的两份报纸来传播。
    三份报刊销量不错,目前占据市场10%,但是这已经是极限了。
    报纸业务以中传报社一己之力在香江再难以扩充领土。
    为了中华传媒公司能够持续发展,张卿急需收购一家电视台,报纸业务也急需开拓领土。
    香江的几个重要的电视台全部在英资手里,而且他们不可能会出售给自己,于是张卿将目光放在了tVb上。
    tVb又称无线,于1967年启播,是香江1967-1972年间唯一的免费电视台和地面电视台。
    由此造成了香江市民的惯性收视,收视率长期领先同时期的其他香江电视台。
    现在的无线电台四大股东是利孝和、邵逸夫、祁德尊和余经纬。
    其中利家是香江的名门望族,而邵逸夫在香江电影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强行收购无线电台并不是一件易事,会激怒利家,不利于之后收购利家的无线股份。
    于是张卿决定找到沈弼,希望能收购汇丰手中tVb股份。
    先进入无线电台董事局,然后在1979--1980年将无线电台拿到手。
    那两年将会有一个不错的契机,是张卿夺得无线电台的关键。
    张卿现在要做的,便是与利家交好。
    蛰伏到1980年,一举拿下无线电台。
    对于中传报社,张卿看着桌上的一堆报纸,其中一份《明报周刊》引起了张卿的注意。
    随即便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