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产业链初次布局
作者:咕了噶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顶级财阀最新章节     
    1981年3月,包船王再次北上,与内地商谈国际贸易的合作事宜。
    张卿成为包船王的女婿,再加上兴华集团在香江几乎垄断了码头生意,所以包船王带着张卿一同北上。
    3月2号,张卿再次于见到了老人家。
    三人商议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商讨出了结果。
    3月7号,基石投资、兴华航运(兴华运输下属子公司)与华夏第六机械工业部、华夏外贸部达成合作,合资创立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
    国投是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首家中外合资公司。
    前世,该公司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内地实行改开政策后的重工业发展,并为内地在改开初期航运业对外的主要平台。
    张卿的兴华集团迈出重要一步。
    与外贸部签订完协议后,张卿与包船王共同决定出资一千万美元,在京城开办一所新型五星级国际酒店,命名为照龙饭店。
    酒店名称由他亲自拟定,并题写店名。
    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酒店,张卿提议在京城成立兴华地产京城办事处,协助建筑局完成酒店的建设。
    当场便同意了张卿的事情。
    亲自选定了一处四合院,作为兴华地产京城办事处的办公地点。
    商定完兆龙饭店的事情后,张卿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新社。
    在来京城之前,梁老便告知张卿委托购买四合院的事情有了着落。
    因为得到了上次张卿的资助,变得焕然一新,不仅换上了许多新的设备,还将整体面貌进行了新一轮的装修。
    见到梁老,双方一看客套后,梁老说道:
    “张生上次委托老夫寻找四合院,这些天四处奔走,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地管局拿出了两套宅子,供张生选择。”
    说完,梁老起身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文件以及地图,交到张卿手上。
    看着手中的文件和标红的地图,这两处四合院分别是文煜宅和醇亲王府。
    文煜宅位于帽儿胡同7-13号,占地共平方米。
    共五座院落,其中最着名的9号便是可园。
    而醇亲王府来历更大,占地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现在是宋庆零住所,后世是国家宗教事务局所在。
    “本来醇亲王府不应该拿出来,但是京城现在实在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宅子;
    老人家便主动与宋庆零协商之后,让她搬出了宅子,这才将整个王府空了出来。”
    “为了给张生腾出这两套宅子,京城市政府可没少费功夫,腾出了不少住户,怎么样,还满意吗?”
    张卿看着两套宅子都很心动,问道:
    “哈哈哈,太满意了,梁老,这两套宅子我能都买下来吗?”
    梁老听完,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
    “张生对祖国经济建设贡献这么大,同时买下来也没什么问题。”
    就这样,张卿以每平方600人民币的价格,共1.15亿港元拿下了这两套四合院。
    手续办完后,张卿洋洋洒洒的签下了支票,房屋的产权便拿到了手里。
    京城事情都办完后,张卿与包船王便踏上了返港的路程。
    回到香江后,张卿表达了自己也想要在石油市场有所作为,希望包船王能够引荐引荐。
    成为了一家人后,包船王对于张卿也算是彻底打开了心扉,答应了张卿的请求。
    为了能够让兴华集团在矿业有长足的发展,张卿再次通过多家离岸空壳公司与兴华投资合资,在伦敦成立了一家新的投资公司,命名为日环投资。
    通过日环投资成立的子公司日环矿业有限公司,与包船王的环球航运共同成立日环国际矿业有限公司。
    通过日环国际矿业有限公司,张卿成功与贝壳公司、埃克森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等国际油商达成了合作,购买了三处小型油田的开采权。
    日环矿业成立附属子公司日环重工,专门负责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随后张卿开始围绕从石油分解到石化产品的一条龙式的生产体系布局产业。
    4月15号,日环国际矿业有限公司来到香江开设国际办事处。
    同日派出工作小组前往内地SZ市,与市政府商谈后,在蛇口区旁边以3亿美元的价格拿下2000亩土地,计划兴建一座石油炼油厂,命名为日环一号炼油厂。
    炼油厂预计投资20亿美元,3年内建成。
    原油加工规模预计达到每年560万吨,天然气加工规模预计达到每年600万立方米,含生产装置40套、环保装置17套以及配套公用工程系统。
    可生产汽油、车用柴油、聚丙烯等原油衍生物。
    同时,日环国际与兴华地产合作,于新界兴建三个大型储油仓库。
    与兴华航运达成合作,由后者提供船队将石油运到香江。
    日环投资在香江成立日环化工。
    通过日环化工,在蛇头区设立创立大量厂区,加工日环原油提炼出来的各种石油衍生品。
    日环投资在蛇口区成立的工厂,可生产的产品包括塑料、沥青、燃油、化学纤维、苯、清洁用品、润滑油、橡胶、化肥、杀虫剂。
    日环投资在香江设立日环国际研究处,与红杉资本达成合作,持续从米国引进大量高尖人才。
    同时,日环投资在与港府协商后,决定与兴华地产在新界另一块地皮合作成立日环科技园。
    日环科技园占地200万方尺,预计3年完工。
    创立高新研究室,研究石油领域的技术突破。
    兴华投资开始大量收购服装厂、塑料厂、食品厂,计划于三年后与日环投资达成产业闭环。
    因为整个石油产业链需要三年后才能正式启用,所以目前阶段,日环国际主要的业务还是销售原油和天然气给世界各地的炼油厂。
    布局完石油天然气产业,张卿将目光又瞄准在电子领域。
    1981年4月16日,由橄榄投资与红杉资本共同出资成立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初期投资10亿美元,针对半导体业务、行动通讯设备、电子显示设备、家电设备成立尖端实验室,利用高薪高福利聘请相应领域的高尖人才。
    高科电子有限公司在蛇口区投资20亿美元,开设大量厂区,主要生产涉及电子设备的基础元件、半导体独立研究和制作、代加工其他公司的家用电器。
    因为目前还没有自己的科技成果,所以需要花钱从国外引进。
    好在橄榄投资与红杉资本在欧洲与美洲这些年积累了不少人脉,能够买到相应的技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