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开办书院
作者:禅仙问道   微雨燕双飞之女辅最新章节     
    对于曾浩,谢淑婷也是持观望态度。以她前世的了解,曾浩是因为漕运一事被牵连罢官,最终才被自己收服。
    现如今,不说对方官运亨通,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谢淑婷便下了这等决定,确实对连月来说挑战不小。
    连月踌躇了片刻,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家主!若是曾浩不愿意,可有备选方案?”
    众人目光下意识的投向了谢淑婷,毕竟连月所担忧的也是事实。
    沉思了片刻,谢淑婷不禁摇了摇头道:“没有。曾浩从事漕运,对于运河水上之事最为清楚,我想不到其他人。”
    “这......”
    连月一时似有难言道:“若曾浩不愿,此事是否要搁置?”
    “不!~”
    谢淑婷言辞拒绝,扫视了众人一眼,冷声道:“想来诸位已经明白明年有大事发生,所以漕运之事不能停,若是......”
    谢淑婷说的此处,顿了顿后看向了项林道:“若是曾浩不愿,漕运之事由项总镖头先接手代管。”
    “是!~”连月急忙俯身应道。
    项林叶是憨笑的拱了拱手,应下了谢淑婷的要求。几人又探讨了一番后,谢淑婷指了指最后的“文苑”,众人瞬间神色一怔。
    看得出来众人的情绪,谢淑婷嫣然一笑道:“去年我让连月通知诸位,将家族子弟剥离宗族,另立门户,诸位做得如何了?”
    众人闻言,瞬间情绪高涨。
    项林抚了抚手率先说道:“谨遵家中吩咐,镖局中能立门户的,属下都重新立户了。”
    “我们也是如此。”众人连声附和道。
    另立门户,并非去官府开个户籍如此简单,其中涉及户银一项竟让不少家族吃不消。
    所以不少百姓都不愿意分家立户,除非父母百年之后,里正皆入才不得不分家单过。
    其中牵扯最深的便是户银、徭役、以及征丁。
    原本一户,出一个徭役,付一户盗匪税银即可。若是提早分户,少少不了要交两份钱,子孙多的那可就是个不小的数目。
    好在谢淑婷去年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便提前拨了一笔银钱,用于填补分户的费用。
    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谢淑婷宛然一笑的抚了抚茶盏道:“月儿!宣布吧!”
    “是,家主。”连月俯身应道。
    只见她顺势便从袖子中取出一封契书,朗声道:“家主有令,凡商会立户子弟,不在商籍者,品学兼优可入《文渊载道》、《泛海无涯》两家书院攻读,以资费用皆有莲花楼负责。”
    “家主......你真的要办书院?”赵泽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
    虽说连家商会有私塾,那都是小打小闹,不过是教孩子们一技之长,能够过活罢了。
    如今开办书院,那结果就不言而喻,是直接让部分人改换门庭,光宗耀祖的节奏。
    世间出人头地,入仕之途最难的便是学文习武,但这两件事有多少都是倾尽全族之力,才能办成的。
    所谓的“穷文富武”,不过是戏文的唱词,是落榜书生最后的精神寄托。
    对于他们这种混到连家商会高层的掌柜来说,太明白其中的关系以及心酸。
    看着众人渴望的眼神,连月面露苦笑道:“诸位大掌柜!家主承诺的事情,何时辜负过大家?”
    众人闻言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肯定。几人不觉闹了个红脸,纷纷将头埋了下去。
    谢淑婷明白这件事的冲击力,以目前连家商会分户出去的人,有学识又肯攻读的人,少说也有一千之众。
    这笔开销,一个月怕是就要万两银钱。若是说书院不是烧钱的行当,一众掌柜怕是都不答应。
    “哎!~”
    谢淑婷叹息了一声,瞬间将众人的目光引了过来。
    只见她淡然的捋了捋衣袖道:“挣钱就是花的,攒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诸位想来应该明白,人脉就是钱,商会的根本就是人脉,所以这些钱不用省,也不能省。”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迎合,他们在连家商会挣得的也是盆满钵满,但没没想到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他们是商人,已经的最底层的存在。除了将心血灌输给家族后辈,他们还真的无事可干。
    众人又探讨了一会细节,直至申时末谢淑婷才遣散了会议,单独留下了连月。
    目送各大掌柜进入暗格后,谢淑婷便来到了书案前,提笔写下了几个人名后递给了连月。
    看着手中的名单,连月心生疑惑道:“小姐!这是......”
    “这名单上面的几位大家必须给请到,不管是用重金还是书画古玩,你能想到了都不要吝啬,能用钱摆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是!~”连月俯首应道。
    当她看到名单上一个突显的名字后,心中有些恍惚道:“小姐!其他人奴婢倒是没什么意见,可是这范虚傲年前曾被京师的衙门驱逐出京,若是启用会不会......”
    连月虽未言明,但话中意有所指的深意,谢淑婷自然是明白的。
    范虚傲为何会被驱逐出京,因为他的言论触碰到了宋真帝的逆鳞,也否定了太祖的功绩。
    自唐后,中原进入了两百年的纷乱。
    军阀林立,战火不断。太祖携三千亲卫,于乱世之中立不世之功,前后共计十二载,才平定天下,继承大统,延唐旧治。
    然,外有强敌环伺,太祖恐社稷倾覆,行罢兵之举与民休养之策。
    但,大宋疆域,却不足旧唐十之有七,仍有半数之地皆在蛮夷手中。
    范虚傲便开始了他的游说,以民间试压朝堂,尽快收服北境。
    前世的谢淑婷并不了解范虚傲的想法,等她慢慢坐上了那个位置,便知道他说的是对的。
    人,一但享受了安乐就会忘记仇恨,随着一代一代人的故去,百年之后他们或许觉得北境之地夺不夺回来都无所谓。
    毕竟,他们现在过的很安稳。
    对于他们而言,若是外族不侵犯,他们便没有国仇家恨一说。甚至于北境,他们都可能忘记,那也曾是旧唐的国土。
    至于宋真帝为何将范虚傲赶出京城,是因为他不敢忘记北境的耻辱,还需要这个人无时无刻的提点他,国仇家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