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奇怪的路人奇怪的镇子
作者:北旭晟   山海漫行记最新章节     
    我下了车,随着我其他人也都陆续下来了,大概是在车上闷坏了。我左右四顾,只见这里依旧是一片旷野,四周有着稀疏的树丛。联想到这半日走来,行程可不近,可就是没有人烟,满眼一片荒凉萧瑟景象。
    “这用句诗该怎么形容呢?”我看着眼前情景,脑中隐约有句诗用在这里特别贴切,可就是想不起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不知觉,安晓怡口中喃喃道。
    “对对,就是这句,应情应景。”我不由赞叹道,“晓怡姐,我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谁和你心有灵犀了?”安晓怡气恼道。
    她说着用拳头朝我比划几下,又不由双手揉搓着在嘴边哈着气,嚷道:“好冷,”
    “如果这里再有条河,就差‘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啦……”这时大个子也凑上来打趣道,似乎是为了化解自己的那股窘境。
    此时如果按我们那边季节,应该已是寒春,一年中最冷的几个时节之一,俗称“二月冷”,又作“透骨寒”,有“二月春风似剪刀”之称。那首诗最后两句,也算应景,就是见不到一个人,让我有些心急。
    就这时,我看到在离我们右后方七八百米的地方,那里有片不大的树林,有个人影从里面走了出来。那人影远看穿着十分厚重,肩上斜背着一只笈篓,一手还拎着一只大包袱。
    那人行色匆匆,走的很快,不时就离我们近了,我更能看清那人面容,只见他衣着破旧,蓬头垢面,形如乞丐,只是腰间盘着一条黑皮有着铜扣的皮带,看得保养的不错。
    我想靠近他打听一下,但被大个子一把拉住,并小声对我说:“小心那人,他有武器。”
    我这才仔细看清那人腰间皮带中斜插着一柄黑黝黝有半米多长的棍子,我心下给自己安慰说:
    “在这样荒原上走路,带件武器防身也是很正常的事,不必紧张兮兮的。”
    心里虽这样想,但我也要大个子提起戒备。祝余则不用说,她早在我身后不远站好。
    等那人临近我们之时,我发现他停顿了下,然后继续向我们靠近,我也小心的凑上去。
    “老乡你好,我们是过路的旅人,这一路下来错过了饭头。您能给指点下这附近哪有镇店的,能让我等落脚。”
    那人闻言立住身形,扭头看向我,他面部胡子拉碴,看不清容貌,但能看到他那眼睛,扫在我身上能感到一股犀利的眼神。
    “俺也是个过路的旅人,这附近没有什么可投靠的镇点,而且这里旷野晚上很危险。听俺的劝,你们还是往其他方向吧。”他开口说道。
    那人没说太多的话,径直就从我面前过去,向着我们要去的方向一步步走去,直到消失在我们视线里。
    安晓怡到我近前问:“你和那人说什么了,面色怎么这般难看?”
    我倒是不知道自己面色如何,就是感觉怪怪的。
    那个人说自己也是旅人,但他对我们的提醒却表明他对这里很是了解。
    他不让我们往东,而我们恰恰是要往东去,而且我看到他也是往我们要去的方向走,这种种情况让前途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就是个怪人,”我将他对我们的提醒讲给他们听,然后说,“总之还是小心点好,所谓来者不善。”
    在这个神奇的世界,有鬼神,有妖怪,我们无法凭常识来判断所遇之人是何身份,
    所说之话有何目的,所能做的只有步步小心,然而这份小心其实也是盲目的。
    “首先我们不知道那个人所说的危险是什么,而且他不让我们往东,自己却向东走了。
    另外他有向我们撒谎,他说自己也是旅人,但言语却是对这里有所了解的样子,分明是本地人。”我向大伙逐步分析道。
    听了我的话,大个子首先表达意见说:“那照你的意思是那人想隐藏什么东西不让咱们发现,故意拿话吓咱们?”
    “有一定可能性,但不敢否定人家当真是好意提醒……”安晓怡有自己的理解。
    这一番讨论无果,我们决定还是向东前进,那人说这附近没有镇店,惠舍的行进速度快,我们完全可以向前行进一段路程看看情况。
    如果真的没有什么集镇,我们就信了那人,改其他道不迟,反正山是不会跑的,我们去别处只要打听好情况还是可以再回来的。
    主意打定后,我们的马车便一路向东而去,只是马车速度虽快,却也没追上那人身影。
    不过前进不久就瞅到许久未见的道路,那道路是被夯实的泥土地,虽然略有坑洼处但明显比其他地面平坦了许多。
    有路的情况通常就通着人口聚居地,这令我对那人的说话产生了怀疑,不过这也让我的心放松下来。
    我嘱咐惠舍看到镇店时叫醒我,随即也像安晓怡和大个子般,歪着身子睡了过去。
    “主人,要到地方了。”
    随着惠舍在耳畔呼唤,我从沉沉睡意中苏醒。
    打起精神后从斜侧的窗口向外看去,只见道路尽头通往一片聚居地,屋瓦房舍齐备,哪里是那人说的没有镇店。
    我们的马车沿着路进了眼前这座集镇,我先问惠舍能看出这集镇有问题没,惠舍回复说没有妖气,都很正常,我才放心打量眼前这座镇子。
    这个镇子沿路两边屋舍不是很齐整,透过路两边的房舍间还能看到远处的农田。看得出这是个沿着主路修建的镇子,规模并不大。
    不过街上行人不少,来往交织络绎不绝,我们这辆马车行进在人群当中,颇为咋眼,引得许多人驻足旁观。
    “他们为什么都在看我们?”安晓怡一直往窗外看街上景致,见到不少人停住脚步都在观看我们的车辆,担忧的问道,“心总是有点毛毛的。”
    “应该是这里的环境闭塞,鲜有马车经过,这里的人少见多怪,因此看个热闹。”
    我联想到一路上那广袤的荒野,了无人烟,远近若只有这么一个聚集地,生活在这里的人自是见识浅薄。
    当然惠舍用自己蛇蜕化成的马车,眼观着也是很有气派,被这样一群人瞧看也是正常。
    当然关于这些都是小事,既然来到了集镇,第一件关键事就是找寻饭店吃饭。
    “哎,老乡!我们是从外地来的旅人,请问你们这哪有饭馆能让人打打牙祭的?”我透过窗棂向外面围观的人群喊道。
    那些人互相观望,都不作答,我等了会儿,但见这些人表情都很冷漠,仍没有反应,不禁对这个镇子人的待客之道有些气恼。
    这个镇子虽然有道路相通,人口也多,但镇子明显有清冷之感,可能和这里人态度有关,若是这里人都这般冷漠,也不可能有客人在这里逗留。
    不用说别人,我现在便是很生气,肚子一下也不感到饿了,就对惠舍说道:“先生,我们离开这个镇子吧,我不想在这待了。”
    正待我要惠舍驱动马车离开时,那人群中终于有个老头开口应道:“哎,马车上的客人,不要生气哟,听俺老汉说一句。”
    我听到围观人群中有人回应了,就再次凑到窗边往外看,只见有人分开人群走了进来,他大约六七十岁年纪,一身粗布衣服打扮,头上戴着帽子,花白胡须到胸口。
    他从马车窗外看到我,不由笑起来说:“俺们这群乡下人没见识的,也不会说个话什么的。俺是这里的保正,来回答客人问题。
    俺们这镇子小,这些人都是本镇子人,平时这里也少有外人路过,偶尔有些很快就走了,所以本镇没有什么饭馆。
    不过客人要想吃饭住宿,镇子上还有个馆驿能存人的,那里能给客人提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