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大唐传国太子的裁决
作者:工地搬砖捡瓶子的清茶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最新章节     
    这一刻,李世民不想再忍让了。
    忍一时不是风平浪静,而是波涛汹涌。
    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得寸进尺。
    “遵旨!”
    一众不良人领命。
    “另外,传旨锦衣卫,立刻将以上六大世家在京所有资产全部查抄,罪名就是弑君谋逆,谋害储君!”李世民继续吩咐道。
    “遵旨。”不良人再度领命。
    李世民挥挥手,一众不良人迅速隐入了暗处。
    去传达李世民的命令。
    “无舌,你立即派人去传朕旨意,调玄甲军进宫!”李世民说道。
    “奴婢遵旨。”无舌公公领命,然后迅速去门外传达李世民的旨意,让太监去传旨,而后无舌公公返回李世民的身边。
    这一刻,李世民的怒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目光放在了自己的两个好儿子身上,气得身体都在颤抖。
    “前隋杨家要杀朕,四姓六望要亡朕,朕的亲儿子要弑朕!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得很!好极了!哈哈哈哈。”
    李世民仰天哭笑。
    这笑声,充满了凄凉之意,悲凉之景。
    哪怕是长孙无忌,在这一刻都不敢劝。
    “父皇,儿臣再也不敢了,父皇。”李恪俯首在地,赶忙求饶。
    李承乾的眼中一滴晶莹的泪水滚落。
    “青雀,我们兄弟之间,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李泰和李承乾是同父同母,李承乾对待他和对待李恪的意思自然是不一样的。
    “皇兄……”
    李泰缩了缩脖子,他知道自己的太子皇兄生气了。
    这是真他妈冤呐。
    谁能想到司华年能回京?谁能想到司华年还会时光回朔?
    “高明,你说这件事情怎么办,一干人等怎么处理?”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闭上了眼,转过身去,不想再看到他们了。
    缓缓吐出开口道。
    “宋国公萧禹,本系前隋萧后之胞弟,大隋新安郡王,然值先帝入长安之际以郡降,大唐破格予以启用。
    先帝授宋国公,拜民部尚书,父皇即位之后升迁中枢,位犹重焉,却不思安邦定国,甚至反助鼠辈,反唐复隋。
    念在其往日之功,且谋逆未成,不予极刑诛灭,着即降为伯爵,革去一切职位,圈禁府中,无旨不得出。”
    李承乾淡淡开口。
    萧禹其实也不想的,奈何突厥那边萧皇后联系上了萧禹,在姐弟之情和爱国之心以及泼天权势的打动下,萧禹一时糊涂,竟然答应了。
    只可惜如今,一失足成千古恨。
    “可。”
    李世民点点头,认同了李承乾的这个处理办法。
    一旁的司华年目光一亮,李承乾这妥妥一副帝王之姿啊,这时候第一时间竟然不是喊疼,而是冷静的处理事情。
    天塌地陷,不动如山。
    “蜀王李恪,勾结前隋奸佞,意图弑君谋逆,罪不容诛,着即削爵、赐死,除玉牒,逐宗谱,收回李姓,改为杨姓。
    念在谋反未遂,且身负一半李氏血脉的份上,着以国公之礼下葬,既然这么想反唐复隋,就追封隋国公吧。”
    李承乾继续开口,说出了对李恪的处罚。
    削爵赐死!
    “皇兄!皇兄饶命啊,念在我们兄弟情分上,宽恕臣弟这一次吧。”李恪听到李承乾的宣判,连忙喊道。
    李恪和李泰都没有想到另一批杀手,竟然是对方。
    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大唐律法,没有哪一条写了罪不及皇家!更何况还是弑君谋逆,妄图推翻大唐,再建大隋。”李承乾双手背负,语气十分冰冷。
    李承乾对于这种事情,绝对是零容忍的。
    “可。”
    李世民闭上了眼,同意了李承乾的处罚。
    作为皇帝,有必要为了国本,站在储君这一边,维护储君威严。
    “父皇!儿臣是您的亲儿子啊!”
    李恪听到李世民竟然同意了,不惊大惊失色。
    完蛋了。
    李世民问道,“你谋逆的时候,可曾想过你是朕的亲儿子?你勾结权臣的时候,可曾想过你是朕的儿子?你要推翻大唐,弑君谋反的时候,可曾想过你是朕的儿子?”
    李世民一连三问,将李恪最后的希望磨灭。
    李恪整个人瘫软在地,整个人的精气神一下子就散了。
    “魏王李泰,意图弑君夺位,谋害储君,罪在不赦,念大错未成,且还年幼,着削去王爵,终生圈禁宗人府,遇赦不赦。”
    这话一出,长孙无忌猛然抬头看向自己的这个大外甥,长孙无忌还以为李恪最多废为庶人,李泰最多也就降级禁足之类的。
    可让长孙无忌没有想到,李承乾直接赐死了李恪。
    还要幽禁李泰。
    “不!凭什么!我不服!”
    李泰这个小胖墩勇敢的抬起头,对此表示抗议。
    李承乾转过身来,“就凭孤是大唐的传国太子,就凭孤是大唐嫡长子。”
    “凭什么你是嫡长子,就什么都要给你,我也是嫡子!”李泰站了起来,表示不公。
    李泰要趁李世民没有点头,争取一线生机。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都是立嗣以嫡,以嫡成宗,以嗣定统,孤是嫡子,亦是长子,这是圣人礼法。
    孤若无过、无残,谁也动摇不了孤的太子位,这是天命,孤自即太子位以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明臣举。
    自父皇让孤御极万方以来,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时无刻不以思君思国思社稷为首务。
    于公,孤御极以来,处理奏折,日日夜夜不敢懈怠,于私,对待兄弟姐妹无一苛责,甚至爱护有加。
    孤问你,你于臣于弟,孤有何罪,你要杀孤?你要反孤?难道这偌大的帝王家,就不能有亲情吗?”
    李承乾字字珠玑,句句泣血。
    正位东宫以来,李承乾那都是事事小心,监国摄政以来那更是步步为营,努力学习。
    李承乾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不等李泰开口,李世民便道,“朕问过高明,他若继位,会怎么对待兄弟,他说不涉谋反大罪,该死也免死。
    如此仁德之君,他给你们这些兄弟,尤其是你这个嫡子一个活路,你不辅佐他也就罢了,为何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