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司华年成功封楚王
作者:工地搬砖捡瓶子的清茶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最新章节     
    看到这群家伙,李世民就来气。
    他娘的,你们就知道纸上谈兵,在这里叭叭个不停。
    我干什么你们都要反对。
    欺朕手中的剑不利否!
    “是。”外面进来两个禁军,直接把这家伙拖出去了。
    “陛下,你不听臣言,罔顾臣声,你这是独夫!独夫啊!”这个官员被拖出去的时候还大喊道。
    “拿他袜子堵上他的嘴!”
    李世民补充了一句。
    “是。”禁军领命,直接把这个官员的长靴脱了下来,用他的袜子直接堵住了他的嘴。
    李世民这下才感觉安静了。
    “封上柱国为王,众位爱卿,谁赞成,谁反对?”李世民目光一扫,淡淡的问道。
    “陛下,其余的臣倒是没什么意见,只不过上柱国的特权已经够多了,您再赐假黄钺、使持节之权,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这时候,又一个官员站出来说道。
    众所周知,假黄钺这种权力不仅象征着皇帝的亲征,而且赋予了被授权者极大的军事和行政权力。
    拥有假黄钺的官员,可以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包括但不限于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代替皇帝出征,甚至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
    这种权力是皇帝暂时借给大臣的,因此被称为假黄钺,假黄钺之权基本代表皇帝亲临。
    因为黄钺作为一种帝王的专用仪仗和刑具,其象征意义远超过实际用途,成为权力的一种象征。
    假黄钺之权,属实是有点大了。
    再说使持节之权吧,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
    举凡如持节分封诸侯、持节收捕罪犯、持节镇压起兵叛乱、持节出使外国及持节签约议和等事。
    连诸侯皇在叛变时,除了私刻玺印,也不忘伪造节杖。
    可见使持节这个权利多大。
    这个假黄钺、使持节的权利赐下去,结合司华年的一应身份和特权,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超过了太子。
    因为太子都没有假黄钺之权这种大权,但是李承乾这种太子除外。
    因为李承乾被赋予了军国大事进止之权,也就是说,李承乾可以全权行天子权。
    但司华年权利也过大了啊,以后是不是该尊称司华年一句常务副皇帝了?是不是下次司华年再立功,李世民就要赏赐节制天下兵马之权了?
    “来人,把这个家伙也拉下去,杖毙,跟外面那个杖毙的做个伴。”李世民听到这家伙的话,压根不想辩解。
    大手一挥,拉下去一起杖毙。
    也不算孤单。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外面又进来了两个禁军,把这个官员拉出去杖毙了。
    “陛下,陛下,臣不反对啊,臣就是建议一下啊,陛下,陛下!”
    这个官员被拖出去,连忙辩解道。
    我没有反对啊,我真的就只是建议一下而已啊。
    你要相信我啊。
    “用他袜子也把他嘴堵上。”
    李世民的回应就是这个。
    “是。”禁军领命,然后脱下他的靴子,把他袜子塞他嘴里,然后继续拖下去了。
    至此,李世民再次问道,“众位爱卿,上柱国封王,谁赞成,谁反对?”
    “陛下圣明!”
    这一次满朝文武无一例外,直接高呼道。
    我们没意见,你说啥是啥。
    我们可不想被拉出去杖毙,还是要用自己袜子堵住自己嘴的那种。
    我们脚有多臭,我们自己知道。
    用袜子堵嘴,不用被杖毙,轻则直接呼吸道感染,重则直接被熏死。
    我们还想好好活着。
    “张爱卿,你也没意见吗?朕刚刚看你好像也反对了。”李世民目光幽幽的看向武将集团的某人。
    被点名的这个将军连忙摇头。
    “臣早上喝酒了,刚刚酒没醒,说酒话呢,陛下不可当真。”
    李世民点点头,“王爱卿,朕刚刚看你好像也反对了。”
    “陛下,臣昨晚没睡好,刚刚说梦话呢,上柱国功可配位,臣怎么会反对上柱国封王呢,臣刚刚就是在说梦话。”
    被点名的这个大臣也是赶忙否认。
    主打的就是个求生欲满满。
    毕竟谁也不想被杖毙啊,砍头那也就是一刀的事儿。
    杖毙那可就不一定了。
    完全是看执行的人心情的。
    心情好,三五棍让你断气。
    心情不好,一百棍你也断不了气。
    惹不起,惹不起,我们惹不起,我们躲得起,我们不反对了还不行吗?反正你说啥是啥好叭,我们就只管说臣附议就行。
    反正这又不是我们的江山,你随便怎么折腾吧,折腾完了也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就躺平好了。
    好好附议,附议到退休。
    好好活着,总比被杖毙得好。
    李世民这才满意,“楚王,还不接旨?”
    “臣接旨。”司华年接过了圣旨,还打了个哈欠。
    昨晚是真没睡好。
    不应该叫上苏映月她们两姐妹一起,这是真吃不消啊,大早上的,自己腰虽然不咋酸疼,但还是挺困的。
    对于封什么爵位,司华年根本不在意。
    司华年只在意小钱钱。
    在司华年的眼里,这什么封王的爵位和特权,还不如小钱钱来得实在。
    司华年对权利不在乎,只在乎小钱钱。
    “吴国公尉迟恭接旨。”无舌公公继续拿出圣旨喊道。
    “臣尉迟恭接旨。”尉迟恭站出来恭敬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卿志虑忠纯,忠肝义胆,以一己之力盖压天下儒学,为百家争鸣之盛世奠定基础。
    后又带兵平乱世,诛反王,保江山,功在社稷,进晋位为郡王,赐封号为善阳,食邑万户。
    另赏婢女百人、珍珠百粒、粮食百石、黄金千两、锦缎千匹,并赐剑履上殿之权,以堪嘉奖,钦此。”
    李世民封尉迟恭为善阳郡王,其赏赐就简单多了。
    跟司华年的册封圣旨比起来,尉迟恭的封赏就要少很多了。
    各种特权也不如司华年的。
    不过仅仅如此,也足够让官员羡慕了。
    郡王啊,是可以称王的啊,甚至许多臣子一生也就在国公止步,死后追封为王,臣子的最高荣耀,不就是封王吗?
    虽然这封王并没有裂土封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