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养殖想法,寻找新农作物
作者:小香烟   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     
    在回到大本营的第五天,王毅顶着黑眼圈起床洗漱,与还在烧火做饭的母亲招呼了一声后,他便离开了家门。
    在今年初的时候,他们家已经搬到了护民城中居住,房子挨着衙府,衙府在昨天大会议结束之后,改名为军民府。
    王毅刚刚出门,黄九便带着几个警卫员迎了上来,如今警卫司已经组建完成,黄九以百户身份为警卫司的副司长。
    警卫司的司长名为沈常,由于沈常没有随军前往京师,所以只是从试百户升为了百户。
    而能配上警卫员的至少要千户级别,所以目前警卫司只有一百多人。
    目前,护民军的升赏已经完成,杨志远和沈明浩升迁为卫指挥同知,由百户升迁上来的千户十一人、副千户二十二人,各级将官都有升赏。
    护民军的老兵进行了拆分,进入新兵之中担任大小官职,但职位不够,很多人就只能成为军队的储备将官,之后优先提拔。
    王毅打着哈欠,道:“黄九,你去将赵兵、曹晋、黎晖、林越找来!”
    “好的,毅哥!”黄九快步去了。
    王毅来到军民府外的一条街道,然后来到熟悉的笼饼铺。
    所谓笼饼,其实就是包子,但百姓一般称为馒头、笼饼。
    相传,包子是由诸葛亮发明的,“包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宋朝,到清朝之后,包子才从馒头中独立分出。
    笼饼铺的老板是一对夫妻,是很早就在谷溪村的人百姓,也在年初搬入了护民城中居住。
    “将军,还是老样子吗?”笼饼铺的老板娘满脸笑容的迎上几步,开口问道。
    王毅笑着点头,在熟悉的位置坐了下来,道:“嗯,吴婶,还是老样子!”
    他这几天,都在军民府处理政务,由于事情很多,所以每天都起来的很早,家中的早饭还没好,就只能就近吃点了。
    这笼饼铺的老板手艺很好,包子做的又大又好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种类太少,只有咸菜馅和豆沙馅。
    “好的,将军,马上就来!”笼饼铺老板娘回应了一句,立即去做事。
    很快,一碗小米粥,六个包子被端了上来。
    几个警卫员已经吃过了。
    王毅先来了几口小米粥,然后抓起一个包子,咬下一口,一股肉味在嘴里弥漫开来。
    “哟,吴婶,今天还有肉馅的?”王毅又咬上一口,嘴里满满的吃食。
    吴婶笑着回道:“将军,今天起得早赶上了,老李头运气好,弄了头野猪下山,便买了一些!”
    其实,她今天特意起了个早去卖肉,因为这几天王毅每天都来,自然就有了增加口味,给王毅尝尝鲜的想法。
    王毅闻言,连忙问道:“野猪肉很难买到吧!”
    吴婶苦笑道:“谁说不是呢?一个月也不见得能有卖的!”
    王毅微微皱眉,问道:“既然肉食如此紧缺,难道就没有人想到养猪吗?”
    如今大本营内的百姓安居乐业,逐渐富裕,对肉食的需求肯定大幅增加,这等赚钱的机会,没理由无人发现。
    吴婶一边招待着其他客人,一边耐心的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大家刚刚过上好日子,将粮食看的金贵着呢,而且大家有空闲时间,宁愿去砖瓦厂做工,稳妥!”
    王毅点点头,原本他以为是大家不会劁猪,所以猪肉有腥臊味,不好售卖,才没有什么人养。
    不过,王毅自己知道,劁猪的手艺,在东汉时期就有了。而在明朝更是有世代相传的劁猪匠。
    据说朱元璋微服出巡之时,还给劁猪匠写过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隔断是非根。
    听到吴婶的话,王毅这才明白大家不养猪的原因。
    既然百姓们不敢养,那可以由官方带头来养,不仅养猪,鸡鸭鹅之类的都可以进行养殖。
    不然将士们平常的肉食,还要从大本营外的市场上去购买,且每天能买到的数量还有不多。
    养殖需要大量的粮食,那么寻找新的农作物就势在必行。
    王毅将此事记在心里,将早餐吃完付了钱,便往军民府而去。
    军民府中,黄九已经将王毅要找的人带了过来,正在大厅中等着。
    “见过将军!”
    看到王毅进入大厅中,赵兵几人连忙上前行礼。
    “跟我来!”
    王毅径直往他的职房而去,赵兵几人紧紧跟着。
    进入职房后,王毅示意黄九将门关上,不要让人靠近。
    王毅目光扫过几人,道:“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事情分别交代你们去做!”
    “请将军吩咐!”
    赵兵几人连忙拱手,开口回应。
    王毅点点头,目光先看向了赵兵,道:“赵兵,你带上你的千户队人马,前往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寻找土豆和红薯以及玉米、花生这几样农作物,大量进行收购,然后运回来!”
    他说的这些农作物,已经进入了大明境内,且在部分地区有进行种植,主要在沿海一带,那边有外藩进行海贸。
    赵兵愣了愣,连忙问道:“将军,土豆、红薯这些是什么农作物?为何我从未听说过?”
    他在加入护民军之前,也是在家里种地的,对农作物是很熟悉的,但王毅说的这些农作物,他从来没有听说过。
    “你自己看!”王毅早有准备,取出几张纸,递给赵兵。
    上面有他说的几种农作物的画像,还有详细的文字介绍。
    看着纸张上的内容,赵兵有些发懵。
    其他几人看到赵兵的模样,都是好奇的将脑袋凑了过去,然后皆是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
    据纸张上所写,土豆和红薯的亩产可达数千斤,玉米的亩产也可达千斤以上,花生的产量低些,但亩产也在两石以上,不比小麦、小米等农作物产量低。
    而且,都是能够耐旱的农作物,在这种旱灾严重的时期,能保证一份口粮。
    只是,这些农作物真的存在吗?
    赵兵狐疑的看向王毅,道:“将军,世上真有这些农作物?”
    “有,我在皇宫里吃过!”王毅随口找了个理由。
    听到将军说吃过,赵兵连忙的说道:“将军放心,我一定将这些农作物给弄回来!”
    他明白此事的重要性,若是找到这些农作物运回来,那他们以后,可能就不会有粮食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