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回到字画铺子
作者:金串子   金串子的新书最新章节     
    火车到站了,张北山拉着樊梨花的手出了站台,随着客流量走到了大街道上,先去吃饭,樊梨花说,我不想吃饭,那你想干嘛?你不是说在街道上浪浪,给我卖衣裳,北山想起来了他说过的话,还是先去吃饭,吃完饭再去也不迟,来到了一家小饭馆,陕北人开的饭馆子,羊肉面条,羊肉汤泡馍,张北山在樊家镇就是吃的这饭,从去一家,这不好吃,我刚才吃过了,你是在樊家镇吃的,这可是省城,就吃这,掌柜的来一碗羊肉汤,两个坨坨馍,那个时候的人真实在,一个大老碗半碗多肉,在热汤锅里煮呀煮呀,煮热透了,放上各种调料,少不了油泼辣子,小葱花,生姜丝,香菜渣渣,饭好了,给你端放在桌子上,筷子放在碗上,小竹筐放上两个坨坨馍,不吃都闻着香喷喷,你没给我叫一份,不好吃,你坐着闻味就行了,樊梨花吃着碗里的羊肉,喝着羊肉汤,就着坨坨馍,吃饭不能说话,掌柜的有茶水,有,给樊梨花倒了一杯茶,谢谢啦,她吃了一个坨坨馍,吃不动了,你吃吧!我吃不完了,樊梨花这几天也憋着气,没有食欲,北山端过碗来,把梨花剩下的羊肉汤吃完了,走,咱们回家,这些就是樊梨花不想跟他急着结婚的原因,心里就没有她,做买卖没有时间出来溜达,好不容易两人第一次出来溜达,说好的给她买衣裳,早忘记了,西山第一次见王梅花,就和五弟一块上街了,给梅花买的银手镯子,擦脸油,书籍,小零食,人家就会讨女人欢心,第二回出去就给梅花买衣裳绣花鞋,张北山直不愣登,除了一块去过早市买菜买肉,街道上从来没有去过,樊梨花不知道她在张北山心里的份量有多少?所以一推再推没有结婚,樊梨花你也不好好想想,铺子卖的字画,学堂的所有收入都交给了你来保管,两个人好像是买卖合作伙伴,张北山拉着樊梨花的手,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回到了家中,爹娘看见北山领着樊梨花回来了,自然高兴,就催着两个人去领结婚证,先照相后去婚姻登记处,领了结婚证,明天就办酒席,娘家人我提前都通知过了,给你姑妈大伯家人也说过了,去李娇娇家饭馆吃饭,不在家里张落了,太麻烦了,没有人手做饭,去饭馆方便,张北山回乡下老家接樊梨花,小娘让他拿的礼品,爹爹就给亲家写了一封信,让他们火速赶来,给两个娃娃办结婚宴席,所以小娘就说给她娘家通知过了,樊梨花的嫁妆早就准备好了,姑妈给了许多首饰,衣裳,北山的两个姐姐也给她买过首饰,北山给她也买过玉佩头发丝花,张北山刚一去火车站接樊梨花,小娘就把三个儿媳妇,叫来,给他们收拾结婚洞房,梅花剪双喜临门的窗花,喜字,花朵负责给梨花化妆,李娇娇负责给梨花穿戴衣裳,把你们房里的好东西,拿出来一些,咱们家就不用花钱去买了,时间紧迫,要不然又要拖到什么时候了,三个儿媳妇点头同意,樊梨花看着房里的装饰心里也满意,明天我就要嫁人了,跟姑娘家家的要说告别了,头发就要盘起来了,不能梳着两根毛辫子了,这个张北山就是我的夫君,哼,还想着纳桃红为小妾,你想的多了,我才是府上唯一主母,桃红还在家里干活,家务活离不了桃红,做饭洗衣裳,打扫庭院卫生,喂鸡换鸡窝都要桃红来做,明天爹娘就要来了,参加我的婚礼,说不定小姨大舅都要来,北山的两个姐姐也要来,她去把几个空房子卫生收拾一下,给爹娘他们准备好了,姑妈肯定要来,三姐还有表哥铭远也要来,铭远拿出他娘放在学堂家里的首饰盒子,给三姐说,这些藏品都是娘以前就放在我这里的物件,嫌家里人多嘴杂,不安全,你挑出一些来,送给北山和梨花,三姐一看首饰盒子都吓了一跳,满满当当的一大盒子物件,基本上都是黄金类首饰,樊梨花对我有恩,那就挑大个的给她,她也是我的表妹妹,我娘手里没有啥钱?净是些黄金物件,不贬值,那个朝代都能用得着,就把这个给了樊梨花,铭远一看,你能舍得,能,樊梨花勤劳致富的,对爹娘又好,几个弟弟都夸她好,行,我同意,其余的我都交给你了,我的娘子,抱着三姐就亲吻,三姐,我要去印刷作坊了,接了许多活路,我去看看版排完了没有,排完了,就要开始印刷,给北山捎带一些书,让他去卖,都是好卖的书籍,只有印刷了才能给他,北山也不容易,领着几个弟弟,还要照顾着爹娘,我给他一个大扳指,我没意见,只要你高兴,首饰盒子不要让孩子们看见,他们还小不懂事,我知道了,上次订婚姑妈给的首饰盒子她都藏起来了,把这个也藏起来,铭远在学堂的工钱都交给了三姐,让她自由支配,除了生活开销,三姐也是细发人,给弟弟再拿一些钱,北山在省城丝绸庄做工的时候,一回乡下老家就去山关镇家里看她和孩子们,给娃娃们买吃的喝的,还给娃娃们买衣裳,给她买衣裳绣花鞋的,北山离她心最近,一个爹娘生的娃娃,三姐把要给樊梨花和北山的东西都拿帕帕包好,其余的都藏了起来,学堂家里都是地面铺的砖头,放好以后,她就要给娃娃们做饭,黄金蛋推着小木头车车在院子里,她把娃娃叫回来,外头冷,不冷,我看小鸟打架呢,一会我就把它们画出来,爹爹给我找的先生说,我画的好,娘,回来画出来,娘,给你做饭去,姑妈把学堂小宅子的手续办好了,写的铭远的名字,姑妈叫人先打扫卫生,以前的主人告老还乡了,宅子不大,是个一进院,前面是三间房,两个厢房,后院是四合院,关中人特有的宅子,灰砖头,底座是青石板材料,整个宅子高出地面三尺有余,门楼到地面都是青石板台阶,琉璃瓦顶,朱红大门铁板包裹着,看着结实耐用,两个铜狮摇铃,院里中间一条道铺着青石板,搭着葡萄架子,现在是冬季,春暖花开了,满园绿色,以前的主人一看也是个讲究人,热爱生活的人,姑妈比较满意,姑父看了也满意,收拾完了,就先搬过来,家里的大宅子就卖了,几个佣人留下一个人就行了,车夫姑妈舍不得让他走,她出门都是坐着马车去的,再说了给铭远送货也要用上马车,这个车夫也是个小年轻孩子,她一直想给孩子在省城说一门亲事,把孩子留在省城一直没有合适的,再说吧!马车学堂也能放下,就放在铭远房子后院,一大片地方闲着,给学堂负责人打声招呼就可以了,学堂要用马车也可以用,相互都方便,过去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有车的是极少数人,有生意买卖需要的才买车,一般老百姓都是马车,走路坐黄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