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再卖图纸
作者:挽清莜   悍姐好种田最新章节     
    “强哥,下地去呢?”
    “是啊!眼看春耕在即,我家地还有很多没翻完,正愁着呢!”
    “确实,你家地就靠你和你婆娘两人种确实要累人点,过几年等孩子大了就好了,能帮着搭把手。”
    “唉,等儿子们能帮忙干活最起码还得十来年,早着呢!暂时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只能我们俩口子受点累,早点把地翻出来,种上庄稼才实在。”
    “这倒也是!”
    有俩村民从阮青青身旁走过,他们的对话也一字不落地传到她的耳朵里。
    翻地?种地人手不够?
    阮青青心思一动,印象中有种便捷的农具可以省时省力。
    叫什么来着?
    三脚耧车?
    对!三脚耧车!
    它兼有开沟、下种、覆土三项功能。更难得的是三脚耧车可以同时播种三行土地,下种和掩土也能同时进行,可谓省时省力。
    这不就是为人手不够的农家量身定制的么?
    阮青青一想到这,立即精神头来了。她可以再次通过卖图纸而变现。
    燕娘子对她说过,以后有困难可以去找她。虽然她知道那是客气话,但是如果她能给对方带来发财的机会,相信她一定不会拒绝的。
    之前不就是现成的一个例子么?固然有她同情自家人的成分在,可如果她那个曲辕犁的思路没有给他们带来利益,她又怎么会那么大方地说给就给十两银子?
    不说别的,就是她自己的奶奶,问她借十两银子还在犹豫呢!
    想通这些关节后,阮青青没再耽搁,直接往村北燕木匠家走去。
    燕木匠一家同迟猎户父子一样都是近些年来从外地搬迁过来的,因燕木匠精湛的木工手艺,让他很快在枣子岭站稳了脚跟。他家不仅在村北盖起了青砖大瓦房,还修了个大院子,在村北处极其显眼。
    阮青青去敲门时,燕木匠一家子正好在吃饭。开门的是燕木匠的儿子燕泽辰。
    “你找谁?”
    “燕伯母在家么?我找燕伯母。”阮青青面带微笑道。
    燕泽辰扫了阮青青一眼后,人保持着开门的动作,只头往后侧了侧,“娘,外面有人找。”
    “谁呀?”燕娘子明氏询问间,人就来到了门前。她一把将儿子挤开,还嗔了他一眼。“来者是客,你怎么还把人堵在门口?”
    阮青青尴尬地笑了笑,“不碍事,燕伯母,我这里有一份兼有开沟、下种、覆土三项功能的三脚耧车的图纸,不知道你们感不感兴趣?
    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三脚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因为其有三只脚所以可同时播种三行土地。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另外这种播种方法可以极大的节约种子,同时也能提高作物产量。”
    阮青青怕被赶走,索性一次性说完。
    “你怎么知道这些?”这次说话的是燕木匠。
    阮青青默了默,“是一位高人告诉我的。”
    燕木匠与明氏对视一眼后,对她点点头。
    明氏便笑了起来,“青青姑娘,进来说话吧!”
    说着她给阮青青做了个请的手势。
    阮青青大大方方地走了进去。
    明氏将阮青青引至院子一石桌石凳旁,随即给她倒了一杯茶。
    “你提出这图纸是有什么想法?”明氏温温柔柔地问。
    阮青青喝了一口茶后,身上稍微有丝暖意。“不瞒燕伯娘,我想以五十两银子卖给你们。”
    “五十两价格太高了。”在一旁整理木头的燕木匠想也不想地冷声拒绝。
    “五十两虽然乍一听有点高,但是我保证这是独一无二的设计。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对提高庄稼产量有很大的助益,同时还能节约种子。
    对我们种庄稼的人来说,省时省力就是在赚钱,节约种子、提高产量就是在节约成本、增加产能。
    这样一台集赚钱、节约成本、增加产能于一身的用具,我相信是所有种地人梦寐以求的工具,所以不用愁不好卖。
    如果您扩大作坊,再远销其它各县乃至各府,保守估计挣个几千倍这个数也不在话下。而我跟您,只是一锤子买卖。”
    “你倒是个会画大饼的。行,五十两就五十两。孩子他娘,你去拿五十两银子出来。”燕曲风深深地看了眼阮青青后,很干脆地应下。
    阮青青以为还需要费一番口舌,倒不曾想燕木匠这般爽快。
    “你们这有碳笔和纸么?我当场画下来。”
    燕木匠皱眉看了阮青青一眼。
    阮青青自信地一笑,“放心,我保证画出来的样图,你们照着做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来。”
    “泽辰,你去拿纸笔来。”燕木匠冲一旁的儿子吩咐道。
    “笔用碳块最好。”阮青青补充道。
    燕木匠向燕泽辰点了点头。
    工具齐备后,阮青青立即就跟换了个人一般,坐在石桌上专心致志地画起三脚耧车的构造图。
    春日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给她镀了一层金光,平添几分柔和。
    “好了,请你们过目。”
    阳光下,阮青青脸上的笑容自信而灿烂,跟外面所传的泼辣名声仿佛一点都沾不上边。
    她不仅把图的机构画好,还标了相应的尺寸范围以及名称作用。
    燕木匠捏着样稿,端详了一会儿后,意外地瞧了眼阮青青。
    “怎么样?燕大伯可以做出来吧?”阮青青笑问。
    燕木匠点了点头。
    想到之前他们给自己送去十两银子的恩情,正所谓他人投之以桃,她自回报以李。
    阮青青顺嘴提醒一句:“燕大伯不妨在每一件成品上刻个显眼的独特印记,这样日后即使有人仿制,你们家的依旧是主流货。”
    明氏将银子递给她,对她盈盈一笑,“倒不曾想到,青青姑娘还懂这些!”
    阮青青打着哈哈,“不过是教我的师父这样告诉我的罢了。”
    燕曲风眼中精光一闪,“师父?”
    阮青青点点头,不欲多聊,起身告辞。
    “燕大伯、伯娘、燕大哥,时候不早了,家里还有很多事,我得回去了。”
    “好!”
    望着阮青青渐渐远去的背影,明氏侧首问燕曲风,“他爹,这阮老四家的大丫头是不是得到你们墨家人的指点?”
    燕曲风瞅着手中的图纸,若有所思,“以前觉得可能性不大,现在嘛!我也有些不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