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初现干旱
作者:挽清莜   悍姐好种田最新章节     
    回到家后,阮青青直接让阮世平蹲马步。
    “好好想想今儿错哪了!”
    “大姐,我没错!你说过学武就是为了保护弱者,为了让欺负我们的人有所忌惮!”
    阮世平虽然听话蹲了马步,脸上却满是桀骜之色。
    准备进屋的阮青青闻言,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看向他。
    “保护弱者就是也不管自己实力冒然冲出去逞能?”
    阮世平偏了偏头,呐呐低语:“我练过的总比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要强吧?”
    “如你一点制服对方的把握都没有,莽撞地撞上去只会更加激怒对方。既起不到保护弱者的作用,还可能会给他们以及自己招惹来更大的灾难!还有强者从来都不是只会挥拳头的莽夫!”
    最后这一句,阮青青加重了语气,眉眼沉沉地扫了阮世平一眼后便转身离去。
    “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起来!”
    从厨房里出来的王氏看到阮青青那不善的脸色,心里直打鼓。她拿眼瞅了瞅后面的阮万铁。
    阮万铁只是给她一个无声的摇头动作。
    晚上吃饭时,阮老爷子、阮万金以及阮万钢父子三人走了过来。
    “爹,大哥、三哥吃了没?要不在这吃点?”王氏招呼道。
    阮老爷子皱眉吐了口烟,冲王氏道:“我们已经吃过了。你们吃你们的,我就是过来提醒下,这天可能会干旱,你们要提前做好准备。五道岭那虽然有一条小涧,一旦干旱起来,这条涧怕是不顶用。你们要尽早想办法保证你们新开荒出来的土地寻找水源。”
    阮万铁心瞬间沉了沉,“爹,你这消息可做准?”
    阮老爷子点了点头,“错不了,这是最近我跟村子里几位高龄的叔伯们仔细确认过的的事。”
    “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征兆么?”阮万铁握着筷子的手略微有些颤抖。
    “最近气温高得有些离谱,而且已经有半个月不曾下雨了,河里的水位也较往年下降得厉害。”阮老爷子神情凝重道,“上次出现这种情况的还是四十年前,我年轻时那会儿。”
    阮青青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别的她不清楚,可他们家卖凉皮所待的码头规模却不小,码头下面的那条大江更是浩渺无际,很是壮阔。背靠这样的大河,他们居然还会担忧干旱?
    “爷,咱们这不是有大江么?到时候引点水过来就是了。”
    阮青青这么想的也就这么问了。
    “你还小不懂,大江里的水是大江里的水,咱们庄稼地里的用水是庄稼地里的用水。”阮老爷子吐了口烟道。
    “我们将大江里的水引出来灌溉庄稼地不就行了么?”
    阮万金摇了摇头,“不可能的!咱们这的潜龙江虽说附近的堤坝修建了有四五十年了,但是也绝没有为了干旱而凿堤坝放水的先例!”
    “不用凿堤坝,用水车就看可以呀!”
    “水车是什么?”大家都一脸茫然。
    阮青青想再解释时,突然顿住了。这里连曲辕犁都没有,没有水车,那也就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阮青青不自然地笑了,“我琢磨琢磨,看能不能让燕木匠做一个可以引用江河里的水来灌溉田地的工具来。”
    ”如果真能想到办法,那可真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咱们清水县这一带气候适宜,雨水充沛,干旱也是极少遇到的。其他地方就不好说了。”
    阮老爷子忧心忡忡道。
    大家闲话一阵子后,阮老爷子等人便回去了。
    第二日,在卖完凉皮和粉条后,阮青青特地去码头附近察看一番。虽然水位线有所下降,但也不多。
    在回家的路上,凡是遇到了小溪、小河以及田间地头她都停下来一一查探。
    田还好,地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有了的裂缝。小溪里的溪水已经断流了,河里的水位确实较之前下降了很多。
    望着万里无云的天空以及火辣辣的太阳,阮青青的心在不断地下沉。
    “大姐,真的是即将大旱么?”跟在阮青青后面跑的阮世平忍不住出声询问。
    阮青青慎重地点了点头,“这次不仅干旱,可能规模也不小,我们确实要早做准备。”
    晚饭时,阮青青吃饭都比往常要慢许多。
    “大丫,你可是在为昨儿你爷说的干旱发愁?”心细的王氏立即发现了她的异样。
    “嗯,爹娘,我估摸着这次干旱可能会比较凶险。想要保住粮食产量,就一定要想办法将潜龙江里的水给利用起来。否则大家一定会都歉收。”
    “我们这都风调雨顺二三十年了,所以家家户户存储的粮食都不多。若是今年真的会大旱,那可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
    阮万铁语气沉沉道。
    “爹娘,我们家的事务安排要调整下。明天开始爹你和大弟继续忙地里的事,卖吃食我想请大伯娘和萍妹来帮忙。每天付她们工钱,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丫呀,我们自家人就可以做的为什么还要请人?”王氏想不通。
    “娘,自然是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在天灾面前什么最重要?肯定是粮食对不对?你们也说了之前风调雨顺了二三十年,我担心这次旱灾只怕不简单。所以最近我会想办法买些田地回来,把晚稻和小麦给种上,趁着第一年灾情不严重,先收一波粮食回来。”
    王氏眼皮子猛地一跳,“真严重到这种地步?”
    “暂时不清楚,但是咱们最好得做最坏的打算。”
    大家听后心情都有些沉重。
    灾年,这是每一个庄户人家都从心底发怵的事。
    虽然阮万铁和王氏过了二三十年的平稳日子,但是四十年前的干旱他们俩虽然没有经历过,但也都听家里长辈们讲过。其中的艰辛,他们听着都觉得难熬,更别说是去亲自经历。
    “好,就听大丫的。咱们就先这么安排!”阮万铁直接一锤定音。
    第二日一大早,阮青青便同阮万铁一起去老宅那边。
    大家都刚起床,跟他们说定了请刘氏和阮萍给阮青青他们家帮忙的事后。见时间还早,阮青青又马不停蹄地去了趟燕木匠家。
    燕木匠家现在已经不可与同日而语。他们家后面搭建起一座宽阔的作坊,这么早已经有人在里面走动。
    这次给阮青青开门的依然是不苟言笑的燕泽辰。
    “燕大哥,燕大伯在家么?我有重要的事要与他商量。”
    燕泽辰淡淡地点了点头后,将门敞开了些。
    “进来吧!我这就去喊。”
    阮青青刚在院子里的石凳子上坐下,燕曲风就同燕泽辰大步走了过来。
    “阮家小丫头,你找我有什么急事?”
    “燕大伯,我想请你打造一座水车,越快越好。”阮青青起身,直接进入正题。
    “水车?越快越好?”燕曲风双眉狠狠地皱了起来。
    “水车我可以画出详细的构造图,它是一种灌溉的工具。可以将低处的水引到高处去灌溉,也可以将江河里的水引到田里去灌溉。如今咱们枣子岭已经初现干旱征兆,我想尽快拿到这座水车,灌溉家里的田地。”
    燕曲风眼中精光微闪,“你说的那个什么水车,真这么厉害?”
    “嗯。”对于这一点,阮青青非常自信,毕竟是华夏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东西。
    “行,你先画出来我看看。”
    旁边的燕泽辰适时地递上炭笔和纸。
    “谢谢,燕大哥。”
    阮青青笑着向他道谢。
    “无事!”
    阮青青拿起炭笔和纸立即画了起来。
    碳笔在她的手上很稳,所画的线条光滑而又流畅。该直的地方不用借助任何工具,画得笔直笔直的。圆,徒手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