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沤肥
作者:挽清莜   悍姐好种田最新章节     
    “大丫,玉米杆子我都收割完了。你说要沤肥,怎么搞?”
    阮万铁说完,就拿起堂屋桌上摊凉的白开水咕噜咕噜的往喉咙里灌,灌完还不忘吐槽。
    “这白开水喝得没滋没味的,没有泉水来得甘甜,也没有泉水清凉。”
    “爹,凉白开喝得健康,少生病少遭罪。”
    阮青青无奈道。
    “知道知道,我不就是这么说说的嘛!”
    阮万铁摆了摆手道。
    “爹,咱们沤肥就在五道岭那沤吧!反正咱们家的田地都在那,到时候用起来方便,省得担来担去。”
    阮青青建议道。
    “是这么个理。”
    “用玉米秆沤肥跟堆肥差不多,我们需要把玉米秆切碎,然后在上面撒些水,再在家里担些羊屎、鸡屎、鸭屎过去,拌匀了堆积起来。堆的肥堆的高和宽不要超过五尺,长度随意。
    然后每隔7-10天咱们去翻动一次,促进玉米秆的发酵和分解。需要注意的是翻动时要将内层的材料移到外层,外层的材料移到内层,这样的肥堆发酵出来的肥力最均匀也最好。
    当堆肥变得柔软、湿润、无刺激性气味,并且里面的材料逐渐变成细小颗粒时,说明堆肥已经成熟,可用。”
    “行,你把家里的铡刀带过去,我去你爷爷那看看能不能再借一个铡刀,顺便担一担家里牲畜粪便过去,尽快把这堆肥搞上,争取种小麦时能用。”
    阮万铁最近种地也摸到了点门道。这庄稼想长得好就得肥足,就像人要想长壮实就得油水足一样。
    “嗯,好的!”
    堆肥这个比较紧急,所以阮万铁、王氏以及阮青青和阮世平四人一起去地里忙活。
    就是他们紧赶慢赶,铡刀都铡出了火花,也用了两天才把地里的米秆给全切碎。搅拌时,家肥不够用,阮青青就出个主意去挖已经干涸的溪流以及河流底部的淤泥。拌匀了就一层层地垒起来。
    “走走,看看去!阮老四家又在搞新花样。”
    在阮青青一家子忙碌期间,又有一群看热闹的人跑到他们的地里看稀奇。
    “阮老四,忙着呢?”
    “阮四哥你这又是玉米秆屑子又是泥巴的,是准备干什么?”
    大家你一嘴我一嘴地问着。
    “没干什么,玩泥巴呢!”阮万铁没好气道。
    众人皆讪讪地笑了。
    “阮四哥,你这是说笑呢!”
    “行了,我们在沤肥,你们想学自己看。学多学少是你们自己的事。”阮万铁被问得烦不胜烦。
    “阮老四,你就跟我们大伙说说呗!”
    “说什么?让你们吃饱了,回头可劲地说我家大丫的坏话?或者更有精力笑话我?”阮万铁不耐烦地问。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是在这里惹了他。
    “嗐,几句玩笑而已,这也值当你记在心里!阮老四,你这肚量也忒小了吧!”
    “不好意思,我没有一边教你们增产的法子,一边听你们嘲笑我和家人的嗜好。你们谁有这个肚量,找谁去!”
    “这……”
    大家都不作声了。
    阮万铁也不管大家,自顾自地忙着。把肥堆堆好后,就挑着担子带着老婆孩子回家。
    回到家中,大家也没闲着,洗过手后,继续剥玉米。
    木橛子上挂满了之后,剩下玉米穗直接把它的外皮全部剥掉,这种被剥得光溜溜的玉米,大家都称之为“光肚儿玉米”。剥光肚儿玉米比剥那些辫玉米辫的玉米省心多了,不用因为刻意在尾部留几片胞衣而格外谨慎小心,只需使劲把整个厚实的玉米穗外皮拽掉就行。
    所以速度也更快些,剥到晚饭熟时,阮世平和阮万铁一人手执一把桑叉,把散落一地的玉米皮归拢到院子一角,到时候和明天剥的玉米外皮一起放进厨房当引火柴烧。
    大家陆续洗手吃饭。
    “老四,吃着呢!”
    阮老爷子拿着烟枪进了院子。
    “爹,你吃了没?要不要坐下来一起吃?”
    阮万铁邀请道。
    阮老爷子摆了摆手,“你不用张罗,我已经吃过了,就过来看看。”
    看着墙上挂着的一串串蜿蜒如龙的玉米辫,阮老爷子不住地点头。“你这玉米收拾得有模有样,怎么样?玉米都收回来了吧!”
    阮青青给阮老爷子端个凳子。
    “爷爷坐!”
    阮万铁端着碗出来,“玉米都在院子里了。爹,你们玉米都收回来了么?”
    “今儿刚全收回来了。你五弟不是沐休回来了么?说是县太爷已经开堤放水了,最迟后天水就可以到达咱们村。”
    “哦。”
    “开堤放水是青青给县太爷提的么?”阮老爷子问。
    “差不多吧!爹,你问这个干什么?”
    阮老爷子轻叹了口气,“原本青青是找过我的,想让老五和兴哥儿去跟县太爷提。当时我怕担责任拒绝了,到底我是老了,没有现在孩子们敢干敢闯的那股劲了。”
    “嗐,爹,谁提都一样,只要咱们庄稼地里有水,不耽误收成就行!你别往心里去!”
    阮万铁一边嚼着菜一边安慰道。
    “是这个理!”阮老爷子点了点头。“马上入秋了。听说县太爷会提前征集民工服秋役,你这边是怎么个章程?”
    “爹,必须要人去么?”
    阮老爷子吐了口烟。
    “据说也可以用粮食或者银子抵工。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服役期间挖的人工湖或者水库可以有养鱼种藕的优先权及其它使用权。我琢磨着咱们两家要不联合你二、三叔家及另外几家一起拿下一个。到时候即使干旱了,有这个水库或者人工湖在,也不必到处求人。”
    阮青青听到这里灵光一闪,“爷,你们看好的地点是哪里的?”
    “暂时还没确定。”
    “爷,不如我们就定五道岭那里的水库吧!大家的地离那都较近,开沟放水什么的也挺方便的。即使有不近的也没关系,就开个沟的事。”
    阮老爷子犹豫了,“我们倒还好,就是你家的田地都在那边了,到时候涨洪时,怕是会殃及到你们的田地。”
    “如果水库、渠道都成体系了,除非是特大洪水,一般是不会被波及到的。”
    对于这,阮青青是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