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丰收
作者:挽清莜   悍姐好种田最新章节     
    虽然有小麦被偷的糟心事在,但是大家都收到了粮食,亩产量比往年任何时候都多。
    枣子岭乃至清水县上下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老汉我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来没有收过今年这么多的小麦和油菜籽。”有老农蹲在地里哭。
    “可不是,小麦亩产五百斤,油菜籽亩产三百六十斤,这是往年想都不敢想的事!”
    “今年我家土豆亩产也达到了千斤!”
    丰收的消息传到周政那,周政也忍不住丢去世家子弟的斯文,猛地一拍大腿,“漂亮!”
    这丰收可是他带着大家从老天那夺过来的!
    他也顾不得许多,当即给上司写报告,同时给自家大哥报喜。
    庐临府知府殷仲耘接到各县递过来的喜报时,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得亏其它县反应够快,紧跟上了清水县的步伐。他们的庄稼收益虽然不能跟清水县比肩,但是也比往常要高很多。
    在干旱一年的时间里,庄稼能有如此收成,说是奇迹也不为过!
    能有此奇迹,便利的水利工程当居首功!那可真正是造福百姓的福音!
    心思转念间,他也起草了一份奏折,大谈特谈水利工程的益处。
    若在全国推展开来,老百姓也不必因为一两次旱灾、涝灾就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了。
    与此同时他也没忽视河泥的增产效果。这罱河泥,既肥了庄稼又疏通了河道,此乃一举两得好事,值得全国推广!
    他将自己的奏折和周政的一起呈递给京城。
    “哈哈哈!真是天佑我云卿国!”
    慕容晋阳接到殷仲耘的奏折后,笑声就一直没断过。
    “这次庐临府干旱一年多,不但没有伤亡还让当地的老百姓大丰收,赏!从上到下皆重重有赏!”
    “皇上,这水利工程的威力确实让人惊喜!”
    慕容晋阳连连点头,“不错!周太傅,其他地区的水利工程修建的如何?最好是打造成全国水利网,这样便可以实现涝旱相济,让我云卿国百姓再无旱涝之忧!”
    “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中。估摸着再过两个月,应该可以将颖水河与潜龙江打通。”
    周澈点出最紧要之处。
    “好!颖水河最近即将涨满。将里面的水送入即将干涸的潜龙江,一面缓解颖水河两岸防洪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潜龙江沿岸干旱的情况。这事得抓紧办!朕担心庐临、江淮、江夏以及沅湘这四州府快撑不下去了!”
    慕容晋阳沉声道。
    “是!臣这就去拟旨。”
    殷仲耘收到嘉奖后,心情大好。他在这里蹲了十年,没想到临老了还有一次升迁的机会,一时之间不禁喜极而泣。
    周政那个纨绔在他老人家眼里瞬间也有了几分可爱,完全忘记了当时周政堵在他这要银子、要人手的无赖模样。
    枣子岭,太阳刚开始挣扎出地平线的时候,阮青青一家子在地里整地种高粱和芝麻。
    “爹,咱们把芝麻种到高粱的外围去。”
    “为什么要这么种?”
    “因为蝗虫不吃芝麻,在高粱的外围种上芝麻可以预防蝗虫去啃食里面的高粱苗。”阮青青解释道,“不过芝麻和高粱相隔不要太近了,否则会互相影响产量。”
    “相隔远了浪费地。”阮万铁又心疼地了。
    因着只要肯下力气,基本上种下去的东西都会有不错的收成。这会儿大家是恨不得每个角角落落都给种上作物。
    “爹,你要是实在心疼浪费地,到时候咱们在芝麻和高粱之间套种上番薯。反正番薯苗咱们还没移栽完。”
    “这个好!”
    “阮老四!阮老四!外面有官差找!”
    这边父女俩刚达成共识,就有人跑到地里来喊阮万铁。
    “功叔,官差什么时候到的?”阮万铁一听有官差找,立即丢下手中的活,忙上前询问。
    “刚到,刚到!我见到人就往这跑了。”报信的人一边擦汗一边道。
    “难道是因为席子的事,可离交席子的期限还有两个月呢!欸,大丫,你先跟我回家一趟,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阮万铁想不通,索性把阮青青也喊回去。
    父女俩回到家后,皆惊讶了一把!
    好家伙,岂止是官差,县太爷周政也坐在家里喝茶呢!
    最糟心的是阮世康和阮素素这俩天不怕地不怕的奶娃,此时正一人抱着周政的一条腿在奋力地往其膝盖上爬。
    阮万铁吓得心肝直跳,“大人,小儿和小女不懂事,冒犯了大人,还请大人不记小人过!”
    周政呵呵一笑,“无妨,这俩奶娃子还挺可爱的!”
    “让大人见笑了!”阮万铁狂擦额间的汗珠。
    阮青青立即上前一手一个,将俩奶娃子给抱开。
    “大人,是什么事需要您亲自过来?”阮青青问。
    周政抿了口茶,“还能是什么事?这次清水县乃至庐临府大丰收,皇上一高兴就给咱们庐临府上下皆赏赐了一遍。”
    “也有我们的赏赐?”阮青青意外了一把。
    “你说呢?”
    “赏赐是什么?”
    阮青青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期待。
    “黄金百两,赐给你爹一个九品劝农官的官身,掌管本县内一切农事。黄金和圣旨半个月之后就到,你们先准备好香案等相关物事,还有给宣旨人准备好打赏。打赏的银子也不用多,一钱到半两之间就足够,意思意思下。大家都知道你们的家境,不会在这上面跟你们计较。”
    周政一点一点地点拨给她听。
    “多谢大人的提点!”
    阮青青真心实意地给他道谢。
    “不!应该是本官要谢你!没有你的各种好点子,咱们清水县乃至庐临府也不会在这次干旱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可惜了,本朝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不然本官少不得要为你请功,申请个官身。”
    “大人说笑了!小民的点子固然重要,但是若没有大人的当机立断地魄力和决断力,这事也无法办成!再者,小民贡献出点子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当官和奖赏,只是单纯地不想离开家,外出逃荒。”
    周政笑了,“你倒是个心思纯正的!纵然本官无法为你做什么,不过该你们的,本官一定尽力为你们争取。去年,你爹免费给大伙普及增产的法子,本官都看到眼里。得而不藏私,这九品劝农官是你爹应该得的!”